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閱讀與藝術美好相遇 有溫度的樂讀饗宴

文:楊文琳 照片提供:楊文琳
國中圖公共藝術活動與民眾同樂。

  為配合新館開幕,國立臺中圖書館自8月11日起至9月29日間,展開一系列「讀‧樂——公共藝術節」活動,並於11日晚間在中庭廣場舉辦一場充 滿人 文浪漫風味的開幕活動。
 

 

  國中圖為美化建築與環境空間,同時提供民眾親近公共藝術經驗,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辦理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讀‧樂——公共藝術節」系列活動是國中圖遷建計畫最後的成果展現,國中圖副館長鄭慕寧表示,希望讓民眾在生活中感受美的存在,體會閱讀的樂 趣,曾 有作家形容天堂的模樣就是圖書館,現在我們就身在天堂中,而這個天堂中又增加了藝術,是個快樂的天堂。

 

18組國內外藝術家作品 散布在圖書館內外

  「讀‧樂——公共藝術節」開幕式由國中圖副館長鄭慕寧、臺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活動策劃人江洋輝等為活動揭開序幕,以「藝術和閱讀生活的對話」 為核 心,連結環境美學與生活情感記憶,期待所有參與民眾皆能感受讓閱讀深入生活、讓藝術塑造參與、讓交流啟發想像、讓學習增添樂趣的「讀樂」氛圍;透過多元的 藝文欣賞、展演計畫、教育分享等過程,以現地創作、新作、過程性作品等不同方式,從藝術家的視角回應生活環境、人文景觀的閱讀想像,邀請所有民眾以最生 活、最愜意、最有溫度的姿態,貼近國中圖,感受藝術、生活、文化所交織的「樂讀饗宴」。

 

  參與的藝術家攜手走出畫廊、美術館、跨越常態性展演空間,以更寬廣的公眾參與精神「進駐」圖書館,為閱讀與生活的對話想像,提出各具觀點的見解 及感 動。透過藝術品,讓民眾開啟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閱讀書寫經驗,透過交流與參與,共同累積為藝術節慶的文化質量。經由圖書館內、外空間及周邊腹地的導讀路徑, 邀請大眾隨著藝術動線的參訪腳步,融入圖書新館之空間體驗,感受閱讀之於生活的樂趣與美好,也讓國中圖成為臺中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場域。

 

圖書館空間與城市的對話

  藝術節系列活動中廣邀18組國內外藝術家、跨領域藝術工作者、行動表演團體、建築與文創設計者,一同思考藝術公共參與的種種可能。館方有3組永 久陳 列的作品,位於中庭廣場的代表性作品《讀樂‧無限‧大未來》,以呈現知識無限的造型意象傲然矗立於館區中央,開啟觀眾閱讀的多元想像;懸吊在館內一樓大廳 挑空區的作品《觸‧Contact》,以充滿隱喻的視覺意象,象徵著數位圖書館扮演的「知識傳遞者」與「創造者」的重要角色;最後由作品《璀璨之書》表現 閱讀與生活感知之間的趣味想像,成為點亮圖書館周邊生活空間的視覺焦點。

 

  15組臨時性藝術作品也於藝術節開幕後陸續登場,包含《靈光‧閃耀》、《加號+》、《挪用記憶的永恆》、《100種讀書技術》、《非書‧非椅》 等以 藝術介入空間的形式,帶給民眾驚奇的想像;充滿互動性的《句子販賣機》、《閱讀里程計》、《灰燼雜誌-以淨化之名》、《數位時代新生活指導手冊》、《一本 書‧一朵雲》,邀請民眾展開對藝術品的互動體驗;《拼貼‧閱讀》、《城市探索-音景閱讀》、《關於閱讀,我想吃的其實是…》、《圖書街景》等,透過程式藝 術計畫、集體創作參與,將更為緊密的連結藝術作品與民眾的對話關係;9月1日所進行的一場藝術動員計畫,是由紐約知名藝術團體Improv Everywhere所帶來的《MP3實驗計畫-交換閱讀》,也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將「民眾的參與行動」轉化為一件如同移動式的公共藝術作品。

 

搭配民眾參與 規劃藝術家對談

  本次藝術節亦搭配11項民眾參與計畫(工作坊)與周邊體驗活動等,為藝術節增添色彩。

活動內容包括:

 

眾樂樂——藝術體驗活動

讀樂樂——藝術創作工坊

我的蛋糕書
——美味閱讀計畫

悅讀印象Ⅰ
——書衣顯影工作坊

拼貼閱讀樂
——知識地磚共築體驗

悅讀印象Ⅱ
——日光顯影藏書票工作坊

聲音的故事
——閱聽探索實作交流

做自己的書
——創意手工書工作坊

靈光生活
——環保書燈藝術創作

剪起一首詩
——剪紙詩創作工作坊

圖書街景
——閱聽藝術動員計畫

相印成趣
——彩虹印章DIY工作坊

 

你的我的影像詩歌
——電影讀詩工作坊

 

 

  周邊體驗活動則規劃了與藝術家近距離接觸的「ARTIST TALK與藝術家對談」,邀請名家主講的「閱讀公共美學——公共藝術專題講座論壇」,以及志工所帶領的「藝術作品導覽」。同時搭配導覽手冊內的藝術作品參 與機制「讀書卡」與抽獎活動,讓所有不同年齡背景的民眾,一起體驗不一樣的盛夏藝文饗宴,感受國立臺中圖書館的閱讀新魅力。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