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透明圖書室 讓閱讀在不同場域有機成型

文:陳怡如 攝影╱黃建彬 照片提供:透明圖書室

來到新竹公園,一棟3層純白建築瞬間吸引目光。由玻璃工藝出發的複合式空間「春室Glass Studio+The Pool」,匯集玻璃工坊、選物店、展覽和餐飲,看似與閱讀無關的場域,裡頭竟藏身一座絕美的「透明圖書室」,完美示範了圖書空間如何在不同場域有機成型。

 

透明圖書室以大面開窗、引入綠意,特意打造的閱讀桌上擺著精挑細選的書籍。

  純粹的白,蔓延屋內每個角落,大面開窗的落地玻璃,引入室外無限綠意,特意打造的閱讀桌,擺著精挑細選過的書籍。潔白通透,是來到這間「透明圖書室」的第一印象。


  由「春室Glass Studio+ The Pool」和獨立書店「朋丁pon ding」攜手打造的「透明圖書室」,其實並非真的是一座「圖書館」,而是一間從今年開始、為期4個月的限時展覽,帶給參觀者透明系的閱讀體驗。


  春室背後的主理者,是臺灣最大的玻璃回收商「春池玻璃」,不僅每年消化臺灣高達70%的廢棄玻璃,更與不同領域的品牌、職人跨界合作,用創意方式展現玻璃再生和循環經濟的更多可能。這次展覽,是春室開幕3年來,第一次以「書」為主題。

 

 

呼應跨界合作 以「共學」為核心

春室Glass Studio玻璃工坊清雅外觀。

  「這一切的開始,是春池的這本專書。」透明圖書室共同策展人暨朋丁主理人陳依秋,拿起《春池玻璃:透明的永續循環》這本書說道。2022年,春池將過去所有的創意合作收攏成書,達成小小里程碑,眾人於是思考能否在今年初,打造一個以書為題的展覽,讓來者透過閱讀展開新的一年。


  另一方面,陳依秋認為,與其常常討論紙本書存亡與否的問題,不如換個角度來談「閱讀空間」,「以主題性的方式,誕生在不同地方,未必是我們習慣的書店和圖書館,這樣閱讀或出版也會很自然的跟著時代而變化。」


春室The Pool簡白的入口。  取名透明「圖書室」,而非透明「圖書館」,陳依秋指出,這讓場域感更加強烈,「這地方是一個流動的場域,大家可以在這裡做很多事情,更活潑、更有互動性,有點像社區的圖書室或交誼中心,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進來。」


  呼應春池的跨界合作,「透明圖書室」的核心理念定調為「共學」。陳依秋觀察,過去大家都知道價值再造和循環經濟的重要,但實際要如何執行,對春池和合作夥伴來說,全都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共學』就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

 

四大關鍵字 組成精彩書單

獨立書店「朋丁pon ding」和春室攜手打造「透明圖書室」,細心打造圖書空間。

  從共學出發,延伸出四大關鍵字—環境意識、玩、生活風格、心智,朋丁以此為主軸,選了近30本書,「有點像擬課綱,我今天要學什麼?」陳依秋笑著說。春池本就致力推動回收,毫無疑問,「環境意識」成為第一個納入的關鍵字,每個人都必須認識我們生存的環境,不同的人在探索時,自然就會激盪出各種價值觀。


  「玩」則跟春室所在的地點很有關係,不僅場域坐落在新竹公園裡,一旁還有新竹市立動物園,都是週末出遊的好去處。「玩」對小朋友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有些人長大卻忘了怎麼玩,或是怎樣才可以玩得有趣,書裡提供的靈感,讓大家重新找回玩的快樂。

藝術

 

藝術家以玻璃為紙,書寫上創作的文字內容。

  「心智」是共學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心智有點像大腦的肌肉,肌肉需要鍛鍊,才會成形,心智也需要不斷訓練,才會漸漸長出一個樣子。」透過閱讀,不斷向內探索,就能更認識自己,也很貼近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沉澱。


  「生活風格」則像一個借鏡,藉由觀看各式各樣的生活風格,進而經營自己的風格。每隔一段時間,大家關注的生活風格都不一樣,陳依秋並不想給出一個制式答案,而是透過書籍展現生活風格的多元樣貌。


  既然是共學,這次不僅有朋丁擬定的書單,也邀請過去曾和春池合作過的夥伴選書,包含設計師方序中、Simple Kaffa興波咖啡創辦人吳則霖、自然洋行設計總監曾志偉等約15人,每人推薦1至2本曾為自己帶來啟發而愛不釋手的書籍,為「透明圖書室」加入更多觀點。在展覽現場,每本書還搭配導讀紙卡,讓讀者更快進入書中情境。

 

巧思無限 每個細節都有設計

透明圖書室共同策展人陳依秋介紹這次選書的特色。

  不只書單精彩,這個展覽還有許多巧思,像是展期限定美食「大眼睛厚片吐司」,借用麵包英文單字「bread」藏有閱讀「read」的巧合,貼著大眼睛糖霜的吐司,就像睜大眼睛看書;當吐司整齊排放時,抽出吐司也像從書櫃抽出書籍一樣,「食物是一個很親切的管道跟媒介,透過食物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傳遞很多概念或想法。」

 

  展覽也設計閱讀小卡,只要寫下50字的閱讀心得,就能換取一份厚片吐司,只見入口的牆面上貼滿大家寫的閱讀心得,不少還是小朋友的字跡。環顧四周玻璃,更驚喜發現不少角落出現藝術家「今晚我是手」(吳季禎)的手寫字,她特別為了這次展覽創作全新的文字內容,再以玻璃為紙,親手寫上「空間也是可以被閱讀的載體。」


  就連放置書籍的閱讀桌也藏有玄機,這次特別邀請彡苗空間實驗為展覽設計非典型的閱讀桌,圓弧流暢的不規則形狀,和一般方正書桌截然不同。呼應春池的環保理念,彡苗以「物盡其用」的概念,分割標準化的工業用板材,減少廢材產生,圓弧形狀的凹凸邊緣,也暗示了組合的各種可能性,為整個閱讀空間畫出新的輪廓線。

 

創造互動 打破制式的圖書空間

展期限定美食「大眼睛厚片吐司」,可愛模樣超受歡迎。

  陳依秋直言,這所有的巧思設計,都是為了帶給讀者更多的「互動」,「閱讀常常是很個人的過程,但是在這個圖書室裡,又再多了一點交流的感覺。」比如透過導讀文字和策展編排,勾起大家走入場域、翻開書本的欲望;設計心得小卡,鼓勵大家直接發聲,就算沒有寫,光是看著牆上貼滿的卡片,「你也跟其他人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互動,因為閱讀那些文字而有想法上的交流。」


  就連你在看手寫字時,為了看清楚在透明玻璃上的字,必須更加靠近,或是伸長脖子、蹲低身體,打破過往在閱讀空間的動作型態,「不只眼睛在閱讀,連身體也在重新感受這個空間。」這些經驗都和過去造訪圖書空間單純看書很不一樣,也造就了透明圖書室的特別。

 

為展覽設計的閱讀桌,圓弧流暢的不規則形狀,為整個空間畫出新輪廓線。

  這次策展對陳依秋來說,也是難得體驗。扎根在臺北的朋丁,於別的城市沒有分店,但因為這次展覽,不僅讓她首次有了策畫大型書展的機會,也讓書店或更廣義的閱讀空間得以移動到不同場域,「我很期待未來不只有朋丁,而是在不同場域都有這樣子的閱讀空間。」當閱讀走出書店,打破場域限制,閱讀也就遍地開花。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