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溫哥華圖書館 為城市注入新血

文:黎品溱 照片提供:黎品溱
  它像是一個城市的心臟,持續跳動,為城市輸送養分;這個城市因為圖書館更美麗,而美麗的城市也不斷反哺,讓圖書館得以在創新中滿足每個使用者的需求。

圖書館正面,左下方為裝置藝術,寫著THE WORDS DON'T FIT THE PICTURE,在夜晚會變換不同顏色,為設計師Ron Terada所設計,文字出自歌手Willie Nelson的專輯。   每座城市都有她獨特的氣息。位在臺灣近1萬公里之外的溫哥華,是個如同「在國外的家鄉」般的城市,在這裡可以用1天的時間走訪中國城、小義大利及希 臘城等不同風情的街區,也因為受到各國移民多元文化的影響,溫哥華的圖書館非常特殊,擁有大量不同語言的書籍,讓身在異地的人們也能讀到熟悉的文字。


世界上最美的圖書館之一

  坐落於溫哥華市中心的溫哥華公共圖書館,於1995年5月26日開館啟用,由Hamilton、Georgia、Homer、Robson四條街包 圍而成,稱之為圖書館廣場(Library Square)。圖書館廣場包含3個主要的公共建築:9層樓的圖書館(Central Branch)、22層樓高的聯合辦公塔樓(Federal Office Tower)以及5層樓的商店區及日間托育中心(Daycare Center)。


左側為閱覽席,以「橋」連接中間的圖書館主體,讀者可以在橋上從不同角度俯瞰圖書館各樓層。  圖書館建築外觀設計為羅馬劇場與競技場的圓拱造型,不過這裡的氣氛沒有湊熱鬧的躁動,還多了些恬靜典雅的人文氣息。建築物整體為暗紅色,替圖書館增添上幾分沉穩的古意,但一走進裡頭,在連接圖書館及商店區的空間,迎面而來的是從透明天花板灑落的陽光,以及現代感十足的大片落地玻璃,不但提供給建築物 內極佳的採光,還形成了一幅「讀書牆」的好景致。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在1999年的館刊中,曾經這樣描寫溫哥華公共圖書館:4樓到6樓沿著Homer大街的外圍橢圓長廊區設計成閱覽席區,以大片玻璃採光,提供舒適的閱覽空間。閱覽席臨窗環繞設置,以「橋」連接中間的圖書館主體,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俯瞰圖書館各樓層。

  在南翼橢圓型區則稱之為「Reading Arcade」,站在Reading Arcade可以清楚看到圖書館外圓內方的設計,以及「席繞書」的座位安排,這種閱覽席在外,書架區在內的配置方式,與傳統閱覽區與書架區分開的「書包 席」有絕大的不同。這樣的配置除善用自然光與玻璃營造明亮透通的感覺外,也發揮圖書館「圓與方」的建築特色。從讀者閱覽席透過玻璃俯瞰廣場內熙攘人群,人 來人往或坐或立,一動一靜之間,感受這座建築物,如何成為溫哥華市的地標。
 

溫哥華圖書館發展史

   談到溫哥華圖書館的發展,就必須將時間回溯到140年前,從溫哥華近代發展史說起。1867年喜士定木廠(Hastings Mill)在溫哥華開業,為溫哥華的現代史拉開序幕。木廠在1869年1月為員工設立了會議室和圖書館,命名為新倫敦技工學館(New London Mechanics Institute),同年3月再更名喜士定文學館(Hastings Literary Institute)以紀念海軍少將議員喬治.福勒喜士定(George Fowler Hastings)。


  溫哥華於1886年正式設市後,喜士定文學館終止服務,並將館內的400本書籍捐贈給新成立的溫哥華閱覽室(Vancouver Reading Room),到了1890年代末,新任的圖書管理員寫了一封信給市長,表示圖書館空間已經無法容納當前的使用量,並於1894年租用基督教青年協會 (YMCA)大樓作為新圖書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基督教青年協會大樓還是無法消化大量的閱覽需求,所以市政府才在1901年向美國富商慈善家安德魯. 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尋求捐款以興建新圖書館,取代基督教青年協會大樓的空間。募款的過程相當順利,新圖書館建於Hastings Street和Main Street交界,毗鄰當時的溫哥華市政廳,在1903年開幕。
 

入口上方使用整片玻璃,讓民眾進入圖書館前欣賞到整面的「讀書牆」。入口前與商店間形成的弧形走廊,天花板使用透明材質,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形成了明亮的空間。












  在這之後,圖書館又經歷了兩次搬遷,第一次在1957年,遷至Robson Street與Burrard Street街口的750號大樓;第二次則是在1995年,遷移到現在所使用的圖書館廣場。

  然而,總館的擴大使用再也無法滿足廣大的居民需求,1911年起,開始出現興建分館的呼聲,為了因應需求,館方在之後的兩年間在市內開設八家分館。 然而,一次大戰後市政府財務吃緊,八家分館被迫關閉。隨著大戰的平復與財政的寬裕,館方於1927年率先在基斯蘭奴(Kitsilano)重開分館;16 年後,位在四十二大道與West Boulevard街口的第二個分支Kerrisdale也加入服務的行列。


  過去的幾十年間分館數目不斷擴充,目前多達21座的圖書分館,為溫哥華居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閱讀空間,形成一廣大完善的圖書網絡。
 

館內提供的中文書籍及外語書籍。館內提供的中文書籍及外語書籍。












社區城市的多元特性

   溫哥華是是加拿大種族和語言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根據人口普查,可以發現溫哥華的種族和民族構成以歐洲加拿大人(European Canadian)、中國人、南亞、東南亞及日本人為大宗,其中歐洲加拿大人占了46.2%,中國人也高達29.7%。


設於入口處的自動還書機,讀者只要將欲還書籍按照螢幕指示放入機器,就完成了還書的動作。  這項調查意味著,在溫哥華生活的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所使用的第一語言都不是英語,因此各個社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故有「社區城市」(city of neighborhoods)的美譽。在這多元文化的發展之下,溫哥華圖書館對於各國移民的服務也不馬虎,除了提供各種語言的書籍之外,還定期舉辦各種主 題性講座,從語言學習、就業到文化適應都有,不只是給予他們棲身之處,更期望每個人都能得到心靈上的歸屬。
 

  曾在溫哥華求學的郭仟褕表示,下課後常和同學一起到圖書館做作業、看書,覺得館內環境舒適安靜,讀起書來比在住處更有效率,忙完學校的事情後,還能 找些自己有興趣的課外讀物看。經過一年多的觀察,郭仟褕發現在溫哥華使用圖書館資源的民眾非常多元,不分年齡、職業,不局限於學生族群準備考試使用,就像 她自己,在課程結束後,順利進入當地的家具公司就職,對設計有興趣的她,在休假時常常到圖書館閱讀設計相關書籍,整理上班所需的資料。


   位在溫哥華市中心的公共圖書館,就像一顆持續跳動的心臟,不但時時為溫哥華注入新血,更聆聽著民眾的心聲與需求。圖書館資源儼然已深入溫哥華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數位創新的「靈感實驗室」

  溫哥華公共圖書館為了迎接20週年慶,圖書館內部正進行著藏書重整,希望能讓讀者在未來找書時更加便利,其中新的「靈感實驗室」(Inspiration Lab)更是此次重整的主軸。


  館方表示,3,000平方英尺的靈感實驗室規劃在三樓,這裡將被改造成一個獨立空間,民眾可以獲得設備和參考材料,供他們學習和體驗各種素材,包括 傳統的、數位的與新媒體。這個免費的公共空間被設計成「培育城市才華和創造力的一大熱點」,在下一個世代中,溫哥華的數位和創意社區將從這裡開始。


 民眾還書情形,將書籍放入機器後,機器會在輸送帶上自動分類,方便工作人員整理上架。  靈感實驗室規劃成四個區塊,包含了提供視頻和音頻的錄音棚和編輯工作站、用來保存和分享故事的數位化工具、利用數位和新興媒體與當地技術合作夥伴交流的工作坊、課程與講座,以及向駐館專家學習的機會。


  圖書館的資源和技術主任Christina de Castell說,該實驗室將是一個人們可以使用圖書館設備,將數位的故事帶到生活中的地方。例如,將舊錄影帶轉換成數位家庭電影,或使用祖父母的聲音講 述一部家庭電影。這些設備都是免費而且可預訂的,我們還跟當地的科技公司合作開發,並且尋找合適的專家駐場,協助民眾使用工具。目前募款正在進行當中,館 方希望在明年初能開放使用。


  對於溫哥華中央圖書館這個創新的服務項目,Nero Corps Entertainment的執行長Asahp Fipke給予相當的肯定,他一直認為,邁向數位化的今日,社會各界對創意導師和創新的大力支持,在這個世界級的城市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圖書館給予的承 諾,是一個被知識海所包圍的專門空間,由獨立部門提供源源不絕的免費技術工具,這項行動有助於塑造圖書館與我們互動的未來。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