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病了怎麼辦?別擔心,由圖書修復達人徐美文與陳窓明,親自傳授大家書籍維護、修護的小撇步,為書本施打一劑預防針。
每本書籍誕生的那一刻,就好比新生兒般稚嫩,充滿活力,隨著歲月流逝,也會衰竭老化,甚至遭受酸化、脆裂、黴腐、蟲蛀等病痛之苦。想要維持健康的體質,必須先建立良好的維護觀念;不幸,生病了,就要懂得尋找名醫,對症下藥,將傷害降到最低。
老幹新枝 皆是圖書修復高手
徐美文,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修復人員,畢業於臺北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原為館內從事特藏管理,因為覺得圖書修復很有趣,一腳踏進「臺灣圖書醫院」,擁有藏書、研究版本、目錄等理論基礎的她,為實務修復操作,加分不少。入行短短4年,跟隨赫赫有名的修復專家楊時榮,醫治過不少疑難雜症,像是具有100多年歷史的《兒雷也豪傑譚》,從嚴重遭受水淹、蟲蛀的書磚,歷經清潔、揭除背紙、重新托裱、打紙釘等程序,變身成可以正常翻閱的書籍,就是經典案例。
而擁有20多年修復經驗的陳窓明,是「臺灣圖書醫院」西式裝訂達人,鉛字燙金技術更是一把罩。「在正常狀況下,鉛字要燙印得好看,70度是一個適當的溫度,但實際操作時,還是必須憑經驗感受機器產生的溫度,依不同條件調整所需溫度……。」陳窓明示範燙金技巧的成熟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暫且把時序倒轉回民國80~90年代,早期圖書醫院設備較為簡陋,圖書修復幾乎全靠手工,很多問題也沒辦法徹底解決。陳窓明舉例,如: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紙質嚴重脆劣,當時在無法處理的狀況下,選擇攝製微縮捲片保存,便利讀者流通使用,又可免去觸碰真跡的危險性,時至今日,這些問題都能得到有效的解決了。
拒用膠帶貼補破損處
雖然徐美文與陳窓明,歷經不同年代的圖書修復技術,但對於圖書保存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卻是一致的。徐美文表示,書籍的修復次數不能過度頻繁,必須達到某種損害標準,才能進行修護工作,畢竟修復過程中,多少還是會傷害到紙質原有的拉力與張力。因此事先建立正確的維護觀念,顯得格外重要,可減緩書本損劣、老化等危機,也可免去圖書修復的繁雜手續。
在修復過程中,讓他們頗為頭痛的,就是大家喜愛用膠帶黏補書籍的壞習慣,這樣不僅對書本造成二次傷害,紙頁也會泛黃脆劣。徐美文眉頭深鎖無奈地說:「如果碰上一般透明膠帶,還可利用熱風筆或有機溶劑小心移除,倘若遇上標榜黏性超強的3M膠帶,那簡直是天大的災難!」她指出,即便是號稱無酸的膠帶也是相仿的,只要是不具可逆性,也就是無法拆揭,使書本回歸原有狀態的材料,皆不適宜作為黏補用途。
其實,大家只須撥出少許時間,也能輕鬆在家製作具有可逆性的黏著劑,徐美文表示,民眾可至食品加工行或糧食材料行購賣澄粉,它是一種完全去除蛋白質成分的小麥澱粉,也就是去筋麵粉,具有可逆性,又無化學藥劑,縱使歷經百年後,只要噴水還是可以將它解開,是圖書醫院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黏著劑原料之一。陳窓明進一步說明,通常將澄粉調製成糨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加熱法,另一種則是沖泡法,由於溫度必須高達100度才能製作成糨糊,沖泡法溫度較難掌握,即便溫度僅有3度左右的誤差,失敗率還是很高,民眾可採用加熱法,一般情況下,澄粉與水的比例為1:5,先將澄粉與些許冷水或溫水攪拌均勻,再注入熱水同時開始加熱,以順時鐘方向不斷攪拌至糨糊成暗白色透明狀為止即可。如果想就近取得家中的天然食材製作糨糊,徐美文透露,利用米粒和稀飯烹煮成濃稠狀的黏著劑,也是一種方式;其它像是麥麩、玉米粉、番薯粉等,均有黏著功能。
圖書修復 中西大不同
倘若書籍損毀已到達部分殘缺或支離破碎的程度,就必須仰賴托裱技術,依裝訂與印刷的差異,圖書文獻大致上又分為中式圖書與西式圖書兩種。徐美文表示,局部破洞可選用顏色相近且稍顯淺淡的中性紙質,進行修補。破碎嚴重的部分,由於中、西方印刷術不同,托裱方式也有所區別,中式古籍多為單面雕版印刷,可選用楮皮紙修裱,西式圖書因採活字版雙面印刷,不適宜使用不具透明性的紙質修裱。陳窓明補充,早期資源不發達,迫不得已選用一般較透明的油光紙,進行西式圖書托裱,自從引進高透明度的典具帖紙後,拯救了雙面印刷的修裱作業,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防止酸化的功能,對於圖書保存幫助很大。
謹慎防範是保存書籍最佳的方式
曾有藏書家詢問徐美文,為什麼把書籍收藏在書櫃中還是會遭受群蟲攻擊?她說:「書櫃中的圖書就好比衣櫃裡的衣服,長時間不去穿它,自然會產生一股臭味,甚至發霉,書本也一樣,不去翻它,就有可能面臨蟲蛀的危機,安靜舒服的環境是書蟲滋長的溫床,牠們最大的天敵就是吵雜的聲音,翻書的聲響有助於防止蟲蛀。」
書籍被水淋濕也是不少人的困擾,往往讓人不知所措,只能拚命拿紙巾擦拭。陳窓明表示,一般人可以做的急救措施,就是先把書籍立起來攤開陰乾,切忌馬上將書本合閉,如果是銅版紙質的書籍,必須列為優先搶救對象,因紙質特性,久置書頁間會沾黏在一起,無法翻閱,民眾可以逐頁夾紙吸水陰乾。除了天災造成的水淹書,無可避免,徐美文苦口婆心提醒大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書時,不要把飲料或水杯放在周圍。」的確,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是不少人常犯的錯誤。
圖書修補實作簡易示範
-
1.填寫修復記錄。
-
2.小心拆揭書籍與鏽釘,並編碼分類。
-
3.用毛刷仔細清除書頁表面髒污。
-
4.將楮皮紙緊貼破洞處,以澄粉製成的黏著劑,進行孔洞隱補作業。




保護書籍 輕鬆做
-
1.時常翻閱書本,可防止蟲蟲危機。
-
2.不隨便摺書做記號,書摺容易破損。
-
3.不任意撕裂書籍,保持原有完整性。
-
4.絕不使用膠帶補貼書本,避免二次傷害。
-
5.看書不喝飲料、不吃東西,才不會留下污漬。
-
6.上洗手間盡量不翻閱書籍,切忌將它置放在廁所內,以免黴菌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