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國立臺灣美術館 「藝術圖書中心」全新開幕

文:國立臺灣美術館 照片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為提供大眾更優質的藝術知識服務與豐富的閱覽體驗,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圖書中心」於2025年5月17日重新開幕,該中心經過全面空間改造,設置「數位資源體驗區」、「文獻特藏區」、「館藏工作區」等多功能區域,打造舒適的閱讀角落。

 

藝術圖書中心開幕與會貴賓合影,國美館長陳貺怡(右6)、藝術家謝里法伉儷(右5、4)、空間設計規劃團隊黃智良(右7)、「造書之術主題展」策展人劉子平(右8)等人。

  藝術普及與知識共享的需求漸增,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在2025年推動圖書結合藝術資源的全面升級,不僅著重於空間與功能的重塑,更致力打造一處融合閱讀、美感與公共參與的文化場域。透過展覽、藏書、數位互動等多元形式,藝術圖書中心展現其作為藝術教育支點與靈感交流平台的嶄新定位,期望讓藝術閱讀走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藝術圖書中心的轉型與全新定位

  位於國美館3樓的藝術圖書中心以嶄新面貌重新開幕,由國美館館長陳貺怡主持開幕式,邀請空間設計規劃團隊黃智良、「造書之術」展覽策劃團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劉子平,以及藝術家謝里法等各界貴賓出席盛會,並特別頒發感謝狀予謝里法,感謝其無私捐贈重要藝術文獻。

 

  陳貺怡表示,國美館內重要的藝術圖書資源基地,原名「資料中心」,自成立以來主要服務館內研究與策展需求。此次改名為「藝術圖書中心」,更能貼近大眾認知與使用習慣,展現國美館推廣藝術閱讀、深化藝術教育的重要使命。作為「全民美術館」,希望讓這個圖書中心不僅服務藝術界專業人士,也能夠普及到一般民眾,讓更多人享受這個寶貴的閱讀空間。經過改造,藝術圖書中心現在提供舒適的閱讀角落、書籍展示區,文獻特藏區也典藏並展示謝里法捐贈的珍貴美術史資料。謝里法表示,多年前他曾在臺北舉辦文件展,展出一批圖書資料,可惜未激起過多火花,沒想到多年後,國美館為它們找到了真正的歸屬,謝里法對此深表感謝。

 

改造後的館藏工作區及文獻特藏區。 改造後的館藏工作區及文獻特藏區。

 

融合閱讀與藝術的文化殿堂

  藝術圖書中心目前藏書量已達近16萬本,涵蓋藝術史、藝術理論、設計、建築、攝影等多元領域。為提升整體使用體驗,中心亦進行空間改造,新增多樣化閱讀角落與彈性使用的多功能區域,營造出溫馨舒適、富含設計感的閱讀氛圍。期待這個多功能的空間,除了作為藏書場所外,也能成為激發創意和靈感的源泉,鼓勵更多人前來閱讀與交流,真正實現「全民」共享藝術的理想。


  本次重新開幕亦特別推出「造書之術」主題展覽,讓大眾認識一本書的誕生歷程,從書寫文字到編排裝幀,細細品味書籍所蘊含的美感與工藝,提升讀者的互動體驗。同時,數位資源體驗區的設置,讓讀者能透過新科技探索資料,如設有數位電視討論室與團體視聽空間,擴大使用場景與互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圖書中心亦設有文獻特藏區,典藏臺灣重要藝術與文化史料,以及館藏工作區,讓民眾能一窺圖書修復過程,深入了解圖書保存的專業實務。此外,國美館內設有配合展覽主題的專書展示區、本館出版品與新書專區,讓知識探索更加即時且多元。藝術圖書中心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與藝術對話、與文化相遇的空間,一同感受藝術知識的深度與閱讀的美好。

 

中文圖書閱覽區。 改造後設置的數位資源體驗區。 「造書之術」主題展覽,讓大眾認識書的誕生歷程。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