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智慧科技與服務亞太公圖分享平台

文:邱璟綾 照片提供:莊震烽

鑒於臺灣位於亞太地區,基於作為該地區重要夥伴的責任,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規劃召開2024亞太地區公共圖書館論壇,期望成為亞太地區公共圖書館發展及經驗分享的平台。

 

國資圖馬湘萍館長致詞。

  臺灣身為亞太地區一員,有責任攜手亞太地區追求共榮共好。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於2024年5月16日召開第1屆「亞太公共圖書館論壇」,議題聚焦於智慧科技對圖書館的影響,並邀請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臺灣等海內外代表,透過專題演講與論壇形式,交流與分享海內外公圖的特色,並一同探討圖書館未來趨勢。


  「隨著科技進步,會為圖書館帶來什麼樣貌?」國資圖館長馬湘萍表示,圖書館是文化的保存者、守護者與推廣者,有責任善用智慧科技減少知識落差,進而推行永續意識。「我們不斷思考,應該為公圖界創造一處分享的平台,並透過國際論壇形式,讓各地的圖書館代表彼此交流,以合作追求共好的未來。」
 

亞太公圖論壇 創造學習與交流的平台

採用圖像生成與Chat GPT技術的「曉書」,不只拓展大眾使用圖書館的服務,更象徵臺灣公共圖書館正式邁入智慧科技引領的新紀元。

  近年智慧科技蓬勃發展,無論人工智慧、物聯網或大數據,甚至在Chat GPT問世後,為知識界掀起陣陣旋風,也為圖書館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於是亞太公共圖書館論壇主題聚焦於「智慧科技翻轉圖書館服務」,以及海內、外「公共圖書館服務面面觀」等重要面向。


  在智慧科技方面,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帶來「運用機器人翻轉圖書館營運」;韓國國家圖書館則分享「韓國記憶計畫:知識資訊資源的數位策展」;以及由國資圖與東海大學教授周忠信,分別帶來「科技引領閱讀:圖書館智慧服務新時代」與「虛擬圖書館員:利用Chat GPT」等內容。


  而在公共圖書館的特色服務方面,韓國、越南及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皆派員分享各國對於提升兒少閱讀力,與邁向永續終身學習的創意解方。此外,國資圖也邀請臺中市、臺南市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分享國內公共圖書館如何因地制宜,發展出獨特的服務與創新內容。

 

國資圖善用智慧科技 致力推廣閱讀平權

透過亞太公圖論壇,創造學習與交流的平台。

  「國資圖長期致力於圖書館永續發展,並以科技為全民提供更友善的知識管道。」馬湘萍致詞時表示,作為臺灣首座兼具數位和實體閱讀的國立級圖書館,國資圖於科技演進中看到契機,並於2023 年5 月底,與東海大學教授周忠信團隊攜手研發生成式(GPT) AI 智慧館員「曉書」。


  在「曉書」上線後,提供讀者諮詢及館藏推薦服務,成為館員的得力助手,而採用圖像生成與ChatGPT 技術的「曉書」,不只拓展大眾使用圖書館的服務,更象徵臺灣公共圖書館正式邁入智慧科技引領的新紀元。
 

  馬湘萍認為,科技快速發展,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但在數位浪潮中,圖書館應善用智慧科技,並透過多元載體創造閱讀的各種可能性,例如除了紙本閱讀,亦能透過電子書及有聲書消弭知識落差,進而達到閱讀平權。


國資圖邀請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臺灣等海內外代表,透過專題演講與論壇形式,交流與分享海內外公圖的特色。  透過此次亞太公共圖書館論壇的召開,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為亞太各國圖書館界及與會者提供資訊分享,並就智慧科技與創新的圖書館服務等議題開啟了積極對話的機會;各項精彩議題與創新思維策略,也為未來公共圖書館永續經營願景藍圖之擘劃,創造新的契機與無限可能。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