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環境關懷設計競賽 打造臺灣綠色亮點

文:袁庭堯 照片提供:台灣設計跨界交流協會

設計生產與需求消費不再是天秤兩端的拉鋸,台灣設計跨界交流協會承辦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關懷設計競賽」至今已邁入第五屆,屢屢挖掘出能解決臺灣在地問題的優質產品與方案,成為環境教育與永續生活實踐的重要推手。

 

  「設計應該要重視『問題解決』所產生的影響力。」台灣設計跨界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高師大工設系陳俊智教授表示,台灣設計跨界交流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擁有環境教育與設計雙優勢,希望創造跨界溝通平臺,促成產官學的對話,每年更固定舉辦「沙龍」活動,鼓勵不同社團參與,透過演講、工作坊、交流會,創造跨域經驗及專業的分享,進而促成合作共創契機。


  陳俊智強調,臺灣是全世界第六個實施「環境教育法」的國家,但過去對於環境教育的推動多是透過上課、參訪等形式,需要運用更有效的方式,觸發大眾對環境的關懷與生活實踐。

環保署積極推動臺丹環境教育合作,打破現有框架,發揮創意並融入設計。 透過環境關懷設計競賽,挖掘具創意又實用的作品。

 

取經丹麥 工作坊帶入國際經驗

環境關懷設計工作坊激盪出更多設計火花。

  自2014年起,環保署委由協會以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每2年舉辦一次「環境關懷設計競賽」(以下簡稱競賽),迄今已邁入第五屆,透過環境關懷的角度來面對問題,解決在地困難、全球挑戰,並用「設計」改善人類生活。


  本競賽是環保署在與丹麥非營利組織「The Index Project」交流時獲得的啟發,希望透過動手做與創意實踐的形式,帶領產官學界找出環境永續的解方。


  競賽主題鎖定在身體、家庭、玩樂與學習、工作、社區五大面向;作品評審強調應思考「造型、形式」、「影響力」、「脈絡文化」三大面向,期找出美學實用兼具,又能呼應臺灣民情且具真正解決問題創造影響的作品。


低成本又實用 以創意設計為地球盡一份力

競賽前三名得獎者赴丹麥進行環境關懷設計交流活動。

  「環境關懷設計競賽」首屆就與The Index Project合作,2015年也曾邀請該組織CEO Kigge Hvid來臺分享「INDEX:AWARD」國際設計大賽舉辦的心得。協會另舉辦「環境關懷設計工作坊」,帶領參賽者發現問題,進而理解、探究問題,最後做出作品原型,以動手做來解決環境課題。

 

  臺丹持續緊密合作為環境永續努力,第一年以論壇形式吸引全臺環境教育、設計等有興趣的產官學界參與;第二屆擴大舉辦「北中南種子教師培訓」提高環教能量;第三、四屆則透過INDEX:AWARD與競賽得獎作品交流與展覽,激盪更多火花。


  本屆競賽共計有1,149件作品參賽,入圍複審的參賽者可參與「Tne Index Project 國際環境設計大師班」工作坊,除有丹麥Tne Index Project總監親臨分享國際設計競賽經驗,也將與臺灣設計及環境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協助參賽者精進作品,競賽前三名得獎者更由主辦單位經費補助,安排赴丹麥進行環境關懷設計交流活動。


  「海廢保麗龍回收再製計畫」能解決臺灣海岸線廢棄物處理問題,作品榮獲競賽第四屆第三名。


「海廢保麗龍回收再製計畫」能解決臺灣海岸線廢棄物處理問題,作品榮獲競賽第四屆第三名。  回顧歷屆競賽,有幾項作品令陳俊智留下深刻印象。如第一屆第二名的作品「半球形擋土牆排水器」以低成本方式解決擋土牆排水阻塞問題。第二屆首獎作品「尿布變黃金」則實踐淨零、循環經濟的概念;其衍生作品「生態淨水系統」還獲得第三屆首獎殊榮。第四屆第三名作品「海廢保麗龍回收再製計畫」更為臺灣海岸線廢棄物問題提供有效解方。


  陳俊智強調,「淨零」是全球未來的共同議題與趨勢,希望透過競賽的推動,突破同溫層,吸引產官學界的加入,讓更多創新作品能克服量產及獲利限制,真正投入市場,做出擁有臺灣亮點的環保產品。


----------------------------------------------------

2022-2023臺丹環境教育合作與環境設計大賽展覽

展覽時間:2023年1月31日(二)至2月6日(一)9時至17時(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西本願寺樹心會館
展覽時間:2023年5月9日(二)至5月21日(日)9時至17時(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2樓藝文走廊

----------------------------------------------------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