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捷運亞東醫院站,都市的天際線中赫然出現一座大型的白色書櫃,鮮明的建築外觀,俐落地標示出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新居所。
創意角間時空換置 通用設計服務全民
來到新總館,可沿著館外走一圈,感受吸睛設計。「館體建築北面用白色窗框打造層層堆疊的書櫃外型;南面則用橫向長條透明窗布滿牆面,展現書香特色。」新北市立圖書館課長廖貞怡介紹說明。
新總館挑空6到9樓的中央區塊,節約空調;大片的落地玻璃窗引入明亮光線,屋頂還設有雨水回收系統,這些符合綠建築的設計指標,使新總館成為臺灣代表性的鑽石級綠建築公共圖書館之一。
而作為公共圖書館,總館以服務全民為使命,建築內部採用通用設計,「就是讓各個族群都可以很自在地使用圖書館空間。」廖貞怡說。比如一般圖書館的書架走道寬度大約是90公分,新總館走道卻有120公分寬,地板也沒有高低落差,即使行動不便者也能在館內舒適閱讀。
走逛館內,還能驚喜發現浪漫的異國風情。新總館特別在不同樓層打造7個不同國家主題的「悅讀角」,廖貞怡笑著說,疫情期間不能出國,許多讀者更愛到這裡看書,彷彿1秒就能穿越時空,置身國外。
現代科技提升便利 主動出擊陪伴市民
此外,總館更是一座現代時髦的「科技圖書館」,「我們希望民眾來圖書館也可以有新的科技體驗。」廖貞怡說。最讓人眼睛一亮的,莫過於亞洲首創、全國最大的自動預約取書機,高達7公尺的機台,可容納多達2,000本書,讀者只要確認預約書籍到館後,就能來自助取書。按下按鈕,不過30秒,書籍就送到手上了。
另外,總館也推出「刷臉」服務。在1樓大廳設置人臉辨識借書機,就像出國過海關,站在鏡頭前就能自動辨識讀者面容,進行借閱。
科技帶來的不只是便利,還有更新奇的閱讀體驗。走進兒童閱覽室,就能看到碩大的巨型書,將故事內容投影在巨大書頁上,讓孩子們更加沉浸在童話世界裡。
「我們不只是圖書館,同時也承擔著社會責任。」廖貞怡補充說道。像是推出陪讀服務,讓弱勢孩童能到圖書館由志工陪伴做功課、看書,甚至還提供幸福餐券,讓家長不用擔心孩子的晚餐問題。
而新北幅員廣大,為了更深入偏鄉服務,新總館還特別打造3台行動書車,一年可出車上百趟,「有些人不方便到圖書館,我們就用行動書車的方式主動出擊。」廖貞怡說。
消弭偏見 全國唯一真人圖書館
來到新總館,不只能借書,還能「借人」。早在2014年,新總館就推出「真人圖書館」的服務,募集各個領域擁有不同生命經驗的「真人圖書」,讓讀者「借閱」,至今仍是臺灣唯一常態性的真人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課長李伯華指出,真人圖書館的概念源自丹麥,從2000年發起以來,已在超過70個國家開花結果,希望透過對話,讓人們與平時不會相遇的人交流,消除偏見和隔閡。
起初,真人館藏由館方邀請,遴選住在新北市的各界達人,後來設立網站,開放民眾報名,只要年滿18 歲,經過簡單面試,就能成為真人圖書。目前已累積88 位館藏,涵蓋領域包羅萬象,有工藝職人、生命鬥士、精神科社工師、劇場演員、環歐背包客等。
創造交流時刻 分享生命歷程
真人圖書可以1對1借閱,也可以10 人小團體借閱,每次借閱為30分鐘,必要時能延長至45分鐘。每兩個月圖書館還會舉辦小型講座,邀請真人圖書擔任講師,分享生命經驗。
讓李伯華印象深刻的是,曾有憂鬱症患者分享如何走過憂鬱症的低潮,讓在場民眾聽得落淚;也有高齡80多歲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分享過去經歷,讓更多年輕世代了解那段歷史;許多學生也藉此向不同職業的真人圖書請教職涯經歷,探索未來志向。
在疫情之前,每年真人圖書館大概都累積借閱1、20 場,李伯華不諱言,媒合時間是營運真人圖書館最困難的一點,所有的真人圖書都是義務性質,得配合雙方時間,館員常要確認再確認,「但只要對民眾有一點幫助,這個活動就會持續做下去。」
體驗完充滿新穎科技的新總館與分享生命歷程的真人圖書館後,不妨運用設置在大門旁的YouBike,以五感親自感受板橋的文化與活力。
聳立的老煙囪與隱居的江南庭園
走向YouBike站,前方一座巨大煙囪映入眼簾,那是遠東集團的舊廠房遺址。出生、成長於板橋,目前正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服務的崔立德說,新總館以前正是遠東紡織板橋廠舊址的一部份。遠東集團從板橋發跡,其後公司開枝散葉,如今在亞東醫院站旁仍有許多集團的舊廠房和附屬學校、醫院,為板橋的經濟發展史留下重要記錄。而舊址的其他部分則活化為台北遠東通訊園區,吸引不少科技大廠進駐,為板橋帶來現代的科技氛圍。
欣賞完畢,騎上腳踏車,沿著縣民大道一段在大十字路口左轉館前西路,看見十八羅漢公園後往右轉進西門街,不出10分鐘便能抵達馳名中外的「林家花園」,是來到板橋絕對不能錯過的國定古蹟。只需花費門票新臺幣80元就能入園參觀,若是設籍在新北市的市民或就讀國內各級學校之在學學生還無需購票,只要出示相關證件即可入內。
這座占地甚廣的庭園,幾乎是清代板橋面積的一大半,最大的看點就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園林建築,漫步其中,亭台樓閣雅致畫意,迴廊環繞清幽曲折,搭配假山、池水,處處都是風景。很難想像,在車水馬龍的都會精華地段,有這樣一處典雅園邸,儘管時光流轉,仍是目前臺灣保存最完整的古式園林代表。
嫁妝採買、體驗美食一次搞定
走逛完林家花園,一旁便是板橋最熱鬧的傳統市場─黃石市場,裡頭美食臥虎藏龍,老曹餛飩、高記生炒魷魚、北門甜不辣都是許多在地人的口袋名單,只要銅板價就能填飽飢腸轆轆的五臟廟。
而鄰近的南門街,短短200公尺的街道聚集了餅店、銀樓、婚俗用品店,「這裡可稱為板橋的『嫁妝一條街』,如果你要準備嫁妝,從頭走到尾幾乎就可以買完了。」崔立德笑著說。板橋的三大餅店有兩家就在這裡,分別是百年的長興餅店和信芳餅店,來到這裡,記得一定要試試兩家招牌的白豆沙餅。
採買完伴手禮,若餓意再次襲來,不妨前往另一個板橋美食集散地─湳雅夜市。此處是全新北市最大的觀光夜市,板橋王記麻油雞、眼鏡仔豬血湯、板橋小籠包都是夜市裡的超人氣小吃,崔立德還特別推薦位在夜市尾端、Google 地圖上找不到的「蚵仔之家」,肥美鮮蚵一吃難忘。


信仰、歷史與文化的流轉中心
吃飽喝足後,不妨前往周圍歷史悠久的板橋4大廟宇參拜。其中人氣最旺的慈惠宮,是板橋地區最早的媽祖廟,至今已超過160年歷史,除了香火鼎盛外,崔立德還透露,慈惠宮聲名大噪的另一個原因是,「郭台銘小時候住過這裡!」因而吸引不少企業主前來祭拜求財。
同樣超過160年歷史的接雲寺,則是板橋地區最悠久的佛教廟宇,主祀觀音,進到廟裡,別忘了抬頭看看拜殿正上方,呈長橢圓形的精美藻井。與接雲寺相連的大眾廟,是為了紀念在漳泉械鬥中過世的漳州人所蓋;另一座迪毅堂,則是林家為了在漳泉械鬥中殉職的林家武師所建,兩座廟宇都見證了過去那段不平靜的臺灣史。
如果時間充裕,還能再次跨上單車漫遊河濱,順著河濱便能抵達板橋435藝文特區,這裡原是退輔會主計人員訓練中心,後來活化為藝文空間,加上歐式古典的大禮堂,成了板橋精彩的藝術聚落。不僅有藝術能量,崔立德特別推薦園區內的「臺灣玩具博物館」,裡頭珍藏了各種復古童玩和遊戲,令人重溫純粹的童年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