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科技來自人性,科幻始於真實

文:作家事——陳栢青

雷電劈開天空,電流曾臨經1818 年瑪麗·雪萊筆尖,由她筆下《科學怪人》睜開眼睛那刻算起, 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 發展至今有200 年了, 它千拼萬補,不停產出它的同類,長成連經手創造它的人都不認識的模樣。當科技逐漸實現人類的想像,此刻一種閱讀科幻小說與電影的方式是:「它實現了嗎?」把科幻文本當成預言來看,看時間到了,科學幻想是否靈驗。於是我們已經知道,1985 年《回到未來》裡帶觀眾進入2015 年的時光穿梭車並沒有如期被發明,但2019 年的今天,博士那臺時光車以「垃圾、香蕉皮」等綠能方式作為引擎燃料的奇想卻在現實世界有了可行性。同樣的,1988 年經典動畫《阿基拉》裡所描述2019 年「新東京」種種聲光電氣當然無法和此刻東京疊合,但電影裡提到2020 年東京奧運卻奇蹟似的和現實世界同步。科幻又變成寫實。
 

  科幻自有現實科技的基礎。但反過來說,如果科幻小說只是為了預言,它只是提供驗證,那科幻小說的存在便和一張購物清單差不了多少,彷彿這個文類的存在,只是為了在時間到的時候,讓你在條目前面打一個勾,「這個買了」、「這個沒有」,以此驗證這個實現了沒,那個成真了否?但科幻小說並不是為此存在的。科幻小說自有它的根,有它的科學基礎,卻怎麼從寫實的地基延伸出科幻的暗影幢幢,文學又如何在科學背後升空高飛,此刻,讓我們啟動曲速引擎,跳躍到很遠的地方,其實是為了看,科幻的源頭是什麼?
 

書名:《2001:太空漫遊》  書名:《2010:太空漫遊》 書名:《2061:太空漫遊》 書名:《3001:太空漫遊》


作 者: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

譯 者:郝明義、張啟陽、鍾慧元、葉李華

出版社:遠流

日 期:2006 年10 月

亞瑟·克拉克《太空漫遊》四部曲

  2019 年,福爾摩沙衛星七號於臺灣時間6 月25 日下午2 時30 分順利發射升空,在發射173 分鐘後,訊號穿過大氣層傳送至澳洲達爾文地面站,從衛星連通的那一刻算起,臺灣證明自己有研發衛星操控系統的能力,我們的島把自己推進宇宙元年。亞瑟·克拉克《太空漫遊》四部曲在半世紀之前便寫出我們的夢,和許多太空科幻小說不同的是,小說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時間過去了,第二部《2010:太空漫遊》也到了,現實世界中科技快跑似乎還跟不上小說家思考漫遊,但《太空漫遊》四部曲真正好看的部分,卻隨著時間過去才越能顯露。
 

  是的。小說中的科技預言也許沒有在現實中實現,但重點在於,《太空漫遊》四部曲做了整體的打包,小說家所寫的,不只是硬科技──是那些科幻電影可以用塑膠殼假裝金屬板、用裝滿燈泡的面板讓我們以為是控制臺──小說中拉高狂飆的,是整體文明的向度,亞瑟·克拉克所揣想包括太空時代的社會制度、可能面臨的社會走向、相關之政治局面與金融脫拉斯角力、機械智能與大宇宙後殖民主義……亦即,雖然科技還沒到,但我們依然活在他的小說之中,活在他的文明描述裡,並正思考他提出的問題。而你瞧,雖然他走得那麼前面,但這麼超前,但其實又回到久遠之前,在他小說中所醞釀的衝突與轉折都並非科技所造成,依舊是因為人性之堪不破之痴迷之貪瞋…… 《太空漫遊》的超越,來自於原始。他的原始,又如此未來,拋不掉甩不開。這正是《太空漫遊》四部曲讓人不停漫遊並探索的原因,小說家是以人性為薪材去點文明的火把,在這部小說之後,我們有了很好的理由,繼續仰望星空。
 

書名:《碳變》

《碳變》

作 者:理查·摩根(Richard K. Morgan)

譯 者:李函

出版社:避風港文化有限公司

日 期:2019年2月

理查·摩根《碳變》

  幾個世紀後,生命有了新的詮釋,人類把心智數位化存放於「暫存器」中,於是人格可以被備份,記憶可以被提取,身體能自由選擇和組裝。那便是「永生」紀元的開始。這是理查·摩根小說《碳變》的背景。但我們早已經活在這樣的世紀裡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透析並改造基因、利用機器義肢和電子產品作為身體的延伸,SIRI 不只告訴我們天氣,也替我們規劃地圖、安排方向、加減乘除。金屬與肉身、人工智慧和大腦的界線一直被抹糊並重寫,我們正活在一個人機一體、「人」被重新定義的「後人類」世紀中。《碳變》替我們對這樣的未來發出質問,他問的是,如果這一切走到極端,如果身體和和記憶可以分開來,那麼,怎樣的「人」算是「人」?又是哪個「我」才是「我」?
 

  當身體不再是你的所有,它可以被販售,被組裝,彷彿「物品」,那要擁有怎樣的「物」才可以拼回「我」?又如果你有了新的身體,你因此承擔這具新身體裡某些記憶和負債,連傷口和疼痛都繼承,那擁有全然陌生感受與思維還能算乾淨的「我」嗎?《碳變》提出的問題極端科幻,但又很古典,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問自己同一個問題:所以,「我」到底是什麼?
 

書名:《時光機器》

《時光機器》

作 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

譯 者:黛恩

出版社:前景

日 期:2019年6月


 

書名:《時光閃電》

《時光閃電》

作 者:荷西·卡洛斯·索摩薩(José Carlos Somoza)

譯 者:葉淑吟

出版社:商周出版

日 期:2016年6月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時光機器》& 荷西·卡洛斯·索摩薩《時光閃電》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挑戰牛頓時代的古典物理學,此後弦論與量子物理學的發展提供更多時間旅行的可能性,但其實時光機早在1895 年便已經由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時光機器》中發動引擎,此後科幻小說便成製造時光機的流水線,漫長的時間流裡小說家們一邊挑戰時間穿梭的可能,一邊發明各種時間悖論。
 

  而在眾多時間旅行小說中,荷西·卡洛斯·索摩薩的小說《時光閃電》獨樹一格,他把科幻寫成恐怖小說:「有一天人類可以透過科技觀看過去」、「但觀看的同時,你不知道,有什麼也正在窺看著你」,從這樣的黑暗幻想出發,看到過去是要付出代價的,「過去找上你」不只是一句比喻,在小說中便成為寫實。相較於常見之恐怖小說總將恐懼建築於空間之上:「黑暗空間裡躲藏著什麼」、「死亡空間詛咒殺人」、「打開黑暗空間放出什麼」, 《時光閃電》中種種恐怖皆建基於對於時間的多方想像上,「當時間化為空間」、「在停格之空間裡的單一時間」、「量子物理與佛洛伊德心理學的結合」(亦即是時間與人類之心)……小說的恐怖也許在於,他把時間寫活了。其實是換個方式表現我們日常的焦慮,人如何和時間共處?是抗衡它?怨恨它?人怎麼馴養時間?
 

書名:《手機》

《手機》

作 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譯 者:宋瑛堂

出版社:皇冠文化

日 期:2016年8月

史蒂芬·金《手機》

  你一定聽過手機是健康殺手,你聽過手機電磁波可能致癌,手機影響睡眠,醫學證明手機藍光會導致水晶體及黃斑部病變。而我知道的是,手機影響的不只是生理,同時還介入社交與人際關係。你瞧,現在人們坐得多近,但未必交談,人們用手指打字代替唇舌,心智跟著被帶到很遙遠的地方,對面都不相識。手機,或者說通訊硬體與軟體的進化造成人類社會的寧靜革命。而這波革命的極端,就看看史蒂芬·金小說《手機》吧。末日從一通電話開始。一旦接通手機,就會變成為喪屍一類生物,智力退化且盲目攻擊。人類的心智讓身邊通訊器材洗去,人與機器竟然如此相同,甚至可以被重灌載入,我們就是有血肉的 iPhone。但那並不科幻,《Pokemon GO》引入臺灣引發全民抓寶可夢,彼其時《時代》雜誌便曾以〈Pokemon Go 可能讓我們預見世界末日的景象〉為題 ,描述北投公園前民眾群聚滑手機前進的模樣彷彿「喪屍群」,科幻小說的情節在臺灣真實發生。
 

  科幻小說闔上最後一頁,我們的問題未必就得到答案,所以人如何面對時間?如何處理過去的遺憾,一個人要怎樣為人?又到底什麼是我?不管有沒有手機,我們到底要如何和另一個人發生關連?這些都是我們所掛心的事情,是千古以來的大哉問。而科幻小說把它用故事的方式寫出來了。如果你問,科幻是什麼?那現在你也許看出來了,它是一種故事上的陌生化。基於某種現實,讓熟悉的陌生,讓陌生的熟悉。在這樣的操作下,凸顯敘述者所欲言。它的幻,是為了實。原來,科幻比現實還現實。未來就是現在。
 

=======================

本期導讀作者:陳栢青

本期導讀作者簡介:

陳栢青,1983 年夏天生。臺中豐原人。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作品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九歌兩百萬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並被《聯合文學》選為「40 歲以下華文文學最受期待的20 位小說家」之一。2011 年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並出版散文集《大人先生》。

導讀團隊

導讀團隊簡介:

作家事,2016 年夏天由湯舒雯催生,顏訥、陳栢青、李屏瑤三人主持企劃的文學直播節目。

=======================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