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進化出擊

文:唐祖湘 照片提供:陳光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達志影像
圖書館進化出擊

印度圖書館學之父阮甘納桑(S.R. Ranganathan)曾說:「圖書館是一個成長的有機體」。在網路與數位科技衝擊下,作為知識儲存與管理的機構,圖書館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紙本資料轉型到多媒體供應,角色與時俱進,意味著館員的服務模式也面臨挑戰,被賦予更多新技能與任務。

 

  您多久去一次圖書館呢?數位與網路普及,改變了大眾的閱讀習慣,但人們對知識的需求不減反增,一間間坐落於都會、鄉鎮間的圖書館,早已跳脫單純K書、借書寫報告的框架,成為探索知識與參與活動的充電基地。
 

  圖書館依建置單位、功能、服務對象的不同,在類型上有所差異。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光華介紹,除了大眾最熟悉且各縣市都有的「公共圖書館」,還有以保存文化與弘揚學術研究為主的「國家圖書館」、設於大學或學術機構,支援教學與提供研究資源的「學術圖書館」、設於高中職(含)以下學校,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學校圖書館」,以及針對特定讀者群,收藏特定主題資料的「專門圖書館」。
 

 館員也得有斜槓能力

  因應時代需求變化,圖書館也紛紛轉型,其中令人最有感的是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從過去提供閱讀書報的場所,以及借書、還書服務,如今結合地方特色,舉辦讀書會、研習課程、藝文展覽、走讀行程,深入民眾日常生活,變身成為家庭與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館員亦因此需擁有企劃、導覽、活動主持等多元「斜槓」能力。

水不在深―故宮數位文獻特展/親子繪本朗讀音樂會


  而學術圖書館的功能不只是書庫,還是學術研究發展的助推器。陳光華舉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設立研究資源組為例,組員擁有強大的資料分析能力,可為學者與系所分析其研究強項在全球學術界的發展趨勢,以及研究成果在國際機構排序地位,透過視覺化數據或圖像,將龐雜資訊轉換為簡約重點,協助其精準決策,有利擘劃未來研究主題,成為學術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後盾。

 

  今日的圖書館漸漸轉型為社區的文化中心,與民眾深度連結。像是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聯合策劃辦理的「水不在深―故宮數位文獻特展」,邀請民眾看展(左圖),或是舉辦跨領域藝文活動親子繪本朗讀音樂會(右圖),拉近民眾與閱讀的距離。

 

  因此,現在的圖書館員除了具備分類編目、圖書管理專業知能,跨領域的知識本領及人格特質也益顯重要。陳光華指出,「樂於分享、具服務熱忱、不重視盈利,是圖書館員普遍特質,無論居於第一線或者後勤工作,都必須主動積極學習新知,且擁有一顆以讀者需求為中心服務的心。」

 

科技創造館員與讀者雙贏

國資圖一樓大廳的AR機器人酷比,不但會和讀者對話,也能查詢活動資訊。

  「請問您今天閱讀了嗎?請讓我推薦您一本好書,祝您閱讀愉快!」越來越多圖書館引入新興科技,帶來不一樣的服務樣貌,像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一樓大廳AI導覽機器人,隨導航自行移動,可與讀者簡單對話,具備活動資訊查詢等功能,實用且吸睛;兒童學習中心設有說故事機器人,既會玩遊戲、說故事、講英文,唱跳間還會手舞足蹈,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
 

  新北市立圖書館則導入人臉辨識技術,結合自助借還書與門禁設計,只要眼睛對準鏡頭,不需攜帶圖書證即可進出,還能享受智能借書的便利服務。目前興建中、預計於2024年落成的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亦宣告未來館內每本書都將貼有數位書籤,還書時透過AI就能自動回到書庫,也將提供智慧語音選書系統,讀者用語音即可找書、預約書籍。
 

  「科技讓重複的例行工作減少,人力就能做更多元運用。」陳光華認為,人機合作的模式降低館員耗損的勞力,亦能提升讀者體驗。例如臺大圖書館開發AR擴增實境應用服務,搭配手機App掃描,可將原空間無法完整呈現的物件,透過線上展出,內容不乏豐富生動的影音動畫,更能滿足人們求知與視覺感官的需求。

  NAO是國資圖兒童學習中心的說故事機器人,好動活潑,吸引小朋友圍觀。


參加培訓充實專業能力

NAO是國資圖兒童學習中心的說故事機器人,好動活潑,吸引小朋友圍觀。

  圖書館員每天與書為伍,不少人對這份工作心嚮往之。參加國家考試是最直接的途徑,通過後便分發到國(市)立圖書館和國立大專院校圖書館,而私立圖書館則自行招募人力。 在國外行之有年的圖書館員專業認證,在國內遲遲未能落實。直至2017年,為建立專業標準,圖書館學會推動「資訊組織分析師」認證考試,每1至2年舉辦一次,考試內容為圖書資料分類編目,這是各級圖書館經營管理的核心工作,亦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可作為就業或在職訓練的憑據。這項認證雖然尚未普及,但已有了起步,期盼未來能成為業界重要的徵才標準。
 

 陳光華  此外,圖書館學會每年暑假於國家圖書館、大專校院圖書館、圖書資訊學系所、公共圖書館開設研習班,課程會隨著圖資領域的趨勢與社會脈動而調整,包括近年熱門的數位人文、AI技術等,實體與線上課程通通有,修滿320小時獲得修業證書,符合《圖書館法》條文中明訂「圖書館應任用專業人員」,是有志加入的新人或現職人員,進修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絕佳管道。

 

  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圖資人才,發揮舞臺並不限於圖書館。陳光華觀察,面對海量資訊是新世代的基本素養,圖資相關系所出身者能在短時間快速擷取重點,擁有化繁為簡的知識整合能力,若能結合跨領域思考,持續累積專業技能,勢必能脫穎而出,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