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全民大學堂 男女老少作伙來學習

文:蘇士雅、楊文琳、蔣佩庭

 

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推動親子共讀「藝」起來,延伸動手做繪本。(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提供)

因為圖書館,生活樣貌變得不一樣了!公共圖書館豐沛的教育資源,讓居民從中獲得培力、學習的機會,使家庭與社會關係無限提升。


  現今的公共圖書館,從過往學生借閱書本、K 書的地方,搖身一變成了全方位年齡層的教育學習大平臺!不僅可以讓孩子領略閱讀之美,出社會或已退休的成年人,也可透過圖書館得到培力機會。
 

推動親子共讀 從小開始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工作人員深入社區關懷據點,耐心教阿公阿嬤使用平版電腦。(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提供)

  「公共圖書館是社區的大客廳、全民的大書房,民眾在圖書館尋求各種知識,與他人溝通交流,讓利用圖書館變成一種正向的社會經驗,因此積極配合地方需求,提供教育閱讀服務。」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紀金滿表示,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愛上閱讀,龍井分館持續推動親子共讀「藝」起來,邀請親子共讀講師,講解繪本故事內容後,延伸動手做繪本,藉由活動讓父母了解閱讀起步走的重要性,老師除了分享故事情節外,並運用繪本故事中的人、事、物主角,一起透過親子共同創作,來加深小朋友印象並培養親子情感,作品有蘋果、青蛙、企鵝、動物園中的獅子及義大利麵等,每一樣作品代表一本本的繪本書,一年平均有140 多場次,讓閱讀及美學的種子遍撒小小心田。


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是個大家庭,新手媽媽們在這裡交換育兒經驗。  經常帶著女兒倖如參加龍井分館親子活動的秀雲媽媽說,女兒一歲時參加「BookStart」,才發現圖書館裡不但有各式各樣的幼兒書,假日還有故事媽媽說故事和親子陶藝課,她會和女兒約法三章:不可吵、不可吃東西、要注意聽老師說故事,女兒為了要來圖書館真的都乖乖做到要求,尤其是故事媽媽和館內的阿姨、姐姐都給她愛的鼓勵,讓女兒每個假日都期待到圖書館來參加活動和借要看的書,女兒上課做的作品都布置在家裡,成了小小藝術展覽館,也因為常常到圖書館和外界互動,上幼稚園也很快就適應了。
 

主動出擊 輔助正規教育

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讓閱讀推動更多元。(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提供)

  紀金滿認為,從小培養閱讀力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相當重要,因此積極推廣閱讀扎根理念,不只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更主動出擊走入校園。龍井分館多年來持續善用圖書館資源來深耕教育和在地7 所國小及3 所國中共10 所學校合作,以多元方式推動「閱讀十全十美」,並規劃從0歲到99 歲各年齡層的研習活動及課程,成了在地最全方位的大學堂,2018 年更以「閱讀扎根·龍井啟航」計畫獲得教育部閱讀績優評選為「閱讀推手團體組」。
 

秀雲媽媽經常帶著女兒參加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的親子活動。(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提供)

  自2009 年開始,龍井分館便走進校園,將資源運用拓展到整個龍井區,邀請講師及作家至各轄區幼兒園、各國中、小辦理「閱讀講座」及「與作家有約」等閱讀活動。各學校都非常用心配合,老師們會於活動開始前1 至2 個月,先至圖書館借閱作家的著作給各班巡迴閱讀,讓孩子先了解每一位作家的作品,為閱讀活動烙下更深刻的記憶;孩子們也因此更願意在閒暇時走進圖書館,親近圖書館。曾邀請過的作家包括吳若權、王文華、陳旻昱、甘耀明、林世仁、童嘉等,均是一時之選,因此獲得相當好的迴響。透過館校合作,建立學校與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網絡,不僅能達到資源整合的效果,同時,閱讀教育與學校課程配合,對於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具有扎根的作用。
 

  閱讀力是決定個人競爭力的關鍵,更是一切學習的基礎,為讓孩子愛上閱讀,龍井分館特別規劃推動整年度的「『閱』讀越快樂」閱讀心得分享活動,以圖書館為主軸,規劃多元閱讀推廣活動,在愉悅的氣氛中養成學生閱讀的好習慣於無形,並從中強化閱讀素養。紀金滿希望結合轄內幼兒園及國中、小配合辦理「『閱』讀越快樂」活動,透過閱讀讓龍井的改變被看見,也希望經由閱讀風氣持續的培養,提升社區學子們的素質及能力,讓龍井區學子們「閱」讀越快樂。提升小朋友閱讀興趣及寫作能力,讓孩子們領略閱讀之美,養成固定閱讀的好習慣,進而達到閱讀推廣的目的。


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走入校園辦「與作家有約」活動。(臺中市立圖書館龍井分館提供)  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紀金滿認為,龍井分館也必須走向更多元化的服務,讓不同需求的民眾都可以獲得想要的資源,例如為數位時代的兒童及青少年讀者規劃具啟發性、豐富性、知識性且具吸引力的數位閱讀推廣活動,積極培養青少年應用書籍和數位資源的能力,希望青少年能領略雖然閱讀的載體改變了,但閱讀的魅力依舊不減。
 

  在推動閱讀上,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對輔助正規教育學習的經營也非常深耕,包含與社區各國小合作辦理本土語言課程,以活潑的方式用臺語介紹在地人文風情;教唱臺語歌謠,讓本土語言學習更加生活化;舉辦說故事猜成語及「臺灣俗語講看嘜」,提升本土語言的聆聽、閱讀及表達力;辦理「雲端作家面對面」,邀請作家到校演講,近距離分享寫作經驗,啟發學童創作靈感;邀請外語科系學生教小朋友如何透過網路自學英文;辦理多元文化講座,向小朋友介紹新住民母國文化;舉辦兒童寒假營隊、追風少年夏令營等活動,內容包含課業輔導、團康活動、資安課程、科學遊戲製作、水資源探訪、童玩製作等多元課程活動及體驗;辦理小蜻蜓兒童讀書會,以小團體方式進行閱讀,讓小朋友參與討論,提升閱讀興趣及社交能力……。


  哪裡需要,我們就去那!這是大樹二館懷抱的精神,所以他們深入社區中各個關懷據點及中小學,教育與服務的對象沒有年齡限制。「大樹區各級學校及社區我們已經走過好幾回,但閱讀是一趟無止境的旅程,還要繼續走下去……。」大樹二館主任許傑勝這麼說。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在社區中扮演著重要的教育場域。 幼童時期上讀經班,到了高中銜接數位機會中心課程,孩子在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陪伴下一路學習成長。


相招來上圖書館 學習無年齡限制

8 年前報紙刊載了社區民眾高秋汝全家人出席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的活動照,今日他們仍然以圖書館為家。

  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位處偏鄉,文化資源不像都會區那麼充足,任職分館主任的李文娟希望圖書館不僅能成為社區的大書房,更是提供教育學習的地方。
 

  由於林園是工業區,多數人口從事勞動性工作,老一輩則大多從事農漁業,這些人口向來不太親近圖書館,館員在業務推廣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困難度。但李文娟憑藉著積極與熱忱,加上同理心的宣導技巧,今日的林園分館成為老中青少幼共學的最佳場所,甚至被開發出連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潛能。


  在教育部分,數位機會中心(DOC)的設置,讓數位與人文的學習並駕齊驅,圖書館教育功能因而達到更極致的成效。尤其銀髮族群,從不識字,到能畫能說能演;從對3C 產品充滿畏懼,到能善用手機、平版,大玩App,他們找到生活的樂趣與成就感,在家庭與社會上的價值更重新被定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主任李文娟完整收藏家鄉人事物的剪報,激勵大家向學、建立好名聲。  社區民眾津津樂道的課程非常多元,其中讀經班、日語班、銀髮族彩繪班、數位系列課程是最讓民眾感覺受益良多的進修活動。


  讀經班、日語班在林園分館已經持續10 多年不中斷,在地許多青年學子從幼小階段就和父母親在讀經班一起學習,建立了良好的禮儀與生活習慣,進入青少年後,繼續銜接圖書館數位機會中心的課程,在一路學習的過程中,全家人也成為圖書館志工,完全融入圖書館這個大家庭。這不是單一案例,在林園有非常多家庭真的是和圖書館的感情濃得化不開。
 

運用繪本推廣閱讀 拉近長者與圖書館的距離

阿公阿嬤畫出了動人的作品,還親自到社區中為小朋友講訴自己的生命故事。(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提供)

  公共圖書館應開放不同族群一起來學習,「不是識字的人才有進圖書館的權利!」李文娟為了推廣閱讀,2013 年首度深入社區中各長青學堂介紹圖書館。鄉下地方,老一輩很多人不識字,總覺得圖書館是學生讀書的地方,他們知道圖書館外觀長什麼樣,卻從未進入過。為了打動這群長輩,李文娟動之以情的說:「你們很多人都要幫忙帶孫子,帶孫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故事書和聽故事啊!很多故事書看圖就很精采,不識字也看得懂。到圖書館借書只要辦一張卡就可借10本故事書,都不用錢,買書的錢省下來又是一餐菜錢了。你們也可以帶著孫子到圖書館一起聽故事啊,故事精采,又有冷氣吹……。」他們一聽、眼睛一亮,接受了說法。
 

  當樂齡族開始進入圖書館,故事媽媽特別挑選能引起情感共鳴的繪本,並且以臺語說演;含辛茹苦撫育小孩困苦生活的《因為我愛你》、貼切補魚經驗的《旗魚王》、反映蔗農辛酸的《甘蔗的滋味》……,聽完故事,阿公阿嬤們反應踴躍,熱烈交流自己年輕時打拚的過往。


72 歲的張玉枝在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獲得許多學習機會。  成功拉近了阿公阿嬤與圖書館的距離後,李文娟進一步鼓勵他們用畫筆記錄家鄉的故事。沒意外的,長輩又說了:「主任啊,妳真愛說笑,阮拿一支筆比拿一支鋤頭還重,筆都拿不好了,是怎樣畫圖啊,哪有可能畫圖閣出冊啊!」


  最後,這群阿公阿嬤在美術老師許錦治的指導下,畫出了動人的作品,甚至出版成書,繪畫原作還辦了畫展,他們還親自到社區中的小學講故事,受到的歡迎不亞於偶像。
 

善用數位機會中心 推樂齡學習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70 歲的使用者謝錦治,展示在數位機會中心學習的成果作品。

  致力推動樂齡學習的案例,同樣在大樹二館可以被看到。過去,孩子在圖書館看書,參加各種課程;寫作、畫圖、讀書會、看電影……,甚至寒暑假有各種成長營,不僅對孩子有實質幫助,家長也減輕了些許照顧與教育的壓力;為此,家長們對圖書館心存感激,而他們萬萬沒想到,有一天他們這群上了年紀的人也成為圖書館直接受惠的一員;甚至,因為圖書館,他們的生活樣貌變得不一樣了。
 

  大樹二館在2016 年成立數位機會中心時,立即開設了系列資訊課程。當時,大家還不清楚數位機會中心和自己有何關連,尤其對樂齡長者,「數位」兩字似乎代表著另一個星球。在家裡,孫兒在電腦前或低頭玩手機的時候,他們之間就立即形成兩個沒有交集的世界。


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銀髮族群用心學習電腦操作。(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提供)  數位機會中心剛開辦的時候,透過視訊課輔,協助了許多學子,後來中青族群也加入行列,學習文書、影像作業軟體;接續,為了讓銀髮族群與社會無縫接軌,數位機會中心推出更多元的課程,圖書館也極透過各種管道宣傳,逐漸的,銀髮族群成為主力客群,大家玩得不亦樂乎。
 

  住在大樹區的72 歲民眾張玉枝參與數位機會中心課程才半年,就完全摸熟智慧型手機操作的方法。她表示,年紀大了,經常要到醫院,以前都要麻煩兒孫幫忙掛號,現在自己學會上網,利用手機就能夠掛號,還可以從醫院專屬App 瀏覽看診速度,不用和過去一樣直接在診療室門口守候老半天。
 

  另一位70 歲的謝錦治也表示,一支手機價錢不斐,以前除了接聽電話,都不敢亂按別的鍵,怕把手機給弄壞了。一、二年前她開始到大樹二館上課,如今學會使用很多應用軟體,她會將照片透過App 加上美美的相框,配上文字,然後傳給孩子們或者上傳到社群。另外,謝錦治也會使用手機找資料、搜尋影片,要到任何地方,也會用Google Maps 先確認路線、搭乘工具、需要花費的時間……,先生開車時,她還能靠著手機導航系統引導方向。


  在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計畫的推動下,偏鄉圖書館挹注了豐沛資源,居民從中獲得數位學習機會。對在地居民而言,從圖書館中得到最大的收穫,就是生活更加便利,並且提升了親人之間的互動。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