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142期文教訊息


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 國資圖帶領讀者登閱先鋒(Apr,2019)

  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 國資圖帶領讀者登閱先鋒世界閱讀日的緣由起於中世紀西班牙的「聖喬治屠龍紀念日」,勇士屠龍拯救公主,以龍血幻化而成的紅玫瑰相贈,獲得公主回贈之象徵智慧與力量的書籍。每年的4月23日因而被訂定為世界閱讀日,人們在這天以書傳情,使得這個平凡的日子書香滿溢。


  2019年適逢《人類登月》滿50週年,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以「登閱先鋒— STEAM讀創新宇宙」為主題辦理世界閱讀日活動,用超越國界、激勵人心的登陸月球故事,規劃一系列精彩活動內容,鼓勵讀者不論年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閱讀發現自己,點燃學習的火種,創造自己的故事,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一同走進圖書館,透過各種不同形式的體驗,了解閱讀之於生活的不可或缺。其中,STEAM手作工作坊透過玩弄科技DIY讀者的無限想像!桌遊博覽會,帶來最新、最夯、最好玩的桌遊,讓讀者玩個過癮!讀創感官派對兼具知性與感性的藝文盛宴輪番上陣!讀創生活市集則有最接地氣的特色店家,讓讀者一次體驗!而閱讀與科學的跨界結合,更是象徵圖書館的無限可能與多元樣貌。


  在瞬息萬變的世代,現今讀者要學習的已不只是知識,更要懂得思考和解決問題。STEAM教育是美國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的關鍵,在美國廣推STEAM 教育的浪潮下,以及面對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壓力,世界各國開始積極推動STEAM教育。因應12年國教新課綱將在108學年度上路,結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等跨學科「STEAM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已成為幫助讀者面對未來的關鍵處方箋。更在「跨領域」、「斜槓」概念的盛行盛行推波助瀾下,國資圖試圖透過圖書館的系列活動,融合跨領域、趣味性、體驗性、協作性、設計性等STEAM活動。強調未來的人來應培養跨領域素養和能力培養,並能靈活應用解決未來真實與虛擬兼容世界的問題。

(活動詳見官網https://bit.ly/2IuAUZM)

 


2019 台北國際書展圓滿閉幕(Feb,2019)

  2019台北國際書展於2月17日圓滿閉幕,6天展期展現出全臺閱讀大能量,總計有735 家出版社參與,舉辦1,184場活動,吸引約58萬人次參與這場年度文化出版盛會,比去年53萬人次提升約1 成,最高一天吸引16萬人次進場,創下近年新紀錄。


(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主秘陳登欽表示,2019台北國際書展延續去年展場改造,打造許多設計感的攤位,營造友善閱讀氣氛、豐富作家講座。另外,今年也推出「開學趣書展」活動,將閱讀設計成有趣的遊戲闖關活動,吸引近萬名師生參與,並補助800多位偏鄉學童參加。


  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趙政岷表示,今年書展創造許多「不可能」的紀錄,國內出版社增加成長7%,國外則成長13%,版權桌次從1,130提升到1,140場,講座活動達1,184場。2月16日單天人次破16萬,是近年難得的紀錄。


  「讓年輕人走入書展,是台北書展今年重要的成就。」趙政岷表示,今年看到許多年輕人和孩子。此外,書展也變漂亮了,感謝出版社願意在不景氣的時代做最美的書展,讓許多角落都很美。


  他也感謝所有參展作家,作家是書展的靈魂,這麼多偉大的靈魂走在書展現場,逾80歲的作家如黃春明、白先勇,願意揮汗在書展辦講座簽名;另外,感謝蕭敬騰、石頭、夏台鳳等影視明星的參加,把人潮帶進來,讓書展星光閃閃,也讓自己成為傑出的作家。


第27屆台北國際書展  趙政岷感謝總統蔡英文,在書展倒數第三天在臉書催票;行政院長蘇貞昌週末逛書展一逛2小時,不僅成為逛書展最久的行政院長,還在一本書中找到自己家族的歷史之謎;也感謝文化部長鄭麗君在情人節一口氣買了75本書。


  「這是一個出版團結的時刻,書展看到大家團結的力量。」面對書市持續不景氣,趙政岷表示,這次看到許多年輕人走入書本的世界,希望成人也能一起跟進。


  2019台北國際書展宣布明年主題國為韓國,韓國出版協會朱一尤常務理事表示,明年韓國館將延續韓國說故事的傳統,並將韓國豐富的出版面貌帶來給臺灣,也將帶來韓國出版產業以及電影、影視產業的互動經驗,促進韓國與臺灣出版業雙方互動交流。

 


「多重敍事的詩性疊奏—黃柏維個展」於國資圖公開發表(Mar,2019)
「多重敍事的詩性疊奏—黃柏維個展」

  2019年3月19日至4月21日,於國資圖總館一樓及五樓閱覽區,將推出「多重敍事的詩性疊奏—黃柏維個展」。


  此展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生黃柏維,在就學其間所研究和創作的作品。


  主題以繪畫創作為主體,將可運用在文字語言或圖像語言中的敍事性和詩意,配合在國資圖具有特定閱讀的功能性複合場地,以閱讀和視覺語言的共通性,所發想的展覽;期望讓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落實在生活的空間中,進而喜歡藝術,並且提升社會和諧。


  黃柏維的繪畫作品以複合媒材為主,融合膠彩、壓克力、漆畫等,將不同媒材語彙相互並置。解構以往繪畫同一性的中心理念,以人體將我們文化中的既有圖像重新模擬,重疊出不同角度的視野,在詩意的多樣可能性空間裡,企圖以多重敍事的狀態,反應當今多元而複合的世界型態。


  展出作品約20 餘件,一樓展出「微霹靂—擬天人合一態」作品, 長約1,600多公分, 高228公分,為10件組成的曲面繪畫裝置作品。展覽作品將以大型長軸的敍事性表現方式,讓民眾在觀賞作品細節和圖像連結性的同時,身體也能夠融入其中的感受。大畫曲面和繁複性也能和現場具俐落線條的現代建築互相呼應,對應挑高的空間。五樓展區是迴廊的形式,牆面以藍色調為主,選擇多以暖色調為主的作品,搭配冷色調作品展出。


  「多重敍事的詩性疊奏—黃柏維個展」邀大家一起來國資圖體驗藝術的創作能量,讓參觀展覽成為知識的轉換過程,使圖書館的公共空間成為探索、追尋知識交流的場域,成為同時結集了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大數據庫等以書為紐帶的美學綜合體。

 


科博館「豬事大吉特展」開展(Jun,2019)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喜迎豬年,智防豬瘟!即日起至2019年6月9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於立體劇場前廳展區推出「豬事大吉特展」。從神話到生活、從文學到科學,將豬的大小事透過互動有趣的豬玩具、豬影片等展示介紹,並納入口蹄疫與非洲豬瘟知識,讓前來參觀的民眾了解豬病,一起防堵非洲豬瘟進入臺灣!


  展區應景設計了「福豬噴汁」區,當民眾打開牆上面板,牆面則會噴水,象徵遇水則發。特展從各個面向談豬,有東西方關於「豬的故事」與生肖傳說,如亥豬傳說、豬八戒、3隻小豬等;有「文化豬事」介紹賽神豬、曾子殺豬跟小豬賽跑;有世界之最的最長壽、最重、最小豬的「豬事奇聞」;有介紹「豬的用途」高達185 種從豬身上衍生出的生活利用事;有「豬的誤解」說明一般人對豬的錯誤認知;「從肉豬到豬肉」則介紹我們食用的豬,從飼養一直到我們餐桌上的狀況,以及豬的各部位等。另外許多豬的紀錄也可在展區看到,包括最長壽的豬活到23 歲,最重的豬高達1,157公斤等,讓民眾從不同面向認識豬。


  展覽除了呈現豬的知識,也搭上豬瘟議題,非洲豬瘟目前尚未出現有效疫苗,被感染的豬隻致死率幾乎是100%,為避免疫情擴散至臺灣,禁止攜帶與購買疫區肉品入臺。豬瘟的影響是幾十年起跳的,政府跟全民都應該好好正視此議題。


  展覽也找出甲骨文意思為豬的豕字,以及有豕文字部件和豬有相關的漢字,來一探古人與豬的關係:在「逐」字與「彖」字中,看到人追著豬跑與豬被箭射中反映出遠古的狩獵生活;在「豩」字中,古人已經觀察出豬會一起生活的群居性,在「家」字中,反映出野豬變家豬被飼養在屋下與人類一起生活的情景;在「豢」字中,可看到照顧懷孕母豬的養豬情形等漢字。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