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親子到青少年 在圖書館開啟閱讀好時光

文:邱璟綾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從咿呀學語到青春思辨,書籍猶如無聲的導師,陪伴每個人探索未知、走過徬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創意融入閱讀推廣活動,從親子共讀及青少年閱讀兩大主題切入,和大家分享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如何在圖書館享受閱讀好時光。

 

  身處數位時代的洪流,擁有一段閱讀時光顯得格外珍貴。當父母與孩子一同翻開書頁時,不僅陪伴幼兒理解世界,更透過「一起完成一件事」的過程,為雙方築起情感的橋梁;待成長至青少年時期,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拓展視野,同時提升語言表達、思考力與創造力,為漫長的學習旅程立下根基。
 

讓閱讀成為親子最溫暖的連結

從親子到青少年 在圖書館開啟閱讀好時光

  研究指出,親子共讀可以促進語言發展、建立安全依附、提升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是,當閱讀成為家庭生活的固定環節時,不僅能傳遞閱讀的樂趣,更在無形中培養孩子對知識的渴望與探索精神。
 

  為了推廣親子共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在館內新設立一處閱讀角落「輕親讀」,明亮的光線與溫馨舒適的沙發,讓親子讀者愜意地享受有書相伴的溫馨時刻。國資圖也建議,家長在共讀過程中,記得觀察孩子反應並適時給予回應,透過延伸、提問,一步步拓展孩子的想像。
 

  此外,國資圖在1樓兒童學習中心入口長廊啟用的「沉浸宇宙」互動體驗,結合科技和未來感,走在其中,猶如開啟知識冒險之旅。除了豐富的互動設施,國資圖亦推出年級好書展、親子共讀課程、節慶闖關等閱讀推廣活動,邀請親子讀者善用圖書館服務,共度美好閱讀時光。


以共鳴和好奇留住青少年腳步

  國資圖也觀察到,無論自修、討論功課或單純來看漫畫,青少年是圖書館使用率最高的族群。然而大多數青少年在升學過後,往往因為課業壓力漸漸喪失閱讀習慣。


  為拉近青少年與閱讀的距離,國資圖透過空間與服務設計,讓圖書館成為生活中親切的一部分,整合桌遊、拼圖與MAKER 教具,並以「好Young 館」為青少年推廣活動基地。
 

  國資圖分析2024 年青少年借閱排行,發現偏好集中於奇幻冒險、浪漫推理類型,如《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展現他們對敘事風格與趣味命名的喜愛。因此,2025 年活動採「輕小說式命名」與「遊戲世界觀」風格設計,推出如《被命運選中的我,在知識迷宮解鎖未來》、《在圖書館被捲入解謎副本了!?》等主題;另亦規劃《在實驗室遇見了自然系職業的奇蹟,然後我決定拯救世界》小花園實作及《召喚AI 精靈創造多元宇宙》圖像創作甄選,結合AI、影像、解謎設計,導入生涯探索與時事學習,量身打造青少年閱讀推廣活動。


館員選書!從嬰幼兒到青少年的推薦書單

從親子到青少年 在圖書館開啟閱讀好時光

  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能透過聲音、圖像、觸覺與書本建立關係,0 到1 歲嬰幼兒適合接觸布書、有聲書、硬頁書,透過觸摸、聆聽感受書的樂趣;2 至3 歲的孩子往往對重複的故事產生喜好,《Maisy 小鼠梅西》系列不僅圖像清晰且生活感十足,有助於建立對世界的認知;而4 到5 歲的幼兒開始對冒險故事產生興趣,因此融合互動與解謎的《屁屁偵探》成為圖書館幼兒借閱的熱門書單。


  到了國小階段,圖文穿插的「橋梁書」能協助孩子從繪本過渡到文字閱讀的世界。例如《我的情緒我作主:跟壞心情說Bye-bye !》、《超有梗!看漫畫學生物》系列,都是適合國小生的閱讀書單。


  若想為青少年讀者推薦一本好書,不妨從李惠貞的《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開始,正如書籍副標題「寫給年輕的你」,這本書以貼近青春世代的語言,討論成長過程中必然面對的困惑與期待,並引導青少年透過思考與探索,創造精彩的人生。國資圖將持續規劃閱讀推廣活動,豐富圖書館的各個面向,讓此處不再只是借書的場所,而是陪伴每位讀者享受生活的地方。

 

本期節目精選

主題︱閱讀+親子=愛:圖書館中的親子閱讀之旅
   受訪者︱國資圖館員邱映迪、陳品潔、楊佩儒

主題︱青少年圖書館「不讀不回」和「已讀有回」微解密
   受訪者︱國資圖館員陳廣宗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合作製播「就愛聽閱讀」節目,提供最新、在地、多元的閱讀故事及資訊,節目內容包括:閱讀推手、漫遊公共圖書館、圖書館特色活動、館員帶路及空中讀書會等。

掃描QR Code,即可收聽更多精彩節目

掃描QR Code,即可收聽更多精彩節目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