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甜度12」?那種酸中帶甜、甜裡微酸的滋味,就好像農民每日在艷陽下辛苦的勞動著,看見他們帶著斗笠揮灑汗水下的笑容,卻有種說不出的幸福!
近年來,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農業,而老農也開始思索永續環境的耕作課題。臺灣,似乎正在進行一場緩慢的革命,它是關於土地、關於飲食,關乎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
以臺灣的「農業首都」自許的雲林縣,更是深刻反思這個問題。即將在年底登場的農業博覽會,以守護「人、土地、農作物」幸福鐵三角的關係 出發,試圖呈現的是永續、健康的農業新主張與創造出來的成果。因此,雲林縣政府需要向社會各界募集更多對環境友善的力量,一起用安全農業照亮自己往前走的 路。
試映會感動朱立倫讚不絕口
為宣傳「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雲林縣政府製作一系列影片《甜度12》,9月25日在新北市舉辦首映,6位導演以農民演繹自己,呈現出12篇創意影片,讓大家看到雲林不同面向的農業風貌,及雲林農民為這塊土地的堅持與努力。當天到場的新北市長朱立倫說,年底一定帶隊到雲林看農博。朱立倫被影片中呈現的雲林農業的生命力深深打動,尤其看到雲林農民克服萬難種植有機的農產,當場就宣布新北市要大幅增加對雲林有機農產的採購,支持有機農業,增加學童營養午餐有機蔬果的比例。朱立倫更強調,年底一定帶隊參訪雲林農業博覽會。
電影《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林靖傑,新聞人陳雅琳,擅長自然攝影「島內出走」作者蛙大等人,在雲林縣政府邀請下,詳實紀錄雲林農業的現況,12個故事,12個吸引人的影片,在試映記者會中與大家分享《甜度12》拍片心得。
6位導演蔡侑勳、楊明晃、林文智、許榕容、傅榆、黃俊淵,經過半年進駐雲林拍攝,查訪超過100位農家,最後選擇12個在地主題,以不 同影像手法包括紀錄片、戲劇演出、類戲劇、動畫等方式透過6位導演不同手法演譯,呈現出12篇創意影片「雅、執、傳、親、錦、喜、樂、信、夢、永、實、享」,讓大家看到雲林不同面貌的農業風貌,感受到雲林農民為這塊土地的堅持與努力。
創意手法 說出農民故事
《甜度12》影片以創意的電影手法拍攝,導演讓村民擔任演員,自己演出劇情角色,演技雖然生澀,卻看到生活真情;而6個導演則自由選擇 拍攝手法,6個主觀觀點,反而能呈現客觀農業精神,拋開以往只對農業達人成就宣傳紀錄,凝聚小地方,反而看到農業大方向;陳雅琳說,希望影片能吸引意見領袖一起關注農業發酵想法;在農業博覽會前夕,透過影片影展,導演們已傳達雲林農業不一樣了的訊息。
一起關心農民與農業發展
雲林身為臺灣農業大縣,農業年產值達565億元,總產值占全國14%,雲林縣長蘇治芬強調,雲林的農產幾乎天天出現在你我的飲食上,40萬農民占全縣半數以上人口,近年來更積極將傳統農業升級為休閒農業、科技農業,協助農民導入新觀念,企圖將雲林打造成亞洲安全農產供應中心。
《甜度12》影像特展,是「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的前哨站,蘇治芬表示,影片內容強調的是雲林農業不一樣了,在傳統農業價值外,多 了勇敢、年輕、創新、樂觀與科技,希望透過網路影片展現雲林多元農業的美麗,邀請大家年底實地走訪雲林,參與雲林農業博覽會,為臺灣辛苦的農民加油,感受雲林農民的純真、努力、還有用心。
年底農業博覽會的主展場設定在雲林縣平原中心的虎尾,並且以周圍20個鄉鎮的亮點社區,做為全面啟動這波改革運動的手段。雲林縣政府也 希望藉此找出翻轉雲林困境之路,進而去調整雲林人看自己與世界的方式。(註:《甜度12》影展在11月底前於新北市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播映,詳細資訊洽 http://web.fuzhong15.ntpc.gov.tw/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