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藏入寧靜的一場文化革命—專訪「虎尾厝沙龍」與辣董王麗萍

文:洪國恩 照片提供:洪國恩

「虎尾厝沙龍」藏身巷弄,非留意很難發現其座落位置。

藏身古蹟,大隱於市。

「虎尾厝沙龍」讓一場寧靜的文化革命,從狹窄的巷弄中揭竿而起。

 

 

  銅雕的彎管和藏匿其中的雀鳥,一株長青的松樹坐落院中,竹林颯響,黃葉錯間,一杯咖啡或一壺人文茶,淡淡的清香就輝映著玻璃上的詩作——羅智成、夏宇等詩人都是玻璃上的常客,這裡的主人顯是愛詩的人,在玻璃上銘印自己喜歡的詩句。饒有興致地問了店員,其表示為了推廣文學和閱讀,「虎尾厝沙龍」每幾個月就會更新詩作,讓更多人能夠閱讀到新詩的意旨和趣味。
 

「虎尾厝沙龍」負責人、辣董王麗萍。

  「虎尾厝沙龍」靜謐地藏身在雲林的平房中,舉足並走進狹窄到僅容錯肩的巷弄,卻驀然開朗出一卷歷史的畫軸與一方天地——在這幢被歷史所覆蓋的建築中,就這樣即遇,一場寧靜的文化革命於焉展開。其建築是兼具和風與洋味的「興亞式」建築風格,見證了日本時期與臺灣現代化軌跡,如今則是在巧手下,蛻變成「虎尾厝沙龍」,古董傢俱、鹿角吊燈、雕花桌椅,以及手寫的字跡,一切都如同我們所熟知的沙龍般,是一個試圖復興起文藝,並充滿書香氣息的場所。
 

  拉開門並踏進川堂,映入眼簾便是書牆、歐式傢俱與古董沙發,帶有異域貴族的典雅風情。迎賓的除了滿滿的書籍外,還有滿富不同雅趣的茶盤、茶杯,以及不同大小的時鐘,據聞每個收藏都屬逸品。「虎尾厝沙龍」有不同隔間,每一個獨立的空間,都佈置雅緻、書香味十足而帶有自己所欲闡發的議題。移步至花廳,「虎尾厝沙龍」的負責人,綽號辣董的王麗萍坐在宮廷椅上,閱讀夏宇於去年最新出版的詩集《羅曼史作為頓悟》。

 

「虎尾厝沙龍」用黑板宣傳活動,寧靜地將文化革命帶入在地。

  王麗萍曾為一著名政治人物,過去歷任雲林縣議員、立法委員等,但現在淡出政治圈,專心於經營「虎尾厝沙龍」。其如此表示,「政治不能脫離生活,或者說,生活處處都是政治」。因此「虎尾厝沙龍」對於王麗萍而言,不僅僅是一間獨立書店,一間銷售書籍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孵育著臺灣在地的藝文產業與文化,同時肩負推廣議題和在地文化的使命——就目前而言,「虎尾厝沙龍」目前有著每月固定時間舉辦的《金剛經》讀書會和「另類教育」的讀書會,提供閱讀者和有興趣的人參與,也和民間社團合作,讓社會上許多被忽視的議題有更多被討論的機會和空間。
 

  「譬如,性別議題始終是臺灣社會的重要議題」,王麗萍表示,「因而尊重擁有不同光譜的彼此,是我們也是虎尾厝重要的社會價值與社會責任」。因此其長期浸淫性別議題,尤其深耕女性主義,並且配合選舉的時事社會脈動,舉辦了一系列「女性先鋒x 公民行動講座」,邀請受到社會大眾關注的副總統候選人余湘,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成令方(臺灣基進)、陳椒華(時代力量)分別進行講座與分享,暢議女性從政的心路歷程,也在講座過程裏,期待對雲林在地的議題,議題,無論是青年外流、人口老化、農村或農業衰微等問題進行深度的討論。
 

「虎尾厝沙龍」川堂的推薦新書。

  對於雲林乃至於臺灣這塊土地,王麗萍直白地指出,「譬如六輕等等,有太多在地的議題需要我們去解決,而最好的就是讓更多年青人關心並參與政治」。也因此「虎尾厝沙龍」積極地與在地社團合作,進行更多的議題探索,為了讓更多人看到這場由書店發起的公民運動,甚至不惜將收藏的藝術品拍賣——譬如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等的合作,「虎尾厝沙龍」就賣出數幅畫作和雕塑品,作為挹注舉辦「讓農村草根民主開花」藝術品募款義賣會,將資金投入雲林參與式民主的活動。
 

  「而我們也時常與周遭環境進行深度對談」,王麗萍針對其引領「虎尾厝沙龍」投入社會議題,這樣說道,「所以我們總因應著時事,舉辦不同的展覽,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更多的議題」。從生活周遭開始的議題,最直接的就是環境,面對近期的空氣污染,其身體力行,落實在無論是「虎尾厝沙龍」或者其「蓋亞基地」中,對一般書店而言最重要的空調,王麗萍卻認為遠遠比不上自然風拂面來得怡然。

 

  針對環境與環保議題,「虎尾厝沙龍」認為要知行合一,遂舉辦「黑色旅行」,從濁水溪下游一路向上游追索,深入現場,讓民眾親自看到問題所在,發現原來許多問題都在身邊,才會產生解決的動力。也就是這種人文關懷,與其建築和美學構成等元素,讓「虎尾厝沙龍」不僅奪得獨立書店票選全國第一名的殊榮、文青的知名打卡點,更實實在在地帶動了在地人對於社會議題的參與。
 

「虎尾厝沙龍」講求生活與時事,無論反送中或核能,其都不避諱討論。

  王麗萍特別喜歡藝術家連寶猜的作品,粗曠野性的外在表現、細緻的思考,卻能夠直指核心的議題探討風格,如同我們所生活的這片母土所朗現的——臺灣是一個極富議題的島嶼,無論在性別、族群、社會價值等等,都有非常大的議題可以探索。也因此,「虎尾厝沙龍」挑選書籍,就成為其傳遞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我挑書,從來只挑選經典,或者自己看過想要推薦給讀者的書籍」,王麗萍補充說道,「不需要經過思考的書籍,譬如部分網路小說,雖然有廣大讀者市場基礎,但都不是虎尾厝沙龍所希望推薦給讀者的」。或許這也是「虎尾厝」定位為「沙龍」的原因,不僅要帶來的是一場美感與知覺的交響體驗,更富有相當程度的教育意義。
 

  因為關心教育和文化的傳承,認為在社會的每一個組成,都應當有教化的責任。因此「虎尾厝沙龍」在展售書籍,或者舉辦活動,都秉持著自己嚴格而獨特的審查思維。「我們更寧願推薦一些在地的,或具有自己獨特思考的作家,縱使他們不一定知名,不一定能帶來商機,但卻能讓這片土地更好一些」,王麗萍說,「所以我們組成各式讀書會和舉辦各種活動,嘗試讓更多人受到啟發」。譬如用「玩石子」來談數學教育、用「工藝」來談職人精神,「虎尾厝沙龍」都想透過細物潤無聲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受到啟迪。
 

「虎尾厝沙龍」的窗框與川堂一隅。

  「我們的土地需要更多的聲音」,王麗萍緩緩地補充,「也需要更多閱讀者」。從2003年創辦「姊妹電臺」,嘗試著在雲林這個性別與地域的邊陲發聲,讓更多人聽到不同的聲音;2009年購入老宅,改裝成「虎尾厝沙龍」,耗費心血在修復、整理,磨去門框房樑等檜木上斑駁多餘的漆,將最明確的議題攤開在人們的記憶裏;2016年,改裝自家屋齡已80年的三合院,成為「虎尾厝沙龍•蓋亞基地」,結合在地環境與人文精神,與自然和諧相處,一切的一切都彷彿融合在虛靜裏。
 

  「雖然在經營上面是吃力的,但我們能自得其樂,也無所畏懼」,王麗萍帶著淡淡的笑容,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說著。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