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新竹縣新光國小 讓愛的書香穿透山林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在新竹縣尖石鄉的高山部落上,有一所新光國小。2 年前,即便學校圖書室堆滿了一本本的好書,也沒人理會;2 年後,在一群老師熱忱地帶領下,學生不但對閱讀充滿興趣,學校更榮獲新竹縣101 年度「精進教學」推動典範學校閱讀教育種子學校的認證。

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學生透過攝影閱讀部落。( 新光國小提供)

  是否還記得?在麥香紅茶系列廣告「原來我們這麼近」中,曾有一位帶著黑框眼鏡,穿著襯衫筆挺,從都市到偏遠山區泰雅族新光部落教書的年 輕男老師,從語言不通到和孩子打成一片,成為他們心中的大頭目的畫面。沒錯,這就是在新竹縣「最高」學府,海拔1,650公尺新光國小所拍攝的廣告。而這 個美好的廣告景象,也發生在真實生活中。


  周一上午的閱讀課,從平地城市來到山上教書的教導主任陳姵婷,坐在百年梅樹下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互動熱絡,笑聲伴著閱讀聲,徜徉在山林 之中。新光國小大部分老師都和陳姵婷一樣是從外地來任教的,但是他們並沒有因為來往交通耗時不便、下雨時常造成土石坍崩而選擇逃離偏鄉學校,反而團結一 致,扮演起新光國小的閱讀推手,希望透過閱讀提升部落孩童的學習能力。


閱讀為學校帶來學習的轉變

新光國小全體師生合影。

  目前新光國小除了校本部的36名學生,還包括司馬庫斯實驗分班16名學生及附屬幼兒園,全校共計69名學童。其中,司馬庫斯實驗分班的 設立,主因是源自民國93年,艾莉颱風重創尖石鄉,土石流中斷司馬庫斯孩子到新光國小的道路,加上每天必須耗時約2個多小時的路程到學校上課,基於安全考 量,部落家長集體向縣府爭取所成立的實驗分班。


  新光國小是一所特色濃厚的原住民學校,學生們傳承著泰雅族的血統,在廣闊無垠的山林中與大自然為伍。不過,也因為地處偏鄉深山地區,孩 子鮮少有機會接受大量的文化刺激,加上家庭經濟貧困、隔代教養等問題,久而久之形成學習上的城鄉落差,更別談要孩子主動拾起書本,感受其中的樂趣。


  2年前,教學組長黃仲一以替代役身分來到新光國小時,曾對圖書室堆滿書箱的雜亂景象感到驚訝,收藏高達8,000多本書籍的閱讀空間, 不但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還被孩子誤當遊戲空間在裡面玩耍。他認為,如此豐富的閱讀資源不加以善用很可惜,也深知閱讀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它能用柔性的力 量,帶動偏鄉孩童往上提升。因此,黃仲一帶頭每天說故事給孩子聽,透過電影劇情與繪本內容的連結,勾起小朋友討論的慾望,慢慢帶動學生的閱讀習慣。同時他 也自掏腰包,買了吳寶春的麵包,地點刻意挑選了學校裡最顯眼的中堂,宴請閱讀小貴賓吃點心,吸引其他學生學習跟進。黃仲一說,由於是剛起步,推動閱讀之 餘,還必須適時獎勵小朋友,才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但是,如何讓閱讀火花延續下去,才是關鍵。除了給孩子釣竿教他們學會閱讀的方法,學校老師還扮演了陪 伴孩子閱讀的重要角色,透過說故事的互動過程,讓孩子慢慢體會到一些正向的道理,自然而然他們會喜歡上這種溫暖的學習感受,讓閱讀的希望之火在孩子心中持 續點燃。


  去年8月剛上任的高文良校長,十分認同學校老師推動閱讀的理念,並帶領學校成為新竹縣閱讀教育種子典範學校。他表示,值得讚賞的是,學 校老師沒有把推動閱讀當作教育的例行工作,是真心、主動的付出行動,像是黃仲一組長為了準時到司馬庫斯實驗分校教導閱讀課程,颱風天山路彎曲不好走,不小 心打滑摔車,筆電和資料都飛到山下去,甚至還因為路途遙遠難行、交通往返安全問題引發家庭革命,也不放棄他推動閱讀的理念;陳姵婷主任因公必須經常騎著摩 托車下山開會,即便冬天溫度降到0度以下,她還是必須克服寒意上山教書,諸多例子都可以看到學校老師為推動閱讀所做的努力。
 

針對個別差異性 提升孩童閱讀力

新光國小教學組長黃仲一在百年梅樹下說故事給小朋友聽。( 新光國小提供)

  不過,在偏鄉部落,時常連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家庭都無法供應給孩子,更何況是提供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於是,高文良延續前任校長「苦, 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孩子要吃得飽飽,才有體力讀書的理念,由學校籌措經費提供孩子三餐的照料,讓他們在學校能專心學習。但也因為小朋友自小就 無法接受完整的幼兒教育,識字量普遍偏低。因此,高文良強調,目前學校是朝功能性的閱讀推展,主要分為三部曲。先是讓孩子了解閱讀的好處;再學習閱讀的能 力;最後他們才能主動感受閱讀的樂趣。


  新光國小也配合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與攜手計畫,針對學生的識字量與閱讀理解力進行前測與後測。高文良希望,透過多層次與差異化教學,給 孩子一個展能的舞台,讓他們不要成為教室裡的客人。他說,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們擁有各自的興趣跟獨特性,好比看到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有學生會說這麼厚怎 麼讀得完,也有學生會開始對歷史產生好奇,對秦始皇產生興趣,每個人對書籍內容的感受都不盡相同。高文良認為,應該針對每個孩子的興趣與不足之處,給予個 別的閱讀學習資源。今年3月,在光泉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新光國小也有了一個以綠色大自然山林為主題的新圖書室空間,除了書籍也多了平板電腦,讓偏鄉孩子 可以藉由不同的媒介,體驗閱讀樂趣。而新光國小致力推廣閱讀的結果,也讓孩子開始自動自發拾起書本閱讀,並主動念故事給高文良聽,講完了還會出考題考校 長。他說:「這代表學生不僅是單純地把故事念完,還將自己對閱讀的理解轉換成觀點、想法,出問題考師長,這就是一種閱讀能力的展現。」
 

透過實際體驗 接受部落文化洗禮

在光泉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讓學生可以透過平板電腦,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新光國小不斷透過閱讀樂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有機會藉由書籍的文化刺激與外界連結;但這不表示學校不重視泰雅族人的文化傳 承。除了母語課程,會邀請通過族語認證的教師,以神話故事和傳統文化為題材,讓學生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認識部落文化。有別於一般純粹的書籍閱讀方式,高 文良希望透過部落特色閱讀課程的安排,鼓勵孩子多走出校園與部落族人接觸,接受泰雅文化的洗禮,達到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學習功能。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更是將大部分課程,放在部落文化的傳承上。同樣身為泰雅族人的高文良表示,自己國中二年級就下山,過去求學階段鮮少有機會認識族人的文化,相較之下,現在 的學生很幸福,學校開始重視原住民的文化傳承,讓孩子能瞭解自己家鄉的點點滴滴。


   在傳統的泰雅社會中,女生從小就要參與剝麻搓線的織布工作,織布對女人而言,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手藝的良窳則是社會地位與才能的展現。 而以苧麻為原料的泰雅族傳統織布極負盛名,為原住民族群之冠。學校特地邀請長老教小朋友苧麻取絲的方式,讓他們透過實際操作的過程,認識真正傳統的泰雅布 料。


  另外,學校也讓孩子參與小米田的採收工作,小米採收時,族人必需由田地的左右兩排往中間集中採收,由長老負責把小米捆綁起來,象徵團結 的意思。高文良指出,這也是在小米不符合經濟效益的條件下,許多原住民部落開始減少小米的栽種,新光、鎮西堡、司馬庫斯3個後山泰雅族部落仍堅持要種小米 的原因,除了小米是泰雅族人的主要產業足跡,它更是強化部落團結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說,像是司馬庫斯頭目過世時,以教會十字架為中心吊掛 1,000多把小米,也是代表著不能因為頭目的離開,族人就分離支散,要將部落團結的力量傳承下去。


透過孩子的眼睛 看見不一樣的司馬庫斯

新光國小校長高文良希望透過閱讀,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去年暑假,司馬庫斯實驗分班高年級的學生,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之下,更完成了紀錄片《我的眼睛──司馬庫斯巡遊》的拍攝製作,孩子們用自 己的視角,看見了不一樣的巨木群步道,獲得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2 0 1 2 原鄉踏查――看見希望曙光」紀錄片競賽佳作作品。黃仲一表示,藉由部落原鄉踏查的拍攝記錄,不但能讓學生透過攝影關懷土地,學會導覽家鄉,後製的剪輯也磨 練了他們的耐心,最重要的是在拍攝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翻閱書籍、尋找相關資料,找回閱讀原有的樂趣。


  未來,高文良也希望學生能透過閱讀這把鑰匙,持續記錄家鄉,並透過各種閱讀形式,把族人的部落文化永續流傳下去。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