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獅湖國小強化閱讀力 從理解力下手

文:蘇士雅 照片提供:蘇士雅

  推廣閱讀不只在於量的提升,獅湖國小很早就意識到這點,因此校長與學校老師全面討論後,擬訂閱讀教學的方式與方向,他們從補強學生的「理解力」切入,果然創造了不凡的成果。
 

學生與校景,構成希望的畫面。  獅湖國小,設立於1978年,占地4.43公頃的校地有著多元的生態環境,就高雄市而言,它所在的位置與建築外觀,都不算太耀眼,但近年來卻是教育界最受人矚目的學校;2006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2009年獲得商業周刊評選為百大特色小學,2010以e化創新教學的新釣竿傳奇主題獲選教育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及典範團隊」,今年更獲得閱讀最高榮譽──閱讀磐石獎。
 

  這樣的成就,來自於獅湖國小具備自省能力,並有解決問題的智慧。
 

從國際評比思考

  為了解國際間學生閱讀力的表現,國際性有兩個大型的素養評比,一是4年1次的P I S A,針對 15歲學生的閱讀、自然科學、數學能力作比較。另一是P I R LS;每5年1次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的閱讀進行國際性評量,希望藉由評比結果,作為各國改善閱讀教學及促進閱讀能力的參考。
 

  2006年,臺灣與44個國家/地區一起參加 P I R LS評量,同年亦首次參加PI SA,從這兩項檢測的結果,獅湖國小校長張基成意識到臺灣學生的「詮釋理解歷程」項目能力有待提升,因此,他積極著手與學校老師擬訂閱讀教學的方式與方向,全力補強學生的「理解力」。
 

配合閱讀的實驗,培養學生的思考力。  依據P I R LS的評量,「閱讀理解」主要是藉由「故事體」與「說明文」二種閱讀材料作為檢視閱讀理解歷程。閱讀理解歷程包括「直接理解歷程」和「詮釋理解歷程」兩部分,「直接理解歷程」又分為提取訊息以及推論分析;「詮釋理解歷程」則分別為詮釋整合以及比較評估。
 

  以亞洲地區所顯示的教學差異,反應出新加坡和香港較重視閱讀理解有關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進行較多自行默讀、思考的獨立閱讀行為。依據PI R LS評量公佈的成績,臺灣的「直接理解歷程」高於「詮釋理解歷程」,香港學校在「詮釋理解歷程」則有較高的表現。臺灣與香港最大差異在於香港學校較重視閱讀、寫作、說話/聆聽這些與閱讀有關的教育政策,另外,閱讀教學活動以及提升閱讀理解策略的教學方式上,香港教師採用更多樣的閱讀活動,以及更多讓學生「解釋所閱讀的材料,並提出理由支持他們的理解」和「就他們閱讀的材料預測文中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詮譯理解的歷程

閱讀社群相互激盪。  10多年來,臺灣全面推廣閱讀,不論是學校或圖書館,莫不極其所能的以各種方式鼓勵閱讀;以量為主的小博士、小碩士認證閱讀活動造成學生以填寫閱讀單為主,而不是以閱讀思考為主,但閱讀量的多寡,與思考能力以及理解力的提升未必成為正比,這樣的現象顯現在「詮釋理解歷程」的表現低於「直接理解歷程」。
 

  在教師專業訓練上,香港教師受過較多「閱讀教學有關的教學法」和「閱讀理論」方面的培育。根據評鑑數據,國小教師大多是大學畢業生,閱讀教學相關專業培訓,多數教師只有概要或入門的程度,接近四分之一的老師完全沒有接受過閱讀輔導與閱讀理解的課程。臺灣學校所提供的資源以及教師教學方式與策略上,各校之間差異不大,也就是說教師和學校所提供的閱讀教學和閱讀環境是接近的。若是教師沒有閱讀專業訓練,要求他們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策略教學自然是不可行的事。這樣的狀態,對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更特別顯得不利。
 

  為了解決透過評鑑所顯現的缺失,獅湖國小擬訂出應對方式。
 

提升教師專業訓練

  針對教師閱讀專業訓練方面,校方成立「閱讀理解策略專業社群」、「科普閱讀工作坊」,分享閱讀理解教學策略、協助規畫學校本位的閱讀課程、提供各項閱讀教學素材,專業社群也密集辦理、參與各類相關研習,並設置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建構專業分享交流平台。另外學校也籌辦「資訊融入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機器人創造力教學團隊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全面提升教師各領域的專長,以便遊刃有餘的提供孩子各類知識。
 

提升學生閱讀教育

閱讀推動教師以繪本引導入門讀書會的學生愛上閱讀  將「閱讀」訂定為本位課程,「閱讀理解策略」訂定為第二套本位課程的核心,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涵蓋正式、非正式、潛在課程3個面向。
 

  低年級設置專任閱讀教師奠定學生「學習閱讀」,中年級融入國語文領域,高年級實施主題研究,深化學生從閱讀中尋求有意義的訊息解決問題,提供多元的閱讀理解策略,以求「直接理解」與「詮釋理解」平衡發展。
 

  另外,校園全面e化,透過研發B i g6技能為主要引導方式,佐以P B L教學模式,結合資訊科技、網路資源、Google Site、協作平台及現有軟體資源發展多媒體教材,並藉由電子白板的高互動功能加以整合運用,以新科技教具提供學生無邊際的資料庫進行專題研究,加上戶外體驗活動延伸閱讀,讓閱讀對學生而言不再只是文字的堆積,而是真實生活的運用。
 

提升弱勢家庭閱讀教育

  推動社區親子共同閱讀,將閒置教室設立為社區圖書館,提供舒適環境,提供早到或家長遲接之學生暫時安置社區圖書館中,並安排專人陪伴,培養閱讀習慣及保障學生安全。在這一個空間中,也為新移民家庭辦理親子讀書會,指導父母學習陪同孩子正確閱讀的方式。
 

獅湖國小榮獲2011閱讀磐石獎。

  校方也免費開辦「閱讀入門讀書會」,每月一次的讀書會專為閱讀行動較弱的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
 

  一個失敗者,常常因為看見自身的弱勢而沮喪。成功者則在反省中看見自身的不足,然後積極研擬對策,最後轉敗為勝。
 

  2006年,臺灣首次參與PI S A與P I R LS評鑑,多數人從結果分數中欣慰臺灣的閱讀素質位居全球中間值,但是獅湖國小看見的是我們沒有成為最優的原因,並且全力調整重新出發。顯然,獅湖國小能夠榮獲今年度的閱讀磐石獎,除了閱讀教育的建樹之外,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所懷抱的視野,以及一個成功者所具備的自省能力!
 

PIRLS

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 E A)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 r o g r e s s i 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 R LS)跨國研究,5年循環一次的國際評比,以國際觀來看小學四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測量兒童閱讀素養成就以及與讀寫能力有關之政策、實務的發展趨勢。
 

PIRLS提供以下項目的國際比較及趨勢:

  1. 四年級學生的閱讀成就。
  2. 與閱讀教學目標及標準相關的能力。
  3. 家庭環境的影響以及家長如何培養閱讀素養。
  4. 學校裡學習閱讀的規劃、時間與教材。
  5. 閱讀教學的課程及班級取向。
  6.  

  根據P I R L S 的定義,閱讀素養是指學生能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而這些書寫語言的形式是社會所規範出來的。學生能夠閱讀各式各樣的文章,從中建構出意義,從中學習,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並由閱讀中獲得樂趣。
 

■ PISA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 r o g r a m m e f o 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 I S 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辦的全球性學生評量。主要研究是測量接近完成義務教育的15歲學生,是否具備適應未來社會情境的能力。
 

  P I S A自2000年實施以來,各國教育改革多同時參酌P I S A結果。由於P I SA創新而真實的評量設計、標準化的抽樣和計分程序、和嚴謹的執行品質監控,讓評量結果的跨國和跨時間比較,普遍受到重視。我國從2006年開始參加P I S A,2009年測驗是第二次參加,其結果具有初步趨勢性資訊。
 

  PISA與PIRLS所強調的小學生「學習閱讀」的能力不同。同樣的,透過這兩項研究亦可瞭解閱讀發展的輪廓。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