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澎湖二崁聚落 珍藏歲月的痕跡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二崁聚落是澎湖少見的陳氏單姓村落,曾經因為經濟條件貧瘠,導致人口嚴重外流,一度面臨廢村危機,後來在居民及政府共同努力下,歷經10多年的社區總體營造與聚落保存工作,讓老聚落重新活絡了起來。

 

二崁祖先金門來 下坑六郎公南海

大舍致淳居小徑 廷益開基鞶祖牌

為覓緣故無人知 牽手娑娘奔天涯

先到大角厝仔石 再占龜腳大菓葉

日月催迫三百冬 二崁子孫千外人

土豆旱薯歹過日 為著生活去臺灣

初到臺灣無半項 就學藥店囝仔工

三年四月那出師 個個中藥好人才

聚落保存新發起 前後算來十數年

社區營造有作為 二崁傳香傳千里

——〈二崁概述〉褒歌


  二崁聚落協進會理事長陳榮一以口唱吟詠的方式,完整描述出澎湖西嶼鄉二崁村的歷史發展脈絡。

二崁社區傳統博物館,內部主要有當地常民文物、傳統生活工具與寺廟等舊物件,讓民眾感受二崁的生活形態。 三級古蹟陳宅興建於日治時期,明治44年,是陳嶺、陳邦兩兄弟,光宗耀祖,攜銀返鄉修建的屋舍。











修繕古厝 致力聚落保存

  走進二崁聚落,可以發現這裡的民宅多坐西朝東而聚,形成寬窄交錯的巷道,串連成類似棋盤配置的「梳式布局」,雖然這裡曾經是300~400人居住的中型聚落,但良港、沃田均匱乏,村民生活條件一度艱困,青年壯丁紛紛往外謀生,村內總人口數,約僅剩70餘人,是個名副其實的迷你社區,也因為如此,意外保存了二崁的傳統建築。
 

陳氏宗族祖先遺像。  民國74年,二崁被政府初定位成「民俗村」,但因政策備受爭議,修繕計畫被迫停擺;78年在專家學者建議下,由文建會(現改制為文化部)出面將之改為「聚落保存」;80年被行政院列入國家6年建設計畫;82年後陸續展開整修工程,並於隔年成立「二崁聚落協進會」,協助政府推動聚落保存計畫;90年由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正式指定「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為「傳統聚落特定區」,是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


陳廷益遷居二崁 子孫來臺習藥有成

  二崁聚落約於明朝萬曆末年,村民始祖陳廷益,從金門下坑(現為夏興)渡海來澎湖,在大池角(現名大池村)登岸,東遷竹灣龜山腳一帶的漁村,後來子孫繁衍,形成一個陳氏單姓聚落。清光緒年間,因二崁聚落地處偏遠區域,發展就業機會少,陳氏子孫只好轉往臺南、嘉義一帶從事中藥行業,生性勤奮的二崁人,很快便在藥舖領域功成名就,陸續返鄉建蓋古厝,以光耀門楣,才造就今日的二崁聚落。


  興建於日治時期,明治44年的三級古蹟陳宅(又稱嶺邦紀念館),即是鮮明的例子,創建者陳嶺、陳邦兩兄弟,於清光緒13年渡臺,起初在酒廠工作,後轉至金協源漢藥鋪習藥有成,便開始在臺南嶺后街嶽帝廟口經營元益藥鋪,生意逐日興隆,馳名府城,便攜銀返鄉修建屋舍。
 

二崁聚落是臺灣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三級古蹟 身價非凡

  陳宅風水坐東南朝西北,迥異於二崁多數房舍,為三進三間的平面格局,融合閩南與澎湖地方建築特色,並反映出日治時期受西洋建築影響的風格。陳氏後代陳竹茂指出,古厝外觀為巴洛克建築,講究華麗樣貌,牆身使用的石材,來自無人島姑婆嶼質地堅硬的玄武岩,手工雕樑畫棟,細緻精美。第一進門可看到古厝有10個裝飾物,以門為中心是一個對稱圖形,由外而內依序為金瓜、甕、魚、燈及老鷹,而老鷹下方則是時鐘。這些裝飾說明祖先對後代子孫的期盼,陳竹茂指出,金瓜表示多金;燈甕的燈,閩南語為「丁」,有添丁的意涵;魚是年年有餘;老鷹則是避邪的符號;鐘是拆字金與童,象徵金童守護家族的意思。


  整棟建築屬縱深狹長的空間配置,是硬山馬背的屋面造型及四點金的合院格式,設有門廳、正廳與後堂3個主要空間,進與進之間則是開場的落院,後堂捲棚軒有子孫巷,當作對外聯繫的次軸,在在顯示出宅第不凡的身價。


一家一館 協力社造

  走進二崁聚落,不難發現,每一幢房舍都有專屬的館名,像是常民生活館、潮間帶館、童玩館、海蟑螂館、素人館等五花八門的館舍內容。這些都是二崁聚落協進會和居民齊心社造的結果。陳榮一說,除了目前已修繕保存的20多間閩南式古厝外,協進會也透過「一家一館」的施行計畫,希望每一戶人家都能找出獨具的特色,讓二崁成功轉型為文化聚落,而不是展示古厝的閒置空間。
 

三級古蹟陳宅為三進三間的平面格局。  其中,傳統博物館完整保存了聚落的文化資產,內部主要典藏當地的常民文物、傳統生活器具與寺廟舊物件。在諸多展物中,較具特色的是陳榮一整理二興宮雜物時偶然發現的雙虎圖。據陳榮一所言,其為清朝光緒丁亥年,中法戰爭後之次年,澎湖廳誌所載,當時澎湖大瘟疫肆虐,災情嚴重,二崁亦然,因此緊急在元宵節使出雙飛虎旗及青龍旗,祭煞驅疫,果真保住二崁命脈。此雙飛虎旗為澎湖地區所罕見,傳說是乩童身披上最高法力的圓掛肚兜,藉神力揮毫所繪製而成,整幅飛虎圖一氣呵成,流暢無阻,形貌神威震撼。
 

二崁傳香利用天人菊、艾草及山芙蓉曬乾,研磨成粉,以手搓揉成柱香、有驅蚊、避邪、鎮煞之用,也可帶來滿室芳香。二崁傳香 重振地方產業

  二崁聚落早期外移的先民,多以中藥批發商起家,深詣藥材常識,因此村內也設置了一處漢藥紀念館,展示出以往各種製作中藥的器皿,並將中藥的產地記錄在漢藥牆上。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醫藥制度的改變,村民也意識到危機,開始正視中藥產業沒落的問題,於是結合祖先智慧迸發創意,研製出二崁傳香,使之成為地方文化產業的新興商品,也為二崁帶來觀光收入。


  陳榮一指出,二崁有三寶,天人菊、艾草及山芙蓉,二崁聚落協進會特別運用在地野生植物,以古法製成二崁傳香,一方面避邪,一方面驅蚊,也可帶來芳香氣味。製作過程秉持只取莖葉,不傷其根,根留原地,花開不採的原則,將3種植物曬乾,研磨成粉,以手搓揉成柱香,甚至以創意巧思發展出咕咾石造型的二崁傳香,並強調純天然植物製作,相當具有環保概念。
 

褒歌館設有褒歌書、明信片、CD等作品,加深民眾對二崁古老歌謠的了解。吟詠褒歌 永續傳承

  二崁聚落給人印象,除了陳氏宗族歷史、中藥產業背景,褒歌也是澎湖傳統社會不可忽略的常民文化,因出自民間,僅靠口耳相傳,缺乏文字記載,過去曾面臨失傳危機,如今卻在二崁聚落發揚光大。陳榮一表示,褒歌的傳承,單憑文化保存是不夠的,因此,二崁聚落還特別設置褒歌培訓班,透過民眾持續的創作過程,才能延續褒歌的存在價值。
 

  「二崁褒歌有規矩,人情世事攏總有,褒歌那無到四句,掠來斬頭捫火灰。」這首褒歌道出澎湖歌謠創作方式,陳榮一說明,褒歌創作內容豐富,農耕魚忙、男女感情、抒發情緒……等,多到數不清,可說是居民的生活縮影,創作方式通常是以閩南語或唸、或唱,四句為一首,每句有七字,不講究平仄,但講求押韻。


  履步在二崁聚落,放眼望去,四處可發現褒歌蹤影,甚至設有褒歌館,內含褒歌書、明信片、CD等,並播放褒歌作品,仔細聆聽,二崁閩南語尾音上揚的腔調,唱起褒歌格外有感情,讓人緩下腳步,沉醉在真誠的感動中,遲遲不願醒來。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