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國資圖榮獲第四屆公共藝術獎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編輯部
  「第四屆公共藝術獎」揭曉,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公共藝術作品榮獲網路票選「人氣獎」,並入圍「卓越獎」及「教育推廣獎」兩個獎項,其策展單位更獲得「民眾參與獎」的肯定。


《讀樂‧無限‧大未來》是藝術家楊尊智,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所創作的作品。(文化部提供)   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都會或城鎮,隨處可見的公共藝術,已是臺灣不可或缺的藝術風景。公共藝術實質帶動城鄉美感生活的提升,為公共空間注入藝術特色,創造無可取代的文化氛圍,令人大開眼界。為鼓勵公共藝術設置的傑出興辦單位,文化部於民國96年開始辦理公共藝術獎,每2年辦理一次,以獎勵具美感和新意的公共藝術作品。


  「第四屆公共藝術獎」參選資格為100年至101年,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所完成之公共藝術作品,共計有130案報名,20案入圍,角逐「卓越獎」、「創意表現獎」、「環境融合獎」、「民眾參與獎」、「教育推廣獎」、「人氣獎」及「民間自辦公共藝術設置獎」7個獎項。文化部期許透過公共藝術獎,提升國內公共藝術水準,鼓勵優秀的作品,並提供民眾更多看見公共藝術的機會,使得文化藝術有如方糖溶化在水裡一般,融合於生活環境中。


公共藝術獎 國資圖超人氣

國資圖館長呂春嬌( 左二) 與「讀‧ 樂──公共藝術節」策展單位麻粒國際文化試驗公司受獎人合影。   為鼓勵民眾一起參與公共藝術獎,文化部特別舉辦網路票選活動,並將本屆「人氣獎」從1個擴增至3個。在歷經過兩個月的激烈競爭後,投票數高達1萬6 千多票,最後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國立臺中圖書館(國資圖前身)遷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讀樂‧無限‧大未來》、 《觸‧CONTACT》,分別奪下兩個「人氣獎」的殊榮。頒獎典禮在11月5日舉行,館長呂春嬌表示,國資圖是國家新十大建設之一,館方不斷以不同的面 貌,呈現在新館的服務中,讓圖書館成功轉型為類博物館的經營形態,並透過後續落實教育推廣的擴大效應,讓開館兩年以來,超過500


  萬多的人次,都有機會看到公共藝術的美與形成過程。


  《讀樂‧無限‧大未來》是藝術家楊尊智以「閱讀無限」的想像概念出發,並運用不鏽鋼、大理石極具未來感的材質書寫線條,透過象徵無限與不斷流動的符號「∞」,通往多樣向度的消失點視覺,於國資圖廣場中央塑造出的指標性藝術作品,亦結合休憩座具功能,主動邀請觀者經由多重視 角的體驗欣賞,融入一同冥想未來的無限意涵,以凝聚起對知識閱讀的想像。


策展單位 獲「民眾參與獎」

《觸‧CONTACT》以名畫「創世紀」為發想概念,用數以千計的元件組成碰觸之手。(文化部提供)   另一件位於國資圖館內上方的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觸‧CONTACT》,則是許宗傑以名畫「創世紀」為發想概念,由數以千計的元件所組成的碰觸之 手。數量化的透明玻璃組成若隱若現的雕塑燈飾,每個造型玻璃單元,由英文字母與多國文字轉化為0、1的數字語言,透過指尖的傳遞,象徵開啟未來的「觸」點,數位圖書館扮演「知識傳遞者」與「創造者」的重要角色。遠觀作品時,有如圖書館對外的迎賓意象,帶領觀者遨遊數位知識、網路學習的進化世代。


  在「第四屆公共藝術獎」獲獎名單中,負責國資圖「讀‧樂――公共藝術節」的策展單位麻粒國際文化試驗公司也榮獲「民眾參與獎」的肯定。策展人江洋輝 以全民好讀‧樂活無限作為主軸意象。回應「豐富人文景觀,享受閱讀生活」之訴求,採公共藝術節的策劃架構,以多元交融之公共藝術形態邀約大眾共同參與,著 重「讓閱讀深入生活」、「讓藝術塑造參與」、「讓交流啟發想像」、「讓學習增添樂趣」,透過藝術表現,延展出知識閱讀與公眾生活之間的多層次想像,同時邀 請民眾開啟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閱讀書寫行動。


  經由圖書館內、外空間及周邊腹地3件永久性作品、15項臨時性藝術計畫,並搭配12項民眾參與計畫與周邊活動,藉由導讀路徑,邀請大眾隨著藝術動線 的參訪腳步,融入圖書新館之空間體驗,藉由各項活動所延伸的參與界面,引發大眾對閱讀與知識分享的想像,感受閱讀之於生活的樂趣與美好。同時,亦期為國資 圖之於城市生活的公共印象,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能量場所。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