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臺灣碗盤博物館 一頁常民生活史

文:張坤華 照片提供:臺灣碗盤博物館提供
  宜蘭縣員山鄉的「臺灣碗盤博物館」,館內收藏了2萬多件,從明清至今的碗盤,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陶瓷精品,一件件器物如同臺灣社會發展的縮影。

館內一樓的文物交流區也歡迎民眾將家中的老東西寄放在這裡。  走進宜蘭縣員山鄉雷公埤旁的「臺灣碗盤博物館」入口處,迎面展現的是一塊長3.8公尺、寬2.8公尺的超大型「魚仔盤」,令人眼睛為之 一亮。館長簡楊同原本想打造一只超大的「仔(台語,陶瓷器通稱)盤」,作為鎮館之寶,不過尋遍各地,找不到足夠大的窯爐可以燒製,只好委請木工師傅以木板 釘製,再請廟宇的彩繪師,在放大100倍的盤面上,畫上和「魚仔盤」一模一樣的圖案,花了個把月的時間,才完成這件作品。


  一句「呷飽未?」,道出臺灣人的親切和熱情。簡楊同指出,這句左鄰右舍打招呼的慣用語,說明了「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的飲食觀。吃飯用的碗盤,是一般人最密切的生活文化器物,不論是家財萬貫的富豪,或是一般市井平民,每天三餐都會使用到碗盤。
 

  他表示,在博物館內,可以看到許多碗盤的彩繪,充滿濃濃的臺灣味,其中包括象徵年年有餘的魚、祈中科甲的龍蝦、南島風情的椰風海景、清新高雅的梅蘭竹菊,還有福祿壽喜及龍鳳呈祥等圖案,在在反映過去經濟不富裕的年代,人們在打拚求溫飽的同時,也期待生活過得更好。


與陶瓷結緣

入口超大型「魚仔盤」是碗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6年前,簡楊同回到宜蘭家鄉,在非營利組織(NPO)工作,先後在文化、廟宇組織服務,以社區營造的模式,推廣北管、歌仔戲,發揚蘭陽在地文化。


  「人到中年,一定要做自己最有興趣、最有價值的事!」簡楊同想起他的收藏興趣:「最初在玩中國陶瓷的時候,發現臺灣的碗盤非常有特色。 40到50年代出產的器皿,都是手繪的高溫釉下彩繪,有別於清朝時的粉釉和釉下彩。臺灣碗盤是用在地的『土』,和『火』結合而成的藝術,並發展出臺灣人喜 愛的「胭脂紅」,慢慢地越研究越覺愛好,也就越收越多。


  他進一步指出:「臺灣本身並不出產高嶺(瓷)土,傳統碗盤都是用陶土作為原料的石陶器(Stoneware),近年進口瓷土後,潔白瓷器才因應而生,古早窯燒出來的陶碗盤,雖然工法較為粗糙,卻給人古樸素雅的親切感,也道盡先民篳路藍縷的辛勞。」


臺灣碗盤歷史軌跡

  談到臺灣碗盤的歷史,簡楊同館長如數家珍。他說,從碗盤出產的時間,可以看出臺灣發展史的縮影。臺灣的碗盤大致分成四個時期:一、明清時期;二、日治時代;三、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四、民國70年代以後。


  最早是大航海時代的貿易瓷,有中國、日本及東南亞的各式各樣陶瓷。到明清時代,臺灣先民的碗盤,大部分產自福建的漳州窯、德化窯,少數來自景德鎮或廣東汕頭等地,這些多半以民間生活用具為主。


  西元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以後,日本人引進『四角窯(一種倒焰式窯爐)』,並提供輔導金,鼓勵陶瓷生產,對鶯歌製陶技術,不僅有決定性影響,連帶地使得北投燒、南投燒、苗栗窯逐漸興盛起來。


  戰後,受到關稅減免的激勵,單單鶯歌碗盤燒窯場,就有300家之多。博物館內的收藏展示,以50年前臺灣一般民眾使用的碗盤為主軸,這年代正是簡楊同個人的成長記憶,也是臺灣陶瓷蓬勃發展時期。


  民國70年代以後,機械化量產的陶瓷快速成長,加上塑膠餐具製品的興起,漸漸取代手繪碗盤,傳統的燒窯場被迫歇業,鶯歌倖存的窯場才轉型為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工業陶瓷、陳設陶瓷……。
 

博物館開館 中年圓夢

碗盤博物館展間經過特別設計,以防止地震時受損。  對於一個收藏家而言,開博物館是其畢生追求的目標,簡楊同館長收藏臺灣碗盤的興趣,近20年未曾改變。成立博物館與大家分享收藏品,也漸漸成為他生活的重心。


  他認為,在所收藏碗盤中,從胎土、釉料,直到上面的彩繪,與裝飾方式,無論是梅蘭竹菊,或是象徵「年年有餘」的魚,都反應了當時臺灣社會的生活文化與飲食觀念,更是一種共同的生活回憶,它記錄了先民走過的困苦歲月,是平凡卻珍貴的文化資產。


  歷年來,他從網站、古董商,乃至販仔腳(台語,指跑單幫的古董販子)、跳蚤市場等處,前前後後蒐集了2萬多件碗盤,其中也有一系列歐洲 風格的珍貴陶瓷,如有「歐洲瓷器之王」美譽的Meissen,出產的手工彩繪瓷盤;英國19世紀末W.Brownfield系列盤…,他不僅蒐集,也深入 研究。


  碗盤不怕水,不怕火,就怕摔。宜蘭多地震,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簡楊館長花了近3、4年的時間,有計劃性地投入。依照過去參觀國內外展場 的經驗,思考讓器皿在展示上,如何較具可看性,如:碗適合格架、盤子適合壁掛,杯子就不易陳列等等。而豬油罐、古早鍋具、碗、盤、碟等,得各依功能、釉 彩、型制被歸類成局,讓人一賞臺灣碗盤風華。簡楊同一手整理,一面構思,還自行研發,以彈簧、軟管為支撐的「碗盤吊掛避震方法」,將地震的損失風險,降到 最低。


  就這樣,展館是「在雷公埤附近的朋友,提供閒置廠房,友情贊助」;全館的裝置是「由舊房子拆卸下來的臺灣紅檜木,回收再利用」,一步一 腳印,克勤克儉地築起他的理想國度。「過程雖然辛苦,但很快樂。」簡楊同半開玩笑地說:「最近發現自己開始有老花眼了,人生苦短,做夢要即時!」
 

「補硘仔」古早裂紋陶瓷回春術

「十二碗菜歌」重現百年前臺灣流行的地方戲曲及辦桌文化。  臺灣碗盤博物館內,擺設了許多傳統木桌和椅條,最具有典藏價值的是,曾經經過老師傅修補過的破碗盤。乍看之下,宛如蜈蚣攀附於碗盤、花瓶裂縫的補釘,對簡館長而言,無疑是彌足珍貴的瑰寶,他說:「看著碗盤上的開片、裂紋,與修補的痕跡,正是臺灣碗盤走過歷史的在地價值,希望藉由收藏這些補過的器物,喚起我們學習先民愛物惜物的精神。」


  在40、50年前物資缺乏,很多人家裡難得有珍貴,或具有紀念價值的碗盤,一不小心弄破了,卻捨不得丟掉,那時會交給專門從事修補「仔」的師傅來修補。


  師傅通常會先把糯米煮熟擣爛,加入蚵灰,用來黏補於破縫上,黏補完之後,斜斜打入金屬釘,密貼於瓷器上,補過後的陶瓷,表面平整,再倒水進去,也不會滲漏,而且跟原先的一樣堅固。


舉辦館外展覽 積極參與社區

  開幕至今才1年10個月,簡楊同與博物館一直以生態博物館和社區博物館的思維,積極投入社區參與,以及館內外的展演活動。例如:去年初 與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合辦「臺灣早期陶瓷『仔』精品展」;也受邀為宜蘭縣文化局「村落美學」活動的策展人,展演臺灣百年前流行的「十二碗菜歌」;去年10月 底至今年春節前夕,與財團法人昇恒昌基金會在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舉辦「懷舊食光─臺灣早期食器展」。


  簡楊同強調,「十二碗菜歌」是百年前臺灣流行的地方戲曲及辦桌文化,歌曲內容描述女主人宴客的情形,由社區媽媽合作,重現當年的十二碗菜料理,結合宜蘭歌仔戲的發源地,結頭份社區歌仔戲班班員,以邊唱邊上菜的方式呈現,贏得許多與會社區民眾及文藝界人士的喝采。


  至於在桃園國際機場的「臺灣早期食器展」,簡館長認為,展出地點正好在入出境通關的免稅商店區,希望藉此讓來到臺灣觀光的朋友,以及要出國的民眾,一起欣賞臺灣碗盤之美,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臺灣,發掘臺灣更多可愛之處。
 

「平安順興」宜蘭獨有的祝福語

「平安順興」的文創工藝品出爐,將本土文化燒熔其中,象徵來自大地的祝福。   此外,臺灣碗盤博物館去年也獲得文化部文創產品設計補助,邀請畫家林耀堂教授設計,以臺灣傳統仔工法,委請鶯歌老碗窯師父,用半手工的 「釉中彩」燒製,加入10%粹取的蘭陽溪黑黏土,經過1,100度窯燒,將本土文化燒熔其中,象徵來自大地的祝福,製成宜蘭特有的「平安順興」紀念碗。


  簡楊同館長提及「平安順興」4個字的由來,說道:「宜蘭古稱『噶瑪蘭』,滿清政府擔心肥美的蘭陽平原,無人看守下,成為海盜窩,後來決定在此興建噶瑪蘭城,期間經地理師梁章讀建議,將城池從坐東向西,改為坐北朝南,使當地物產豐饒,民風純樸,人才輩出,文化興盛。」


  那時,首任通判(今縣長)翟幹依其意見,並特別把4個城門,依八卦方位,加上祝語,取名為東「震平門」、西「兌安門」、南「離順門」、北「坎興門」,祝禱宜蘭的斯土斯民,永遠「平安順興」!


  透過年初「平安順興」的文創工藝品的出爐,簡館長除了期許臺灣碗盤博物館能成為地方文化窗口,以及臺灣文化流傳的小聚點;同時也希望讓 歐美、日本及大陸來臺「自由行」的觀光客,品嘗臺灣在地傳統美食、欣賞美麗古樸的手繪碗盤,並且體驗豐富多元的臺灣生態、文化,與其他地方鮮見的濃厚人情 味。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