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北市立圖書館松山分館 典藏城市影像與記憶

文:鄒明珆 攝影╱林宜賢 照片提供:臺北市立圖書館松山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松山分館將攝影作為館藏特色,不僅典藏許多攝影領域圖書,館內舉辦已超過10 年的攝影比賽亦吸引許多民眾年年投稿;各式攝影講座和工作坊更帶領居民觀察生活環境,捕捉松山區景致。民眾樂於參與影像記錄和創作,圖書館也逐漸成為當地影像和記憶的展演空間。

 

  成立於1930年的臺北市立圖書館松山分館(以下簡稱松山分館),是臺北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從大樓門口訴說松山分館與松山歷史的錫口(松山舊名)大事紀和本地老照片開始,就能感受到圖書館滿滿的影像特色。
 

  館內的圓弧書架鑲有黑銀細長紋路,一格一格地,如同承載著畫面的相機底片;布告欄和標示牌也同樣以底片形式呈現。6、7樓的圓柱邊,還有更多老照片呈現許多關於本地的事。不僅如此,圖書館也持續徵集民眾提供的照片並加以分類,期許能成為這座城市的記憶保存者。
 

松山分館大門口設有大事紀與本地老照片,展現滿滿的影像特色。 館內目前有超過4,000 冊的攝影類圖書。 松山分館定期蒐羅攝影外文期刊書籍。


多樣化選書 配合各階段影像學習者

  松山分館目前有超過4,000 冊的攝影類圖書,且每年至少會訂購10 種與攝影有關的中外期刊,讓初學者到深度學習者都能各取所需;同時,館方不僅希望能在中文、西文和日文類的攝影書籍採購量上取得平衡外,也盡可能完整蒐集大師全系列的作品,「另外還有近年較流行的新興攝影方式,如運動攝影和空拍攝影的書籍,也都在我們的採購範圍內。」松山分館主任王秋閔表示。


  多樣化的選書方式造就松山分館的攝影類圖書不僅適合所有人,同時也累積許多國內圖書館中少見的攝影書籍。
 

 松山分館以館內攝影特色館藏舉辦主題書展。 陳帝帆的作品「香蕉從哪裡來」獲得松山分館2020年兒童青少年組金手獎。

 

以攝影比賽為平台 帶著人們走訪、創造松山記憶

  除了以擴充館藏來推廣攝影,松山分館每年也舉辦攝影比賽,建立分享交流的平台,鼓勵民眾參與創作。王秋閔認為,辦理攝影比賽不僅讓民眾有機會觀察生活環境,也能引起大家對於研究在地歷史文獻的興趣,更是推廣館藏特色的好方法。


因應新興攝影風潮,館方將空拍攝影書籍列入採購範圍。  「攝影比賽對於社區環境與人文發展是有影響力的。除了讓我走訪各地、增加探索每個小角 落的機會,運用攝影記錄松山在地的文化,進而推廣臺北之美,也讓我更認識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細細體會臺灣最美的人文氣息。」當說到攝影比賽,正就讀高中的讀者陳帝帆熱情地分享。他和就讀小學的妹妹陳韻心,每年都會在父母的陪伴下,依據比賽主題攝影並投稿參賽。


  「這樣的回饋也反映出松山分館多年來持續辦理攝影比賽的初衷。」王秋閔說明,儘管松山分館攝影比賽主要是鼓勵全民參與的小型比賽,但每年館方皆會邀請3 位專業攝影老師來協助評選,得獎作品也會在分館中展覽1 個月,讓來到圖書館的民眾得以欣賞這些優秀的作品。

 

開辦基礎課程 新手也能享受樂趣

  對於新手來說,松山分館也是踏入攝影世界的好去處。松山分館每年至少舉辦5 場攝影講座,並嘗試提供不同的攝影教學面向,邀集各類型講師,包括攝影協會推薦的攝影者,以及在網路有高聲量的網紅攝影師。


  「過去的攝影課程常從相機的光圈、快門等開始,單單機械的基本設定就勸退不少民眾。」 王秋閔回顧最初開設課程的上課情況。為降低民眾接觸攝影的技術門檻,近年館方提供的攝影課程更加強調「快樂玩攝影」的概念,以構圖、美感、故事性切入,從景物中發想人文、親情、動作等,然後才進階到掌握光線、角度、環境條件。


  除從2014年開始固定辦理的「與大師對話」系列講座外,2018年更進一步開辦手機攝影講座。說到這裡,王秋閔笑著表示:「在2021 年以前,講座都以電話報名為主,常常在第一時間湧入大量電話,因此影響到服務臺的借還書服務」。2021 年開始,活動改以網站線上報名,才讓櫃檯人員免於每次活動期間都分身乏術。
 

松山分館每年都以不同方式呈現年度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圖為2018 年攝影比賽布展呈現。 楊大本老師主講「與大師對話」講座,教導民眾攝影技巧。 2020年松山分館攝影比賽評審現場。


穿插工作坊 聽講加實作更有效果

  在講座之外,松山分館也考量到民眾期待透過實際拍攝來增強自己的技巧,而且一般民眾多 半都擁有手機,因此從2021 年首度開辦手機實拍教學的「攝影工作坊」。對於手機攝影非常有經驗的講師,不僅會自備拍攝用的靜物,同時也提供燈光或者小型背景布幕,讓民眾得以學習實物拍攝;在教學內容上也更加著重在構圖的美感,以及應用程式的使用。


  「當然,老師也會盡量教免費的App。」擁有多項榮譽頭銜和經驗的攝影家楊大本表示,雖然現在的網路資訊豐富,可是更精準、完善的拍攝與工具使用細節,乃至最後要輸出到什麼樣的媒介、需要如何設定尺寸等內容,則是松山分館22 Book Boom Magazine No.164的課程和工作坊的最大亮點。


  此外,松山分館的外拍課程還會結合講座形式,在內容納入課前的技術剖析,以及外拍時的人文環境介紹。例如從2013 年起,林瑞興和楊大本兩位老師,就帶領已有攝影基礎的民眾,一起走入松山慈祐宮、西門町或臺北機廠等對於臺北來說特別有故事的景點進行外拍課程。不僅在課程中簡介了當地的人文特色,也讓學員能夠互相分享拍攝的照片。


  2021年起,松山分館也開辦「今年夏天來一shot」兒童走讀外拍活動,由老師帶領小朋友認識松山的饒河街、彩虹橋、松山教會等,並運用底片式即可拍相機教授如何拍攝出最有感觸的景象。「過程中,老師會提醒小朋友們:『底片只有24張喔!』讓每個小朋友都很努力地尋找自己獨一無二的那一刻,畫面非常可愛。」王秋閔表示。
 

2022 年「今年夏天來一shot」兒童走讀外拍活動。 「與大師對話」講座結合外拍,讓民眾實際演練講座獲得的新知。
 

辦理攝影特展 呈現10 年來的地方流變

松山分館主任王秋閔(左)與攝影大師楊大本(右)為攝影活動投注許多心力。

  今年,松山分館也把攝影比賽的結果,策劃成10 週年實體和數位特展,從歷年累積的照片中,一覽松山的人文地景、臺北的生命力和閱讀的多元面貌。特別是在數位展方面,館方今年導入Omeka S 平台來實現數位典藏和數位策展,未來除了持續蒐集歷年得獎作品外,也希望能夠擴大觀賞族群,將松山分館的特色分享給更多的愛好者。


  「「拍照能夠讓你的身心快樂,也可以當你的第二專長,甚至是拯救你。」楊大本表示,透過這次的10 週年數位展可以發現,松山分館攝影比賽有一些長期的擁護者,他們也許從兒童組參加到青少年組,或是與家人一同參加攝影活動,而這些可愛的家庭也藉著攝影,陪伴並記錄在松山圖書館的成長記憶。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