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中海線逍遙遊 人文藝術滿行囊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走遊臺中海線格外顯得輕鬆,避開吵雜的人群,在這條人文薈萃的親海路線,特別可以讓旅人得以重新停格,鑽進豐美的人文藝術世界。


大甲鎮瀾宮名譽全球,大安圖書館後院也有一座十分小巧可愛又有人氣的土地公廟。  臺中市有遼闊的幅員,境內涵蓋山、海、屯區,不同地貌孕育不同景觀特色,自然環境的豐富多元。


  大安、清水、沙鹿、梧棲和大甲屬於海線, 即使這些區域有著大安溪、大甲溪兩條寬廣的流域橫阻,但藉由臺1線的串連,加上臺61線(西部濱海快速公路)輔佐,也可以很輕鬆的遊走海線進行旅行。
 

大安區圖書館 / 迷你土地公廟

  大甲鎮瀾宮名滿全球,大安圖書館後院也有一座十分小巧可愛又有人氣的土地公廟,兩者相互依存成為1+1大於2的共生效益。


來大安圖書館,找一本書,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就可以立即享受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  近年來,館方特別在年中Bookstart活動期舉辦「乞龜博杯」比賽,準備喜閱平安龜擺在土地公廟前,由家庭派1人比賽搏杯,連得最多聖筊者就可 帶回喜閱平安龜讓全家人「吃平安」。吃了平安龜的家庭,需在隔年的Bookstart活動前閱讀一定數量的圖書做為向土地公的還願。這項乞龜搏杯比賽成為 大安區年度盛會,不少非社區民眾也會帶著孩子遠道來參加。


  大安區緊鄰臺灣海峽,南北各有大甲溪、大安溪,兩大溪分叉支流形成許多河道港灣,是早期移民遷移中臺灣的重要港口,大安因此成為前進開發大甲平原的 根源地,但隨著交通優勢轉移,區內民眾大多出走,留守的老一輩則以種田為主,成為典型的鄉村,儘管如此,大安圖書館卻人氣、氧氣充足。


有土地公加持,大安圖書館超級有人氣。  圖書館向來給人靜態被動的印象,大安圖書館卻恰恰相反。區內人口數雖然不多,但圖書借閱率卻是全臺中市最高。


  開放性空間與大量使用玻璃採光是大安圖書館的最大特色,整體空間沒有任何實質間隔,僅以不同的主題進行視覺畫分,為了凸顯在地特色,館內規劃了大安當地多樣化生物及自然生態保育的主題特色館藏,並設有海翁(鯨魚)文化走廊呈現館藏地方文獻資料。


  別於其他圖書館,進入大安圖書館就能聽見音樂縈繞,咖啡館般的優雅氛圍加上玻璃落地窗外自然綠樹相襯,總是令人心曠神怡。


  來到這裡,找一本書,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就可以立即享受一場豐富的心靈之旅。
 

高美溼地

高美溼地面積廣達1,500 公頃,生態種類相當複雜,主要種類為鳥類、魚類、蟹類及無脊椎類等生物。  從大安區走臺61線南下,15分鐘就可以輕鬆到達清水區高美溼地。


  高美溼地的前身是海水浴場,隨著臺中港的啟用、北岸沙堤築起後,大甲溪挾帶泥沙於此淤積,逐漸形成漂飛砂地帶,海水浴場失去戲水功能,但卻也因為泥沙的堆積,造就了今天生態豐富的高美溼地。


  高美溼地面積廣達1,500公頃,由於泥質及沙質灘地兼具,加上與河口沼澤地帶鑲嵌在一起,孕育出多樣性的溼地生態,因為地形多變,生態種類相當複 雜,主要種類為鳥類、魚類、蟹類及無脊椎類等生物;每年秋冬之際,都會有大批的候鳥出現,是國內少數幾處雁鴨集體繁殖區之一,曾在高美溼地棲息的鳥類多達 120多種。


高美溼地風景區有一條自行車道,除了可以鳥瞰整片高美溼地外,同時也是賞鳥、看夕陽的好地方。  為了保護溼地中瀕臨滅絕的潮間帶先驅植物「雲林莞草」與臺灣特有種「大安水蓑衣」,公部門打造了一條蜿蜒的木棧步道,讓遊客能在不影響瀕危植物復育下親近美麗的溼地。


  高美溼地風景區範疇還有一條自行車道;南起濱海橋、北至高美海堤防汛道路,全長1.7公里,車道旁緊鄰清水大排和高美溼地,除了可以鳥瞰整片高美溼地外,同時也是賞鳥、看夕陽的好地方,迎風踩車時還可眺望西側海岸極具詩意的發電風車。
 

臺中港區藝術中心 /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

臺中港區藝術中心建築仿閩南合院風格設計,有著濃濃的傳統書院味。  離開高美濕地,沿著臺61線繼續南下,接臺10線,很快就可以到達臺中港區藝術中心。


  藝術中心東靠鰲峰山、西臨臺中港,建於高低起伏的人工矮丘與平地之間。仿閩南合院風格設計的建築有著濃濃的傳統書院味,戶外場域包括藝術廣場、清水 廣場、迴旋廣場、圖騰廣場、瓜棚和雅書廊,處處迷人,內部則是多功能複合式的藝術展演場所,包含展覽廳、演藝廳、演講會議廳、研習教室區、行政區和美術家 資料館,設施功能完善。


  展覽廳面積約908坪,以「尋藝」做為展示空間的意涵;如家門一般大小的入口,營造出尋覓的氣氛,串聯各空間的走道四處有藝術雕塑品錯落擺置,都是入鏡的最佳主角。


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的展示設計非常生動。  走訪藝術中心,即便沒有充足的時間細覽每個展場,也務必要到位於內部的「臺中市美術家資料館」瞧瞧。


  資料館是臺中市美術家檔案資料之收藏與供應中心,藉由圖文介紹、作品展示及電子網路資料,民眾可以深入認識各美術家之出生背景、師承關係、藝術生涯、藝術思想以及作品價值……。


  雖然主旨嚴肅,但資料館的設計卻非常生動與趣味,尤其互動區的設計,非常迎合旅者口味。透過「拾一片風景走」互動裝置,旅客站在鏡前可以DIY與港區藝術中心景觀合成照片,照片會被主動傳到自己的E-mail,留下到此一遊的重要紀念。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 寄風冊店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是一處集藝術、文創、歷史、旅遊的互動平臺。  臺中清水地區從1949年開始先後成立了7個眷村,密度高居臺中之冠。隨著眷村改建,位於港區藝術中心對面的信義新村也一度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幸好 信義新村坐落處剛好是史前遺址「中社遺址」的位置,為了讓僅存的眷村文化與重要的遺址能夠被保存,在當地住民、社團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下,信義新村部分區 域被保留,2014年10月原地成立「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成為一處活環境博物館。


  眷村文化園區可以說是一處集藝術、文創、歷史、旅遊的互動平臺。活化後的園區空間切分為街角書店、藝文展覽、童玩空間、戶外電影院及職人課程等空間。遊走其中,巷弄間展示的老照片、特色文物,加上文創市集、童玩體驗……,眷村過往的生活情境重新再現。


  園區內街角書店「寄風冊店」今年5月底正式營運,不同於一般商業型書店,「寄風冊店」以展示海線文史資料、旅遊、文學等相關書籍為主,是民眾了解「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與海線人文的直接窗口。


  今年5月31日開幕當天,臺中市文化局長王志誠特別擔任「一日店長」,接著還有許許多多對土地、文化有想法的人也相繼在書店中擔任一日店長,親身體 驗眷村巷弄的特有風情。「寄風冊店」自許為不斷成長的動態空間,不僅是提供外來遊客認識在地生活的小書店,也希望成為當地住民休憩交流的空間。
 

深波圖書館 / 沙鹿電影藝術館

「寄風冊店」以展示海線文史資料、旅遊、文學等相關書籍為主,是民眾了解海線人文的直接窗口。  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南下,開車大約1 2 分鐘就抵達沙鹿公園,深波圖書館便坐落其中。


  海線最閃亮的星非深波圖書館莫屬。喜歡藝術電影的人都知道:北有光點電影院,南有高雄電影院;中臺灣則有深波圖書館。深波不僅是座圖書館,也是電影院。


  深波圖書館庭園花木扶疏,環境典雅的獨立式建築外觀有片巨大鵝卵石牆,上頭浮貼著番薯葉圖騰和館名, 館名上方標示著「451℉」。


  番薯是沙鹿重要的農產品,至於「451℉」則是館長期盼圖書館自我警惕與省思的暗號。


  華氏451度,也就是攝氏233度,正是紙張的燃點。小說/電影同名的《451℉》是楚浮所導的名片,故事敘述一個壓制自由的世界,領導者禁止人們閱讀、不能擁有書籍,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這部敘述人類文化浩劫、搶救知識遺產的故事,成為圖書館的寓意。


來到深波圖書館,除了看見一座電影圖書館之美,更能領略這座圖書館的人文厚韻。  1998年,深波圖書館舉辦系列電影賞析研習會,確立了以「電影」為館藏特色的目標。2002年圖書館正式掛牌誕生了「沙鹿電影藝術館」。從圖書館孵出電影館,讓讀者閱讀的不只是紙本還有影像。


  電影館的播放硬體具專業水準;美國進口的35mm電影放映機,DVD、VHS等投影設備,還有不輸商業電影院的杜比環繞音響。除了室內放映廳,露天電影廣場也常常進行映演,更拉近了電影藝術與群眾的距離。


  來到深波圖書館,除了看見一座電影圖書館之美,更能領略這座圖書館的人文厚韻。
 

人文交錯 風華盡覽

隨著時流老朽,美仁里只剩下老舊的土埆厝,經過彩繪美化之後,社區巷道變成時光隧道,重現古早的生活樣貌與純樸的農村景色。  深波圖書館庭院入口處置放了一件親子共讀畫面的公共藝術品,這件雕塑出自在地藝術家陳松之手。陳松被稱為「人道主義人文的藝術家」,在沙鹿區大肚山 臺地斜坡處開設了「藝術之家~陳松雕塑工作室」,多年來培育出許多出色的雕刻家。佔地五、六百坪的戶外空間四處擺放著雕塑品,人文創作與自然融合的景觀十 分精采。


  距離深波圖書館約500公尺遠有一處充滿懷古藝術的的美仁里,巷弄中隱藏著繽紛彩繪,畫面是臺灣傳統古味的點點滴滴。早期這裡是風化場所聚集處,隨 著時光老朽,如今只剩下老舊的土埆厝,巷道牆面斑駁殘破,經過社區美化之後,社區巷道變成時光隧道,重現古早的生活樣貌與純樸的農村景色。


  另外,位於鰲峰山上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也是推薦的旅點。若時間充足,從清水區到沙鹿區之前,可先繞到位於鰲峰山上的遺址文化園區。這裡曾經是 日治時期清水神社所在地,戰後成為戒備森嚴的陸軍清水營區,2014年以遺址文化園區身分亮相開放供民眾參觀。遺址文化園區內部保存著營區的建築和空間配 置,整個園區古今交錯;從軍方建設到1,500年前的遺址,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可以盡覽。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