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書本回到過去,用音樂橫切歷史一角

文:尤騰輝 照片提供:嚴淑泳
焦元溥坐於房間CD牆一側,解說他的專輯收藏

 在焦元溥的日常中,多以古典樂評、訪問者和主持人的身份登場。這次,我們離開那個外界習慣看見的前臺,走進他的房間,陳列在收藏櫃上的專輯牆,旁邊書桌是工作用的電腦與錄製用的麥克風,還有一臺鋼琴靜靜的置於房間一隅,無數的音樂文字在此千錘百鍊。
 

 他笑稱自己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了一些時間好好整理自己的音樂櫃及書櫃,也一起擬好了未來25年的讀書計畫。
 

 焦元溥自嘲自己閱讀的歷程是典型乖學生,老師說什麼就讀什麼,除了音樂之外,歷史、文學類型也是他的興趣所在。但他未談及的是,這些閱讀的書籍,都以某種形式為他的書寫世界所用,那是種對音樂熱愛的執著。

 

((透過閱讀歷史與小說,穿越到那個年代 ))

 「對我來說,法國大革命不會只是歷史課本上的文字。」從賞析音樂的觀點出發,焦元溥認為,要了解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就要理解1790年出生的他,受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有多大,包括創作曲式與思想,都受到啟蒙時代的撼動。
 

 「我的閱讀胃口比較古典,透過許多歷史書籍的閱讀,去理解時代的樣子,進而去聯繫他們與音樂的關係。」
 

 他舉例,聽俄國歌劇,就很難脫離詩人普希金(А. С. Пушкин)的作品;在19世紀浪漫主義的時代,眾多作曲家以法國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及雨果(Victor Marie Hugo)的作品譜曲,當時這兩個國家的政經情勢都會影響著活在彼時當下的作曲家們。
 

 用不同線性方向去閱讀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戲劇,也可以探尋為何貝多芬在寫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時,心底想的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墓穴場景。

 

((閱讀並非責任,但時間有限 ))

小說家郭強生的《尋琴者》是近期推崇的作品,本片為小說裡延伸出的專輯

 「我的閱讀對我而言,不是一個責任。」與其說焦元溥的閱讀帶著強烈目的性,不如將其看做是對於重訪音樂發聲之處的好奇心,「你喜歡的音樂,讓你對它的背景感興趣,我的閱讀基本上就是如此過程。」
 

 然而,焦元溥並非一開始就抱持這樣的想法。博士班的四年間,他寫了12萬字的英文論文,以及一本21萬字中文的《聽見蕭邦》,這期間的閱讀幾乎都是音樂類型的書籍。畢業回臺後,為滿足自身知識焦慮的他,開始閱讀臺灣同輩作家如楊佳嫺、鯨向海、孫梓評等人的作品,有陣子則是跑去補足日本文學的閱讀缺角。
 

 「人過四十歲後,我意識到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把一生想看的書看完。」據焦元溥精密的計算,他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在死前將自己所擁有的專輯全部再聽過一遍;另一面,在意識到「時間」的局限性後,他也為即將展開的歌劇寫作計劃,擬定未來25年的閱讀方向。
 

 在時間面前,焦元溥也只得認命,某些書籍類型不是不喜歡,而是沒有時間再去閱讀,包括他喜愛的偵探、推理小說,「當然我還是會去閱讀其他的書去攝取靈感,但那不是目的本身。它本身就是個隨緣的過程,所以我們就期待這個緣份。」

 

((游泳,是我不聽音樂的時刻 ))

焦元溥的工作桌上,堆疊著錄製廣播需要的參考專輯

 除了音樂跟閱讀,我問及他從事哪些事情時是不會聽音樂的時刻?
 

 「托爾斯泰(Leo Tolstoy)曾講過:當我東西寫不出來時,就下田耕作。」他提及這位俄國小說、思想家,來對應自己圍繞著音樂的生活裡,少數不聽音樂的時刻 —— 游泳。
 

 對作家來說,寫作最苦的可能就是在電腦面前刻字,一篇文章耗時費日就花掉你一個下午。但游泳是焦元溥能夠放鬆的一種方式,游久了就能夠粗估抓自己的泳速與累積距離,此時的他會在游泳的過程裡構思文章架構,回家後再將腦袋中的文章打出來,既有效率又省時。

 

((現場,是對音樂的另一種再詮釋 ))

 回到音樂與書籍上,焦元溥覺得「詮釋(interpretation)」是件極其重要的事,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再現。
 

 他以改編電影為例,小說家石黑一雄在觀賞其小說《長日將盡》後,稱讚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出演男主角史蒂文斯管家的模樣,超乎了作者本身對筆下人物的想像。
 

 這也如同,聆聽音樂現場的獨特性。不同演奏者,演出同個作曲家的作品,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詮釋方式,比起視覺的絕對性,或許聆聽的想像力才是當下社會所缺乏的元素。
 

 音樂需要透過空氣傳播,同時也是時間的藝術。焦元溥在《樂之本事》中引述委瑞內拉貧民窟小孩學習音樂的故事,雖然無法產出大量的音樂家,卻也一定改善了當地治安環境,告訴身處講凡事求效率的社會中的我們,古典音樂雖「沒用」,卻也「無所不能」。當然,前提是你真心喜歡音樂,畢竟欣賞藝術本身,就是目的。
 

 倘佯在樂音裡的人或許就如同焦元溥,在器樂與空氣產生的振動之間尋找某種共鳴,尋找那個對自身、對生命經驗的撼動。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也都如此不同。

 

《Prometheus》為 Hugo Wolf、Kent Nagano 與柏林交響樂團等多位作曲家、樂團共同演奏的專輯。、《L'Amour de loin》為一部由 Kaija Saariaho 作曲的歌劇,共分五首歌劇。此專輯則於 2009 發行。、法國鋼琴雙人組 Katia and Marielle Labeque 於2013年發行的《Minimalist Dream House》。、蕭士塔高維奇、卡巴列夫斯基:大提琴奏鳴曲集Shostakovich, Kabalevsky : Cello Sonatas、希臘作曲家森納濟斯(Iannis Xenakis)代表作品集Xenakis: Atrées / Morsima-Amorsima / Nomos Alpha / ST-4 / Akrata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