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永和國中讀書角 讓閱讀變主角

文:朱淑玲 照片提供:永和國中提供
  當閱讀不再有時間、空間的限制,當閱讀不再只是文字的傳遞,閱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永和國中從探索圖書館的啟用到閱讀推廣,無處不希望每個學子都能愛上閱讀。

與室外榕樹密佈如熱帶雨林的概念來打造探索圖書館。   永和國中的國文老師絞盡腦汁,選出5本最受學生歡迎及推薦的好書,以「演書」的方式慶祝永和國中探索圖書館揭牌。


  幾個打扮成印第安人的學生正精采的表演著,等等,這情節正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他們透過實際的演出,讓故事書的主人翁跳到現實生活中。


  此外,校方更在圖書館內建置一個網路基地台,透過電子書服務平台,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師生享受一機在手即可「行動閱讀」。


  3月3日揭牌當天,學生現場示範電子書閱讀功能,利用平板電腦連上新北市教育局電子書系統,點閱膾炙人口的經典文學《小王子》一書,並邀請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朗讀給現場嘉賓聆聽。
 

營造閱讀環境 讓閱讀是種享受

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左二)朗讀《小王子》給現場嘉賓聆聽。  位在新北市永和區永和國中的師生共有4,099人,122個班級,規模全國最大,為考量班級數量眾多,只能利用小空間,在不同教學大樓建立二間圖書 室,各只有一間及半間教室大,校方去年向新北市教育局申請經費,再空出兩間教室,改造成探索圖書館,館內空間寬敞、還有熱帶雨林造景,師生開心笑稱:「這裡是誠品書店的永和國中分部」。


  永和國中校長陳玉芬表示,探索圖書館靠近操場,又有大榕樹阻隔光線,是位置較差的教室,老師及學生通常都不喜歡被安排到這裡上課。


  現在改造成圖書館,就是以榕樹密布如熱帶雨林的概念來打造,而命名為探索圖書館,也是希望裡面的書籍能吸引學生進來探索。


  而經過變身後的探索圖書館,已成為師生最愛到訪的地方。


閱讀習慣 從20分鐘開始

  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風氣,增進閱讀理解能力,塑造優良學習環境,體會閱讀的樂趣,上學期永和國中開始推動「晨光閱讀活動」,每週一早上早自習時間實施,陳玉芬表示,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卻能開啟學生持續閱讀的興趣,看到喜歡的書,學生就會自己找時間把整本書讀完。


  而「晨光閱讀活動」是以自由閱讀為原則,不需寫任何心得,個人可自行建立閱讀檔案,或到相關網站、部落格抒發心得,推薦好書,陳玉芬補充說明。


  「晨光閱讀活動」時,學生可以自備課外書,或由班級統一向教務處借閱「班級共讀書箱」或「好讀週報」,陳玉芬說,有些學生自備的課外書內容可能不是 非常適當,所以學校共建了300多個「班級共讀書箱」,每個書箱有30本左右相同的書,可以由班上的圖書股長來借閱;另外,這個「班級共讀書箱」也會配合 國文老師的閱讀寫作課程,做為學生的課外教材使用。


  在永和國中服務21年的陳玉芬有感而發的表示,12年國教對於永和國中來說,他個人是持正向的角度來看待,永和國中在新北市是具有指標性的明星學 校,藉由12年國教這個契機,告訴老師我們需要改變,比如說會考裡的作文很重要,相對的連結回來表示閱讀很重要,有了這個動力就可以促進老師來做改變。


獎勵師生 建立榮譽感

  當然學校還是會提供誘因,如在週一的「晨光閱讀活動」,行政團隊會組隊去巡查,如果一個班有5個以上的同學沒在看書或看課本,就不會被記獎勵,一個 學期下來,獲得獎勵最多的班級,就會幫老師記嘉獎,同時被記嘉獎的老師也可以提報班上的同學記嘉獎,不把獎勵只給孩子,因為在這過程中,老師才是主導者, 陳玉芬補充說明。


  另外,為鼓勵孩子閱讀,學校改變以往的借閱卡設計,增加心得欄位,同學可以將借回去看的心得寫在借閱卡上,累計一定數量的同學,就可以在學校配合世界閱讀日的校園書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做為學校給予的獎勵。


  而借閱「班級共讀書箱」的班級,只要每個同學寫30個字的心得,就可以獲得一枚榮譽貼,累計愈多的班級,在「與作家有約」的活動中,就能取得優先參與的機會。


  另外,為鼓勵孩子寒、暑假也能持續閱讀的習慣,「班級共讀書箱」也發揮很大的功能,老師可以規劃班級寒、暑假閱讀的書籍,針對借閱的班級會發給榮譽貼。


  再結合每個老師每學期都有30枚的榮譽貼,只要班級表現良好,老師就可以發給該班榮譽貼,在每學期段考期間,統計最多榮譽貼的班級就可以在班上掛上紅色的榮譽牌,讓原本只是設計為整潔及秩序的榮譽牌制度,成為一個更為實至名歸的榮譽。


  除此之外,為鼓勵喜歡寫作,且擅長寫作的學生,學校對段考或模擬考作文拿到六級分、或在媒體上被刊登的作品,皆可獲得獎勵,只要集滿5個,就可獲得200元的圖書禮券。
 

閱讀生活化 讓閱讀變的更多元

永和國中校長陳玉芬希望由自然學科老師提供書單,增加同學對自然學科的興趣。   除了「晨光閱讀」,永和國中每學期都會舉辦「與作家有約」活動,邀請作家到學校,藉由專家的引導,來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習經驗。


  陳玉芬說,在學年初會挑選一位與國文教材相關的作家,並訂定該學年的閱讀主題,由閱讀推動教師與受邀作家共同規劃演講時程及其他細節;另外,閱讀推 動小組教師會共同設計與受邀作者相關的補充教材,並在閱讀寫作課程內推動練習,讓同學在作家到校演講前,能對其作品有充份的認知及了解。


  陳玉芬表示,去年邀請作家來學校,發現效果真的非常好。


  陳玉芬興奮地表示,這個學期還會推動二個新的活動,一個是「讀報PK賽」,由閱讀推動老師帶領學生閱讀《好讀周報》,並由同學組成的命題小組擔任命題工作,每周收集題庫,學期末時,每班推派二名同學參與「讀報PK賽」,以搶答方式進行。


  陳玉芬更期待,未來能將規模擴大到在學校體育館舉辦,以學年為單位,每班推派一名來搶答,或在班上以電腦搶答,並讓每班邀請二位老師參與,讓全校師生都有參與感,也讓閱讀不再只是國文老師的事,而是所有師生參與的全校活動。


  另一個活動則是與表演藝術有關的「演書活動」,平常國文課程中,就會讓同學去改編劇本、去演戲,陳玉芬強調,改寫劇本這個動作,就是一個閱讀,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才有改寫的能力。


  另外,學校也有「小小說書人」、「書香服務社」等社團,「書香服務社」是讓同學協助圖書館的管理及維護工作,而「小小說書人」未來會安排下課的15分鐘,讓同學在圖書館做書本的導讀,或召集同學一起演一部書。


  同時,為了進一步獎勵喜愛表演的同學,學校已經舉辦二學期的「永中小藝人」活動,讓同學可以在學校表演,無論是唱歌、跳舞、說相聲或是魔術表演都可以,讓愛秀的學生有一個舞台,並給予服務時數做為獎勵,未來「小小說書人」活動也會比照這樣的獎勵辦法,鼓勵同學踴躍參與。
 

分享閱讀 讓書自由去旅行

經過變身的探索圖書館,已成為師生最愛到訪的地方。  「漂書活動」則是學校鼓勵閱讀的另一項重點工作,結合103年空間改造計劃,學校規劃了幾個閱讀角的區域,放在閱讀角的書是可以讓學生隨時拿走的,同時,將學校一些較為老舊、內容很好、少人借閱、又佔空間的書籍,放在校園各個角落,鼓勵孩子把書帶回家,也可以在現場閱讀。


  陳玉芬表示,去年拿出約2、3百本的書出來,現在已經被挑走了約三分之二,好處是一定有人拿走,對學校的書庫負擔不會那麼重;而未來還會結合公共空間的規劃,在校園對外開放的地方,設置閱讀角,平常上課期間,學生可以隨時閱讀,在假日時,則成為社區民眾來運動、看書的地方,而這裡裡的書也是可以讓民眾帶走,放在這個空間的書籍,也會透過二手書的方式募集,陳玉芬強調,就是讓書去旅行的一個概念,讓閱讀成為一種風氣。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