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銀髮族慢遊石碇 細焙旅行的溫度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在天空清朗、氣候涼爽的秋季,為銀髮族安排一趟輕旅行,慢遊新北市石碇區這座清幽的山中小城,聆聽屬於在地的生命故事。


烏塗溪親山步道是銀髮族健行、踏青的好去處。  時序進入秋季,涼爽宜人的天氣正適合旅行。銀髮族相約走出戶外,由新北市石碇區雙溪口的淡蘭吊橋出發,進入淡蘭古道石碇段,沿途眺望山中美景,遙想淡蘭古道百年前的繁華景象,約莫走2 公里路程至石碇西街,接著往碇坪路一段行進,抵達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 邀長輩一起來說生命故事

  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備有簡易型血壓計,銀髮長者稍作休息後可先測量血壓,了解身體狀況,再前往樂齡閱讀專區、茶文化特色專區或期刊閱覽室,挑選幾本書籍、期刊報紙,坐在專為長者設置的椅子上,享受寧靜自在的閱讀時刻。


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備有簡易型血壓計,供銀髮長者測量血壓。  每個月第三週週四下午2 點到4 點,圖書館教學室會舉辦樂齡讀書會「大家來說生命故事」走讀人文石碇、樂活與傳承活動。長輩們可以一邊品嘗茶香的甘醇,一邊聆聽石碇耆老鄉親分享屬於在地的生命故事。


  「大家來說生命故事」始自臺灣中國砂輪公司創辦人白永傳書寫的自傳《感恩的一生》, 此作品在2006 年獲日本自分史學會國際大賞,也是首位臺灣人獲得此殊榮,之後白永傳教育基金會於臺灣正式推廣全民寫自傳課程。永傳生命故事推手團隊團長蔡素節認為,自傳對一般人而言太過沉重,因而改以說生命故事的方式,與永傳生命故事推手團隊副隊長蕭惠月一同向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提案自薦,2011 年6 月開始了「大家來說生命故事」活動。


「大家來說生命故事」分享主題「石碇之心—石碇里」。(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提供)  2年前,因烏塗社區發展協會文史工作組組長戴保堂的加入,讓「大家來說生命故事」從個人擴大與地方結合,發展成石碇12 個里的生命故事分享。每次舉辦「大家來說生命故事」前,戴保堂與蕭惠月必須前往各里進行田野調查,拜訪耆老、著手資料採集,製作成投影片,邀各里耆老鄉親現身分享故事,並將精采故事收錄成冊。


  活動至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白花婆婆—潘宜子堅定旺盛、不屈不撓的堅韌生命力,與敬業樂群、熱心公益的精神;笠林茶棧店家主人邱敏球烹調絕不後悔雞湯的農家情懷;新北市石碇區老人會、烏塗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高三層為完成父親願望、延續祖先信仰,先後籌劃改建多間土地公廟,讓愛與善在這片淳樸土地蔓延盛開的美麗事蹟;學員陳好夫講述阿公口述的石碇地名由來、傳唱即將失傳的相褒歌……,累積了許許多多石碇的生命故事。「這些屬於當地的文化、過往的生活點滴,透過『大家來說生命故事』重新被找回來。」陳好夫說,昔日農業社會收成後,晚上大家會聚在空地一起談天,將故事傳承下來,今日隨著社會發展,石碇的老舊文化逐漸消失,希望藉由「大家來說生命故事」,讓年輕人深入了解、傳承石碇的故事。


「大家來說生命故事」活動造訪百歲製茶師李葉煙全(右二)。(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提供)  今年「大家來說生命故事」將與華梵大學產業與社會創新學院合作,期許透過學生的注入,達成青銀共創的目標。助理教授何立智希望經由課程平臺,結合社區需求,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地方的文化傳承、文創活動更為豐富。


  另外,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也結合茶文化特色館藏,舉辦閱讀地方產業「閱茶心」講座活動,像是9 月7 日的「茶與陶的對話—泡茶的生活樂趣」、10 月12 日的「茶藝之美—茶道精神之美學」、11 月9 日的「春天裡的一抹綠—日本抹茶道」、以及12 月1 日的「閱茶心之茶席成果(戶外課程)」,銀髮族皆可經由活動參與加深對茶文化與生活美學的了解。


石碇東、西街 細說茶業重鎮史

石碇是銀髮族旅行的好去處。  石碇地區曾是北臺灣三大茶市之一,淡蘭古道、乃至於石碇西街、石碇東街的形成,以及歷史文化的發展,皆與茶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迄今茶葉仍是地方主要的產業。


  往石碇西街走,集順廟與石碇國小前的廟埕廣場,過去曾是茶葉交易的集散地,不僅奠定石碇西街的繁榮,也帶動了石碇東街的發展。雖然在北宜公路開通後,逐漸退去茶市的地位,但因石碇的氣候、地質適宜茶葉生長,生產的包種茶和近年來推廣的美人茶,品質始終保持優良水準。銀髮長者不妨造訪當地的茶樓或販賣茶葉的店家,品茗在地好茶。文山包種茶葉尖自然捲曲、茶葉呈翠綠色,茶湯芳香淡雅;而東方美人茶的茶葉則呈現多種色彩,在熱水沖泡後舒展起舞,散發出成熟的果香與近似蜂蜜的甘甜。


茶葉為石碇的主要產業,因而積累出豐厚的茶文化藝術。  接著,散步至石碇東街,可看見特殊的建築形式—「吊腳樓」。這是為解決腹地狹小限制,所發展出來的特色建築。早期居民為了在山區建築理想的房屋,便以柱子撐高,將房子懸空蓋在溪上,並形成特殊的內街,稱為「不見天」。因此,過去石碇東街俗稱內月仔,又稱隧道街或亭仔腳,便是意指曬不到太陽的不見天街,這裡也是昔日商家進行交易買賣的地方。


  走進不見天街,除了可逛逛店家、品嘗美食,還有一間百年石頭屋,約建造於1906 年(民國前6 年),原為中藥鋪,因而保留許多石器與古老的製藥器材。屋內還有為躲避美軍空襲於二次大戰期間所開鑿的防空洞,在當時並非一般人家所能擁有,透過這些珍貴的保存,讓參觀者可以懷想古厝過往的繁華光景。
 

烏塗溪親山步道 保存珍貴史跡

碇東街以柱子撐高的建築形式為「吊腳樓」。  石碇除了是昔日茶市重鎮,在臺灣煤礦業興盛時期,也曾為北臺灣重要的煤礦產地;如今礦業雖然已沒落,但仍遺留下不少遺跡。銀髮長者沿著烏塗溪親山步道,可看見烏塗溪景觀橋,有一座日治時期的運煤橋遺跡,橋墩上鋪設了一小段運煤臺車鐵道與煤礦工推著煤車的塑像,呈現出採煤的歷史記憶。

 
  漫步在烏塗溪親山步道,不但能了解石碇的歷史、文化、產業,亦可沿途觀察自然生態、欣賞奇景。烏塗溪觀景橋下,溪水清澈,魚兒優游其中,還有兩塊巨石,因形似大小山豬而得名,是相當特殊的天然地理景觀;接著往前行走,抬頭仰望,高達65 公尺的烏塗溪高速國道5 號橋墩,曾是臺灣最高的橋墩,目前排名第三。而橋墩旁的水泥牆上有石碇藝術家楊敏郎的作品「龍蟠巨石護河川」,並題有詩句「龍穿雲霄麟光閃閃/石碇山城聞蛟聲/門跨蒼穹流水潺潺/烏塗溪畔指鯉影」,為親山步道增添一份人文氣息。


百年石頭屋原為一間中藥鋪。  沿途樹林遮蔭,途中還有一棵大板根,它的氣生根是熱帶植物擴張地盤的武器,其特殊生長方式,是大自然的活教材。再繼續往前,便是摸乳巷聚落,它的由來源自石碇北 47 鄉道未打通前,有一小段寬度窄小的山路,走路一個不小心就會跌落溪裡,山壁恰巧有兩顆突出的石塊,仿如一對石乳,農夫挑運農產品時,一手挑著扁擔,另一手抓著石乳保持平衡,才能避免跌落溪谷,這個狹窄的山壁小徑,當時被戲稱為「摸乳巷」,因而得名。


  續行,抵達終點烏塗窟聚落,可至烏塗樟空子造訪人稱「煙伯」的百歲製茶師李葉煙全,向他討教傳統製茶的技術與精神,以及長壽秘訣,透過銀髮長者彼此的對話,深化旅遊的完整度,讓石碇的生命故事永傳下去。


======================

若對於本篇介紹內容有興趣,歡迎各位讀者親自到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只要出示於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的Facebook 打卡畫面,並且至書香遠傳粉絲專頁按讚,前10名的讀者即可至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領取精美好禮1 份。

======================
 

石碇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   石碇保留日治時期的運煤橋遺跡。
   
  石碇藝術家楊敏郎的作品「龍蟠巨石護河川」。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