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新竹縣博愛國小 大小作家齊聚一堂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博愛國小提供

學校特別設立了投稿獎勵制度,鼓勵孩子提筆寫作。  閱讀,在博愛國小儼然是一種長久形成的良好風氣,但好還要更好,學校運用教學策略,逐步由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到寫作、發表,讓文字成為滋養孩子內在心靈的泉源。
 

  新竹縣博愛國小自民國79年創校以來,便秉持著「博學多聞無非讀書,愛人如己方能淑世」的辦學理念,扎根教育。6年前,兒童文學作家呂紹澄到博愛國小擔任校長後,更加積極投入閱讀深耕教育,他強調:「在博愛國小,閱讀不是外塑的表象,是內斂的底蘊,進而轉化成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運用教學策略 強化閱讀能力

博愛國小長期深耕閱讀教育,讓孩子自發性喜歡上閱讀,並主動要求學校暑假開放圖書館。  學校依照學生身心的發展,並運用重讀經典、演書、成語學堂、閱讀生命等多元教學策略,分階段性擬定閱讀目標,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素養。低年級從培養閱讀習慣、理解故事、重述故事、詞彙辨識到預測故事、欣賞發表;中年級包含主動閱讀、延伸閱讀觸角、辭彙理解、歸納推論閱讀材料、小組討論、欣賞發表;高年級則涵蓋深入閱讀、推論閱讀材料、自我提問、批判比較建立價值觀、小組分工運作、發表運用等。


  針對學習力低或無動力的學生,校方更是不遺餘力,協助無法跟上進度的孩子,並運用資源班時間,陪伴他們重新閱讀一次書籍,倘若還無法理解,指導老師會依學習程度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籍,逐一把每個孩子的閱讀能力帶上來。甚至學科考試時,閱讀理解力較差的學生,學校也會貼心準備一間小教室,指派老師在旁導讀,呂紹澄說:「看不懂考題,不代表不會解題,有些孩子閱讀能力低,但思考力強,換一種方式,把文字轉化成語言唸給他聽,就開竅了!」學校沒有選擇淘汰任何學生,反而是逐步建立自信,就像在滯水中投入石頭,圈圈漣漪帶動了水流的生氣。
 

彩虹志工以生命教育故事繪本為教材,運用思考教學、體驗學習、創意戲劇等多元方式進行課程。  長期耕耘的結果,也讓博愛國小的學生自發性的喜歡上閱讀,主動要求學校暑假開放圖書館,並從一次可借閱2本書籍提升到5本。呂紹澄會心一笑說:「連原本不愛閱讀的孩子,暑假也跑來圖書館借書了。」除此之外,為培養畢業生感恩、付出的情懷,學校還發起「藏書博愛、流芳世代」捐書活動,每年平均可增加約200多本新書,供學生借閱。
 

作家校長 為孩子寫故事

  曾出版過《創意神豬》、《最後一場戲》、《有了一隻鴨子》、《小黑炭和比比》、《誰偷吃了雞蛋》、《石城天使》,並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兒童文學獎、九歌兒童文學獎等獎項肯定的呂紹澄,每個月也會於博愛月刊發表一則短篇小故事,內容有改寫、有自創,有時則是未完成的故事,學生可進入學校校長說故事網頁,發揮想像力,接續未完成的小故事,亦或為故事起名。對呂紹澄而言,為孩子寫故事,是一種興趣,看孩子們徜徉在書海中,怡然自得,臉上露出滿足的表情,內心覺得十分欣慰。
 

學校透過有計畫的閱讀步驟、時程,培養學童良好的閱讀習慣。  不過,面對本土兒童文學作品市場的萎縮,卻令他相當憂心,呂紹澄說:「要放遠世界,必須先立足臺灣。」國內學齡啟蒙階段的繪本、童話故事,幾乎出自國外作品,他指出,倘若孩子從小只接觸外來文化,屬於在地的本土文化將會一點一滴被侵蝕掉。呂紹澄呼籲,臺灣應該建立完善的寫作機制,培植、鼓勵專職本土作家在這片土地落地深耕。
 

學生投稿見報 與作家相約

  學校也特別設立了投稿獎勵制度,激勵學生提筆寫作,自99學年度起更擴大燃燒到整個新竹縣,承辦推動兒童教育鼓勵投稿發表閱讀計畫,以強化孩子的寫作興趣。持續灌溉的結果,讓新竹縣小學生在國語日報投稿得獎率,躍升全國第二名。為了嘉惠新竹縣所有得獎的學生,博愛國小精心舉辦大作家與小作家下午茶之約活動,邀請本土兒童文學作家子魚、林芳萍、陳素宜等人,分享寫作經驗,以提升孩子的閱讀寫作能力,並於每場活動準備3本作家的代表著作,讓學生親自挑選1本喜歡的書籍,給作家簽名。能近距離與閱讀的精神領袖面對面,呂紹澄說:「孩子們都很興奮!」
 

博愛國小運用處處逢書,處處有書香的環境,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同樣具有作家身分的呂紹澄,有時也會被邀請到其它學校與學生見面,日前曾到一所偏鄉小學演講,結束時他歸還講師費,作為偏鄉小學推廣閱讀之用。呂紹澄那天回程時,乘著風,沿著濱海公路,獨自開車奔馳在100~200公里的道路上,心情感到特別好,他說:「人一生總要做一件不是為了錢的事!」呂紹澄進一步表示,教育人要有開闊的胸襟,不能只求自己學校好,而是如校名「博愛」般,將閱讀感染力擴及新竹縣甚至整個臺灣,只要是為孩子好,都該盡一席棉薄之力。
  

  接下來呂紹澄也會帶領閱讀教學團隊,前往更多學校分享教學心得與策略,持續為推動閱讀教育而努力,因為他深知,有兩樣東西是別人一輩子都搶不走的,一個是讀進大腦的書,一個則是心中的夢想。

 

<獅子受傷了>故事接龍

一隻獅子受傷了,又飢又渴,躺在草原上不斷的呻吟,牠要是不找點東西吃,很快就會餓死。

獅子的呻吟聲,吸引了許多動物前來一探究竟,都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小白兔、山羊、狐狸……,也都只敢隔著小水池張望,不敢走過去。

「過來吧,沒有關係的。」獅子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就當作我們是好朋友。」

「怎麼可能是朋友?」小白兔說:「你曾經吃掉許多同伴,好可怕喔。」

「以前真的很不應該,不過我已經改過了,從現在起,我和你們一樣吃青草。」

獅子說完,還隨口咬了幾下地上的青草,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

「我還是不相信。」山羊說:「你一定是受傷了,剛才我還聽見呻吟聲。」

「才不是,我是在唱歌,只是五音不全,有點難聽罷了,從今天起,我們就是好朋友。」

「我還是不相信。」狐狸說:「你再吃ㄧ口青草、再唱一首歌,表示你的誠意。」

獅子聽了只好再吃ㄧ口青草,卻嗆得牠直打噴嚏,山羊、小白兔、狐狸都半信半疑的你看我、我看你。

「我要開始唱歌了。」獅子清了一下喉嚨說:「你們的歌聲都比我好聽,你們過來,我們一起合唱好嗎?」

山羊咩咩的叫了幾聲,試了試嗓子,有點害羞的說:「我好久沒有唱歌了,好想唱歌喔,不過我只會唱『隱形的翅膀』。」

「好啊!」獅子露出詭異的笑容:「讓我們一起來合唱『隱形的翅膀』。」

「看來獅子滿有誠意的。」山羊說:「我們一起過去吧。」

於是……

 

博愛國小兒童文學作家校長呂紹澄, 撰寫的<獅子受傷了>故事接龍開始囉!

 

當動物們正要過去時,貓頭鷹博士突然出現把牠們叫住說:「停!等一下!獅子一定不懷好心的!」

其他動物異口同聲問:「真的嗎?」

「對啊!」貓頭鷹博士毫不猶豫回答。

動物們露出半信半疑的眼神,「那我們來測試,」貓頭鷹博士說。

動物們把一隻人類忘記帶回去的兔子玩偶撒上一點香料,往獅子那邊丟過去。

結果獅子一看到兔子玩偶,竟然馬上把它吃掉了!

動物們看到這一幕就不理獅子了,獅子就活活被餓死了。

——五年仁班李綺

 

結果啊~

那些小動物鼓起勇氣過去跟獅子一起唱歌,可是獅子實在太餓了,全身無力,唱不出來,甚至連要吃掉小動物們的力氣也沒有了。

其他小動物們看到獅子那麼可憐決定幫助牠。

小白兔跳著回家拿急救箱,狐狸升起了溫暖的火,山羊準備好吃的蔬菜大餐……,所有的動物都一起合作照顧獅子。

獅子受到大家的照顧後,心裡又感動又愧疚,下定決心以後絕不會再欺負這些小動物了!

——一年愛班林宜臻

 

這是兩位博愛國小學生所接續的故事內容,假如你是作者,會選擇哪種結局?或是另有想法,動動腦,發揮你的創意,每個故事都可以有不同的啟迪作用與結局。

(編輯部)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