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高雄文學館、宜蘭縣宜蘭市立圖書館 小編邀你進館來樂讀

文:蔡蜜綺、林瑞珠 攝影╱劉德媛、曾顯皓 照片提供:高雄文學館、宜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FB粉絲專頁

但凡遇到資訊與服務等相關疑問,民眾除了撥打電話,其次便是在社群平台發言詢問,如:官方網站、臉書專頁的留言區或LINE官方帳號詢問,你是否想知道,網路彼端替你解惑、有問必答的「小編」究竟是何方神聖?
 

  活躍於各大社群網站的「小編」,是單位上重要的溝通角色,圖書館也搭上「小編順風車」,開始利用小編與社群平台當媒介,進一步與民眾交流溝通,推廣圖書館、推廣閱讀。如何借助社群的力量,持續將館內活動資訊進行有效的宣傳,是各館員現階段重要的課題。
 

宜市圖由承辦人林欣瑩、2位館員李育函及張瑞評擔任小編,規劃現代人喜愛的活動及節慶市集,帶動圖書館進館人潮。 小編們鍥而不捨地耕耘社群平台,讓在地民眾重新認識宜市圖。

宜蘭縣宜蘭市立圖書館 小編新願景 新館新氣象

  老宜蘭市人的印象裡,位於宜蘭縣宜蘭市公所旁的宜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館(以下簡稱宜市圖),是座書櫃層層疊疊,館舍老舊,藏書及閱讀空間相較狹小的圖書館,館內不免有「書擠人擠」的情況。經由各界捐助以及宜蘭市公所自籌金額,寬敞新穎、充滿現代風格的新館終於建成,並於2022年4月23日世界圖書日(World Book Day)這個充滿智慧與感性的日子遷至現址,正式開幕。

 

宜市圖FB粉專貼文的圖片,皆由宜市圖小編親手設計規劃。

  圖書館新址位在宜蘭縣鐵路以東的區域,該區開發較少、民風純樸,鮮少藝文場域與活動,該怎麼讓民眾願意踏入地處郊區的新館呢?館員們集思廣益,決定借助社群平台的力量進行推廣,因此FB的「粉絲專頁小編」就此產生,初期由宜市圖的承辦人林欣瑩擔任小編,後續又加入2位新進館員李育函、張瑞評,規劃現代人喜愛的活動及節慶市集,帶動圖書館進館人潮,興盛東區的藝文風氣。


  林欣瑩表示,年輕館員的發文較能吸引網路族群,2位館員小編的筆調,讓發文增添活潑、輕鬆的氣息,亦不失圖書館該有的書香氣質,讓宜市圖的粉專整體年輕了起來。新館開幕2年來,不僅平衡了宜蘭市東區原本稀少的圖書館資源,還不斷推出各年齡層終身學習活動以及藝文展覽。這些成果展現最大的幕後功臣,便是3位館員小編,鍥而不捨地耕耘社群平台,讓在地民眾重新認識宜市圖,也成為該地區的新地標。

 

「3人小編團」無所畏懼 提供全齡層圖書服務

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的「阿兜仔講古」說故事活動大受歡迎。

  把握時機、營造氣氛也是小編必須培養的敏感度,擁有攝影專長的李育函,在發文及分析粉絲頁流量的同時,隨身攜帶相機,捕捉可用的素材,為宜市圖打廣告。李育函回想:有一回舉辦大提琴音樂活動,便靈機一動請音樂家林奕夫登上2樓光庭拉小提琴,在光影與音樂的交織下,拍出多幅美照以及短片,再透過後製設計發出貼文,圖文並茂吸引民眾觀看,使得觸及率大增,有效達到行銷新館的目的。


  過去2年也舉辦許多親子活動,例如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合作的「阿兜仔講古」說故事活動深受喜愛,小編化身為小朋友們的大朋友,帶動許多親子進館參與。林欣瑩表示,未來將規劃樂齡活動,因為銀髮族也是圖書館的常客,運用1樓設施為他們設計,往後圖書館服務會更照顧樂齡族群。而如何與長輩溝通,則是小編們未來必須接受的挑戰,她相信這個新任務絕對難不倒宜市圖的「3人小編團」。

 

高雄文學館 小編自創「角色扮演」 與廣大網友交流

蔡宜家表示,團隊秉持創新思考的精神,向外界傳遞高雄文學館的價值和特色,吸引更多人走進來。

  圖書文化的推廣與保存,不侷限在圖書館或學術機構,前身為高雄市立圖書總館的「高雄文學館」在2004年正式開館,2006年完成了「高雄作家資料專區」,後續又將作家資料數位化典藏,讓更多人可以了解高雄作家。除了珍貴的文學資源,還有一群用心經營高雄文學館FB粉專的小編。蔡宜家是小編團隊中的一員,她解釋道,小編們其實都是企劃專員,依據自身業務需求,共同負責更新粉專與發文工作。

 

  團隊成員有各自負責的業務領域,但大家的工作方式、理念和審美風格都十分接近。「經過討論,我們以『設定角色』的方式來發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代稱,如I編、F編、J編等。」發文風格也與角色設定有關,小編們根據自己的業務屬性,打造專屬的發文風格來推廣文學館的活動和內容。


宜市圖與位在臺中的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跨館合作書展,藉由社群平台的宣傳,打破地域限制。 高雄文學館小編利用「抽獎贈禮」的方式與民眾進行交流,達成活動推廣與行銷的目的。



民眾正向回饋是小編們的精神糧食

  雖然小編工作存在著一定的挑戰和壓力,但努力付出也會得到認可,民眾表示文學館的粉專內容「很好看」,會不自覺地想持續關注並閱讀,這些回饋讓小編們獲得更多動力。這些經驗並非偶然,蔡宜家認為,小編需要優先尊重並理解所在單位的特質,找尋合適的對外溝通語言,才能從中不斷學習和成長。
 

FB民眾正向回饋留言是小編們的精神糧食。

  以地方文學為主題的圖書館,訴諸專業取向卻也相對受限,因此與外界的溝通更為重要。蔡宜家強調,企劃們平日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在經營內容,若沒有發文交流,也會覺得很可惜,甚至有些孤單,因此與民眾分享、溝通已成為習慣。未來,團隊將秉持創新思考的精神,向外界傳遞高雄文學館的價值和特色,吸引更多人走進來。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