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走讀臺灣百年展覽記憶

文:許瓊丰 攝影╱莊震烽

人類總愛透過展覽展示文明的躍進。從1935年臺灣博覽會、1970年大阪萬博,到2025年的「大阪.關西世博會」,每一次聚焦新技術與文化的博覽會,都是一次看見未來的機會,也是一場時代記憶的匯聚。

 

本展以1935年為核心,並輔以1970年與2025年作為背景對照,呈現跨越時空的展覽風景,感受時代的延續與變遷。


百萬人見證的1935年博覽盛會

本展以1935年為核心,並輔以1970年與2025年作為背景對照,呈現跨越時空的展覽風景,感受時代的延續與變遷。

  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是臺灣歷史上首場大型綜合性博覽會。當時臺北主場在50天內吸引超過275萬參觀人次,總參觀人數突破334萬,可說是全民共襄盛舉。展場中不僅展示農工商、教育、文化、交通、國防等技術進步,也設有「兒童王國」,米奇、桃太郎、野良犬黑吉和飛行塔飛機吸引無數小朋友目光。民眾甚至為了參觀努力存錢,遠道而來,留下許多珍貴的回憶與文獻紀錄,也是一頁難以忘懷的時代記憶。
 

回望歷史 展望未來

本展以1935年為核心,並輔以1970年與2025年作為背景對照,呈現跨越時空的展覽風景,感受時代的延續與變遷。

  1970年,亞洲首次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也參與其中。展館前廣場有楊英風設計象徵祥瑞的雕塑〈鳳凰來儀〉,展現中華文化與臺灣進步的新風貌。從1935年到1970年,再到今日的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世界博覽會見證了人類科技、藝術與文化的演進與展望,而臺灣也始終積極參與其中。本展以1935年為核心,並輔以1970年與2025年作為背景對照,呈現跨越時空的展覽風景,讓民眾回顧過去,亦能感受時代的延續與變遷。
 

  本展以1935年為核心,並輔以1970年與2025年作為背景對照,呈現跨越時空的展覽風景,感受時代的延續與變遷。

 

探古知今展覽―「Go!來去博覽會」

展覽日期:2025年9月2日(二)至2026年1月25日(日)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總館3樓期刊區


本展覽感謝下列單位協助:
中央通訊社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