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東縣兒童故事館裡,可以感受到孩童們閱讀的喜悅、嬉鬧的歡樂聲以及散步的愜意,還可以看到天馬行空的彩繪園地、神秘的貓道與樹屋等。這裡, 就是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很久很久以前,我誕生在太平洋旁的城市──臺東。我的名字叫『專賣局臺東出張所』。每天,我靜靜地傾聽蟲鳴鳥叫伴隨著海濤聲。四季交響樂曲年 復一年的演奏著……」由臺東縣故事協會策劃《ㄨㄛˇ的故事》繪本,透過老房子的感性自述,娓娓道出臺東縣兒童故事館成立的歷程,重現過往日常生活的情景, 讓在地居民認識鄉土,也讓外地人感受地方歷史的蛻變。
2011年5月22日臺東縣政府委託臺東縣故事協會管理,兒童故事館重新開張。經過重新規劃 後,目前「行政文化館」成為臺東在地故事與閱讀推廣的基地、「親子圖書館」是閱讀的天堂、「滑翔梯」是孩童的樂園、「貓道」與「樹屋」則是青少年的秘密基 地,另外還有天馬行空的彩繪園地等。這裡充滿著閱讀的喜悅、嬉戲的笑聲、散步的愜意以及休憩的自在,不妨找個時間到這裡,將臺東純真而美麗的故事帶回家 吧!
日式老房舍 收藏臺東的記憶
兒童故事館主體為兩棟日治時期老房舍,在1937年原為專賣局臺東出張所,即以前的菸酒公賣局局長宿舍和招待所。菸酒公賣局移交給國有財產局 後,轉交給臺東縣政府。到了2005年,臺東縣政府城鄉發展局(現為建設處)整建為兒童公園,兩年後,委託臺東縣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負責管理。目前則由臺 東縣故事協會經營,以故事推廣為軸,透過兒童閱讀的陪伴,提昇孩童的自信與學習力,進而帶動家庭、社區閱讀,傳遞在地人文故事。
館區內有兩棟日式建築,散發出典雅氣質,教人停下腳步駐足一探究竟。「行政文化館」位在入口處的左手邊,主要是行政辦公室、藝文展演空間,以及 作為蒐集臺東在地故事和閱讀推廣的基地。為了展示過去建築形式,在這裡特別留下一小塊編竹夾泥牆,讓民眾參觀。過去牆壁的建材是以竹子編成骨架,外面再塗 上一層厚厚的混合土,混雜了黏土、牛糞、稻穀(粗糠),既天然又環保,相當符合現在綠建築概念呢!
ㄇ字型的「親子圖書館」是孩童閱讀的天堂,藏有上萬冊的兒童書籍,讓孩童任意馳騁在想像力的國度,而父母親可以隨意找到親子共讀空間,愜意地與 孩童享受閱讀時光。
這兩棟日式房舍建在水泥磚基座上,沒有直接與土地接觸,終年不潮濕,天花板與屋頂之間有一段隔間,因為設有通風設備,熱空氣可以排出,即使夏天 也不會感到悶熱,舒適宜人。
置身綺麗的童話世界
你有多久沒有早起了?朦朧的天色,清新的天空,悅耳動聽的鳥鳴,早晨的風景處處充滿驚喜,這是知名繪本作家賴馬所著《早起的一天》,現在在園區 的「彩繪園地」,就可以身歷其境感受早晨的驚奇。
兒童故事館館長賴秋燕表示,為了讓孩子感受故事臨場感,故事館特別規劃彩繪園地,將故事中的角色、情境和圖像等繪畫在原日式建築的地基上,目前 由臺東女中美術班根據《早起的一天》內容繪製而成,日後將不定期彩繪繪本著作,讓文字故事跳脫傳統紙本,躍入色彩繽紛的多樣想像。
館區內有一棵百年老榕樹,常見松鼠穿梭其間,愜意自在。一旁的「貓道及樹屋」造型特別,以館區特色植物棋盤腳種子的外型設計,相當吸睛,不少青 少年以此為秘密基地,在這裡看書、唱歌、玩遊戲,優游自在。
除此之外,還有飄起花香的「賞花步道」、溫暖的「陽光草坪」、雙倍大水泥砌成的「溜滑梯」,或是前身為防空洞,現今再利用作為「兒童劇場舞臺」 等。故事的靈魂在園區裡發酵,每個設施、設計都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隨時邀請孩童進入,翱翔在自由自在的歡樂國度。
百業接力故事坊 誘發孩童的興趣
有鑑於當今的社會價值觀逐漸扭曲,在商業利益至上的社會脈絡裡,故事館強調孩童個人的興趣,並尊重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能。在2011年5月到11 月舉辦「百年百業故事圖書嘉年華」,在親子圖書館展出數百本各行業的相關繪本,並成立百業接力故事坊,邀請森林導覽員、技工、眼科醫生等不同職業的代表, 分享他們的故事。
為了讓偏鄉孩童也能看到百業書展,故事館透過專案計畫,補助學童到館內參觀,目前共有15所偏鄉學校受惠,促進兒童對於職業百態的視野。今年, 偏遠學校參訪兒童館的計畫將繼續執行,希望資源匱乏的孩童,透過兒童館提供的資源,搭起閱讀的橋梁。
說故事的人 吸引孩童目光
除了舉辦書展活動,在「親子圖書館」每個周末下午3:30~4:30都會舉辦說故事活動,周六是英文故事、周日是中文故事,透過不同文化的表 現,豐富孩童的視野,更希望孩童和家長在輕鬆的氛圍聆聽故事,增進孩童閱讀興趣。賴秋燕表示:「說故事的姿態、口語表達、角色替換、節奏、觀察互動等,都 是說故事的基本技巧,只要充分掌握,就可以吸引孩童的目光。」
現階段共有47位志工,每年舉辦「故事志工種子養成計畫」、4~8次的主題課程和單元講座,並搭配培訓計劃,成立「葉脩親子劇團」,定期在故事 館以及各校巡迴演出,透過活潑又生動的說故事方式,引導孩童進入故事的奇幻世界。
閱讀部落文化 了解多元價值
2011年由臺東故事協會策劃、臺東縣政府出版「臺東社區故事繪本與劇場」系列的《ㄨㄛˇ的故事》和《笆札筏的大洪水》。分別描述了兒童故事館 成立歷程以及臺東縣大武鄉笆札筏社區的起源傳說,透過繪本內容伴隨兒童閱讀成長,並了解多元族群文化的價值。
賴秋燕表示:「兒童故事館在社區推廣閱讀,除了提供親子共讀園地,故事志工更遍及偏鄉,日後希望擴及服務至弱勢族群,鼓勵原住民孩子以及其他族群文化、傳說作為創作素材,並且也希望幫助新住民的孩子,了解父母親家鄉不同的文化。」
兒童故事館的成立相當不容易,賴秋燕侃侃而談地說:「一路走來,要感謝臺東縣政府以及臺東故事協會理事長楊玉崑的鼎力支持、故事協會總幹事盧彥 芬的企劃與行銷,以及兒童故事館人員的執行配合。因為有這些人的支持,讓故事館在推動閱讀路途上不寂寞。」在未來,兒童故事館會繼續推廣閱讀,透過故事的 魔力,讓閱讀的種子從孩童、家庭進而到社區逐漸發酵,並且透過資料的蒐集與保存,讓更多人了解臺東豐富多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