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國內文學最高榮耀的台灣文學金典獎贈獎典禮於12月7日上午在台灣文學館溫馨登場,3位得獎作家李喬、陳黎和奧威尼•卡露斯,親自到場領獎並發表動人感言,氣氛熱鬧隆重。

今年台灣文學金典獎得獎名單於11月中旬時公布,作家李喬以《V與身體》一書,獲得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詩人陳黎的詩集《朝/聖》奪下新詩金典獎,劇本及原住民短篇小說金典獎得主及作品為劉勇辰的〈平行線〉和奧威尼•卡露斯的〈淚水〉。
創作不輟 得獎者實至名歸
台灣文學獎分為圖書及創作共取4名得獎者,歷屆的得獎名單均受文壇高度關注。獎金100萬的長篇小說金典獎得主李喬,在家人的陪同下出席領獎,高齡 80的李喬創作不輟,在2年內寫了3部長篇小說,給了大家很大的鼓勵。擔任評審的成大中文系教授陳昌明說,得獎作品《V與身體》開創台灣文學史的新境界, 李喬也說自己寫作50年,創作800多萬字,這部書是對自己生命的挑戰。

新詩獎得主陳黎特別遠從東岸花蓮趕來台南領獎,站在舞台上他稱如夢似幻,致詞時陳述2年前罹病,無法以電腦寫作,身心俱疲,最沮喪痛苦時甚至想從高 處跳下,最後在家人朋友的鼓勵下,化痛苦為創作的力量,改以手機寫詩,3個月寫了一百多首,2年內竟然完成2本詩集、1本散文集,展現生命驚人的力度。擔 任評審的知名詩人吳晟表示,今年新詩作品具新意,很有代表性,陳黎才氣洋溢、想像力奇特,詩作不斷推陳出新,獲獎實至名歸。
原住民短篇小說得獎人奧威尼•卡露斯以〈淚水〉獲獎,他無限感動地說自己從來不敢奢望可以站在文學館的舞台上,他以身為原住民為傲,最大的願望是找 到原來的奧威尼,把部落裡美好的故事寫下來。他說自己寫作10年,不知道寫得對不對,得獎的肯定讓他知道自己走的路沒有錯,而「山中微小的聲音」終於被聽 到,是獲獎最大的意義,他會繼續一直寫下去。
劇本金典獎從缺 最大遺憾
國立台灣文學館表示,送件參賽情況踴躍,競爭十分激烈。今年文學獎最大的遺憾是,原先公布獲得劇本金典獎作品〈平行線〉,因作者在參獎的同時又向新 北市申請補助並出版,涉及重複投稿違反徵獎辦法的規定,評審委員在知情後決定取消其得獎資格,這也造成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連續2年從缺。台灣文學館館長 李瑞騰在典禮致詞時說明此事,感到相當可惜。
劇本獎評審王友輝教授在致詞時也表示遺憾,他說,劇本寫作比其它文類更為艱難,今年劇本評審過程大致順利,參賽作品都在水準之上,4件入圍作品其實都等同得獎,但在公布金典獎得主後,立即發現作者重複投稿,評審委員咸表遺憾,但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割愛。
得獎及入圍作品簡介
[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李喬《V與身體》,印刻出版。這部小說,以身體的零碎、崩解,分裂成器官擬人化的多聲部劇場,呼應台灣的歷史意識,很像布雷希特「史詩劇場」的裂解,「自我」的探問爆炸,來反思「台灣」如何通過所謂現代性的規訓與懲罰,瘋癲與文明。
入圍者有:呂則之《風中誓願》、何致和《花街樹屋》、夏曼•藍波安《天空的眼睛》、東年《城市微光》。
[圖書類新詩金典獎]:
陳黎《朝/聖》,二魚文化出版。《朝/聖》,結合歷史與現實,出入古典與現代,展現多元思考;「正統文字」之外,活化現代新式語言,語調頗有諧趣,整體成就非凡。
入圍者有:鴻鴻《仁愛路犛田》、李進文《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汪啟疆《風濤之心•台灣海峽》、羅智成《透明鳥》。
[創作類原住民短篇小說金典獎]:
奧威尼•卡露斯〈淚水〉。作者以淡筆寫深情,蘊藉含蓄,祖孫倆人相互扶持的情感與生活現實中的困境,起伏頓挫,往來交織,打動人心。將生命中的悲苦寫得節制有序,哀而不傷,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小說,也是非常難得的佳作。
入圍者有:簡李永松〈消失〉、葉賢能〈外祖父的酒瓶〉。
[創作類劇本金典獎]:
從缺。另外,入圍者有:吳明倫〈島嶼之間〉、沈眠〈完全感染紀事〉、徐麗雯〈書的人〉、黃珮涵〈On The Other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