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得主李金蓮,過去24年來,在《中國時報》開卷版的編輯崗位上,除了扮演推動閱讀文化的重要角色,更開創與新時代讀者對話的嶄新面貌,讓書評版面得以在媒體的牆縫泥濘間長出理想。

第37屆金鼎獎最高殊榮──特別貢獻獎,在圖書、雜誌及數位出版三大類組評審團共同評選下,由《中國時報》開卷版前主編李金蓮脫穎而出。評審委員指出,去年才退休的李金蓮,於《中國時報》開卷版擔任編輯及主編達24年的在職期間,堅持理想、無私奉獻,以微薄的人力物力,在城市及偏鄉推廣閱讀,經由專業企劃及推廣,讓臺灣原創作品備受關注,其在出版及閱讀推廣的貢獻有目共睹。評審委員也認為,報紙的出版及讀書專版,不僅是人文風景,也是推動閱讀的重要角色,在媒體環境變遷下,今年屆25周年的《中國時報》開卷版,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書評版面,除肯定李金蓮的貢獻,也代表對此文化堡壘的支持。
在接受採訪時,李金蓮非常感謝評審的厚愛與認同,但她也從眾多朋友的賀詞中,讀到了兩種情緒,一種是緬懷,緬懷一個出版界曾經擁有的美好時代,如今「誠品好讀」、聯合報「讀書人」……停刊了,「開卷」版面也縮小了,書評版面的榮景已不復存在;另一種情緒則是感嘆,在媒體大崩壞的年代,已庸俗到失去基本的媒體專業自律與實踐社會責任的價值觀。李金蓮說:「這兩種情緒至少7~8年來都存在,只是大家沒有機會呼喊出來;如果誠如作家陳芳明老師所言『開卷是臺灣社會的公共財』,希望報社老闆以公共之心,繼續支持、檢驗、捍衛『開卷』,不能再失去它了!」
從開版到退休 李金蓮一路耕耘
《中國時報》開卷版的誕生,始於民國77年臺灣解嚴後一年,報禁解除,報紙增張。在此環境下,臺灣文化力蓬勃開展,特別重視閱讀的《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便師法《紐約時報》書評版,交代增闢新版面,「開卷」恭逢其盛,於同年4月24日正式創刊,李金蓮從編輯到主編,一路陪著「開卷」直到退休。
民國85年10月李金蓮繼任第三任主編前,由首任主編鄭林鐘揭開「開卷」的品牌序幕,第二任主編莫昭平確立「選書制度」與創辦「開卷好書獎」,每周由學者、作家及文化人組成的選書小組閉關讀書,選出值得推薦的各類型書籍,嚴謹的書籍評鑑制度,使「開卷」成為國內最具公信力的閱讀媒體,而民國78年延伸的「開卷好書獎」,每年年底舉行評選出來的好書,更是臺灣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盛事。因此,李金蓮謙虛表示,「開卷」的定位與品味已奠定,自己只是蕭規曹隨,她說:「『開卷』的選書,不論是作品本身的表現、寫作的系統性,把它放至在當代的情境裡,都是值得當代公民與臺灣國民共同來閱讀的一本好書。」
而「開卷」到了最輝煌的時期,曾增設到「三房兩廳」的豪宅版面,也就是所謂的3個大版,2個小版。李金蓮指出:「會有如此大手筆的版面都要歸功於前副總編輯莊展信的配給,他不炫學,不高調,卻是極有見地的長官。開卷如果足堪稱為是社會的公共財,我盼望,大家記得背後有一位主事者,是他的成全,也是他的成就。」莊展信不居功表示,要特別感謝余紀忠,從不以報社老闆身分干預編務工作,總是站在最中立的角色支持「開卷」;同時他也指出,李金蓮對於閱讀的熱情與編輯工作持續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並且她也能根據出版界的變化做出彈性的改變,相當具有開創性。
為「開卷好書獎」拍BV 抓住年輕世代


民國95年,李金蓮將「開卷」帶到BV(Book Video)的時代,點開「開卷好書獎」的宣傳短片BV,總能聽到一句重複的標語「是好書,也是好看的書。」這句話吸引了讀者拾起得獎作品來閱讀;也是出自李金蓮想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幸福國家」,讓臺灣隨處看到作家的身影,聽到作家彷彿跟你聊天一般的說話聲……。
因此,為推廣得獎書籍、鼓勵本土創作,李金蓮連續6年,為獲得「開卷好書獎」的得獎作品拍攝BV,請來臺灣電影圈的新秀導演李鼎、溫知儀、侯季然及林孝謙與作家合作;到了第6年更是史無前例邀文化界與影視圈藝人跨界合作,由《中國時報》影劇版,力邀13位藝人參與推薦書籍,連結了所有的閱讀場所強力播放,是國內首見的BV影音行銷閱讀模式,不但鼓舞作家,也感動讀者,效果十分驚人。李金蓮表示,在資訊充斥的時代,紙本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不需要抱怨年輕人不讀書,應該將服務做得更細膩,我們希望藉由影像和年輕人談書,用BV來帶動紙本閱讀,把好書的訊息送到面前請他們享受,他們一定會識貨。
後來,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了「開卷好書獎BV」播映會,播映「開卷」歷年來拍攝的所有BV,藉此向香港的年輕學子,介紹臺灣優秀的作家;過去,BV隨著作家和書展基金會、新聞局及駐外機構等單位,在一次次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代表臺灣的文化,向外國讀者做最菁華的展示,從馬來西亞作家黎紫書和香港資深記者陳曉蕾的加入,也佐證了BV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已跨出臺灣。雖然,李金蓮回想起,當時拍BV對外募款相當辛苦,只剩自己和現任主編周月英兩人,力拚「開卷」,但她非常感謝前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徐璐、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陳怡蓁等貴人的相助,讓BV能持續拍攝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