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炯話郎》 以輕鬆口吻說故事

文:蔡蜜綺  照片提供:攝影╱陳家偉 圖片╱白色方塊工作室
隨著地方學的概念在各地持續發展,越來越多機關開始推出屬於在地的書籍,並舉辦各式新穎展覽;許多愛鄉青年也匯聚文字,以在地視角籌辦地方雜誌,誕生於彰化的《炯話郎》便是其中一例。各方投注人力與心力,即是希望藉由新視野,帶領民眾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多數人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其實認識不深,家鄉總有些建築或人物是你不熟悉的。而地方誌就像是發聲平台,不僅探討、帶動地方學的發展,也用屬於在地的方式,敘說每片土地的故事。


蒐羅故事勾勒家鄉輪廓

地方誌如同發聲平台,敘說每片土地的故事。

  地方誌蒐集在地大小事,保存居民生活記憶,它的大量出產,說明青年關心家鄉,企盼找回地方認同感。《炯話郎》創辦人黃書萍認為,地方不是走過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民主時代後,就直接跳到現狀,當中還經過許多歷程,但這些不會出現於教科書,報紙也不見得有登載,但這些事也不會因為無人提及就抹煞它們的存在。

 

  以《炯話郎》發行起點的「白色方塊咖啡& 工作室」為例,其位置所在的斜對面是縣定古蹟武德殿,為日治時期警察練習劍道、柔道等武術的修行場所。和許多彰化人一樣,黃書萍打小就不明白這棟建築是做什麼的,因為鐵皮永遠圍著它。直到2018 年圍籬拆除,鄉親才一睹其廬山真面目,並重新認識它的背景與來歷。


  通過在地人或關心地方的人口述,家鄉曾經的樣貌開始有了一絲輪廓,使得黃書萍萌生關心地方的念頭。開店次年她辦了《懷報》,3 年之後再轉型成地方刊物《炯話郎》。


深度打開在地的人事物

白色方塊咖啡&工作室是出版《懷報》與《炯話郎》的核心基地。

  《炯話郎》的設定是一年一發,側重在主題企劃,例如第一刊講的是菜市場,第二刊則為鐵道,梳理彰化在地特色,包括歷史脈絡、現狀及未來想像。雜誌也推出人物單元,報導「住在彰化以外的彰化人」和「在彰化做很多了不起事情的彰化人」,就如音樂人林強、薪傳獎得主唐秋水等,這些可能連在地人都不知道的人物故事,黃書萍期待透過刊物,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彰化人在各領域的出色表現。


  然而,地方誌的主題選擇並不容易,要如何以「地方故事」、「地方生活」等面向出發,可讓編輯團隊頭疼了許久。黃書萍表示,編輯群曾提出區域式報導,把彰化像切豆腐般割成塊狀,每期選一個區塊作為主題,但後來發現很多事情會在各區交錯,用這個方式會令報導受限,所以改以最具生活感的題目為方向,菜市場和鐵道的主題便是這樣產生的。

 

黃書萍創辦地方誌,希望讓大家看到更多彰化的人事物。

  當然,刊物的製作過程發生不少趣事。像介紹菜市場的試刊號,曾提及當年南門市場火災有個嬰兒獲救的事情,某日便有人跑到店裡,止不住興奮地向黃書萍表示,他就是那名嬰孩,父母親是看到雜誌後才告訴他此事,這才明白自己的幸運;還有一次,團隊原先企劃採訪一間老米店,沒想到店主阿嬤非常害羞,一直搖手推辭,末了人還躲進店裡不敢出來,採訪只好宣告失敗。


  「拒訪難免,只能靠常拜訪、搏感情來解決。或者以閒聊的方式破防,不要給人太多受訪的壓力。」黃書萍認為,地方誌只能走大方向,最後的結果往往跟當初設定的不同,可能需要調整企劃、增加單元,甚至刪減頁數,不能期待非得產出什麼不可。

 

梳理脈絡、去蕪存菁

《懷報》與《炯話郎》透過不同的方式介紹彰化的大小事。

  接著,黃書萍跟我們聊起牆上的彩繪作品,「咖啡廳除了是我們的工作室之外,也會作為採訪地點與展覽的布置空間。」


  在《炯話郎》鐵道主題刊物的製作期間,團隊開始對鐵道詩人錦連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了讓大眾也能知曉這位彰化在地詩人,黃書萍邀請了4 位藝術創作者,運用店內空間,各自描繪出閱讀完錦連詩集的所思所想,再搭配現場解說,帶領觀看者跨越時空限制,來趟心靈的鐵道旅遊。「透過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生動化,民眾就會願意去了解平常比較沒有接觸的事物,如此一來連結就開始發生了。」


  黃書萍以《彰化縣志》為例,「我都稱之為終極版教科書。」這本書蒐羅了在地各項歷史、地理與人文資訊,是一本知識含量相當高的書籍,然而卻因為知識太過豐沛,用字較為艱澀,一般人很難了解,也就沒什麼人願意去讀,「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去整理、簡化,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將內容傳達給民眾。」

刊物編輯團隊來自各行各業,很多人是因為來喝咖啡才認識加入。  為蒐集第一手資料,編輯團隊親自前往市場與攤商交流。

 

聯合策展是未來趨勢

鐵道是《炯話郎》第二刊所聚焦的主題。

  隨著圖書館類博物館化的發展越趨明顯,許多館場不時辦理各項主題策展,結合多樣化的活動與工作坊,希望能夠藉此與地方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吸引民眾入館閱讀。「但有些書如同錦連的詩集一樣,一般人難以理解,這時候便輪到我們上場了。」黃書萍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歷史脈絡,而地方誌的價值就是運用團隊成員的專業將之梳理、記錄。」


  有次應臺南文學館內藝文空間邀約,黃書萍與臺南地方刊物《鹽分地帶文學》的編輯主講分享會,談論地方刊物的問題。在拜訪時她看見,臺灣文學館內竟然有新營的書店進駐,不僅在空間展示主題選書,更把在新營的在地刊物帶入館內。她這才發現,原來地方書店、地方刊物也能與圖書館、文學館等機關合作,而這些與《炯話郎》團隊正在做的事情竟有幾分相似。「不只是主題選書,策展與設計思考的觀念也是地方誌團隊的優勢。」黃書萍指出,「圖書館有非常豐富的圖書資源,並認識許多專家學者,如何把書籍立體化是未來的挑戰。」

 

臺灣各地地方誌團隊經常彼此交流地方知識與共學。

  黃書萍再次以《炯話郎》的鐵道主題為例,若與圖書館合作,團隊便能運用館內寬廣的場地把展覽設計得更壯觀,「也許是大型地圖,或者微縮模型,讓民眾一看就能知道,哪裡的鐵道是高架化的,而哪裡又是平面的。」「乃至於地方遊程這樣實地探訪的活動,都可以借助地方誌團隊的經驗與人脈來完成。」黃書萍說。館方也能利用豐富的藏書,推出鐵道主題書展,再配合專家學者導覽,沉悶的書籍內容便形成一個豐富、有趣,知識點滿滿的大型跨界聯合策展。「期待未來看見民間與圖書館有更緊密的合作,只要將各自擅長的領域整合好,民眾便能以更輕鬆、多元的方式認識周遭的人事物。」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