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學位、商界繼續挑戰 閱讀成林義傑拓荒利器

文:李墨 照片提供:潘云薇
林義傑從超馬好手跨足商界、法學領域,在不同賽場上,不管是哪種身分,他認為都要擁有閱讀習慣,它既能反思、解決問題,也有享受的層面。

 

林義傑跨足不同領域,他認為不管是哪種身分,都要擁有閱讀習慣。

  大家都知道林義傑是參與完成人類首次橫渡撒哈拉沙漠計畫、世界四大極地超馬巡迴賽總冠軍,戰績輝煌的頂尖超馬好手;但大家可能不知道,邁過人生4 字頭的林義傑,仍然在奔跑著,跑在完全不同領域卻同樣艱難的賽場:商業與學位。


  採訪是在飄著陰雨的下午,林義傑剛結束高雄的工作趕回臺北,但完全看不到疲態,甚至看不出來已年過40,或許這就是運動員打下的功底。目前他將這滿身的精力揮灑在自己創辦的運動服飾、活動公司「SUPERACE」,以及相當艱困的政大法研所碩士學位。


  被問起為何總是選擇挑戰極限,林義傑想了一想,「或許跟個性有關吧,喜歡探索,以前是在物理上面的探索,現在則是在心理上做這些無止盡的挑戰」,他隨後也坦言「老實講蠻辛苦」,由於臺灣少有運動員創業前例,尤其是以企業為願景,所以他也必須面臨各類資源不足的問題。


  這讓我們想起NBA 退役巨星Kobe Bryant 退休時說過,「從現在開始的20 年,如果籃球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那我是失敗的」,林義傑在璀璨運動員生涯之後,繼續追逐不一樣的夢,追逐夢想的過程也意外成為他愛上閱讀的契機。
 

賽場到商場 從過去到現在都在拓荒

林義傑創立專業運動機能品牌「SUPERACE」。

  現在的林義傑花了許多時間在拚事業,辦賽事活動也行銷運動服飾,被問起從賽場到商場的心路轉折,林義傑感嘆體育在臺灣真的太狹隘了,運動員就只能當老師、當教練,「連我去吃個刈菜雞,人家都問我現在在哪裡教書。」林義傑說,他本來有在高中、大學教書,對他來說由於是「本業」,因此是能輕鬆勝任的任務,對這樣的頂尖選手而言,「我只要看一個人跑步10 秒,就知道會不會跑,這對我們來講是很習慣的東西。」


  但或許是個性的原因,林義傑決定走出舒適圈,他透過寫作,讓社會大眾更了解體育、運動這件事;他創業,企圖在沒有運動產業的臺灣開闢出一片綠洲,但這過程的難度超乎他想像,「沒人教我、沒人帶我,也沒有一個成功的運動員跟我說,一個企業如何走入資本市場,如何做社會企業責任,沒人教我,所以要自己闖,自己去奮鬥。」


  林義傑笑說,「我過往到現在都在做拓荒的工作,沒有一個是輕鬆的,我也覺得好奇怪」,但他也說出自己宏大的夢想,「我相信,當我踩過這條路,後者要來踩就會非常輕鬆,也會有更多的家長讓自己的小孩子參與體育。」或許這是他挑戰自我的習慣,也是他愛臺灣體育的方式。
 

讀商又讀法 閱讀成解決問題利器

《獵殺海洋》讓林義傑認識到「大海正在哭泣」的悲傷事實。

  在創業過程中,林義傑發現自己面對的問題是「武器不足」,過往他念運動管理學系,也上過運動行銷的課程,但當時太過早期,連老師都缺乏實務經驗,所以當林義傑真正出來做生意時,有太多的東西不懂。「我覺得今天變成這樣的狀態,真的是被逼的,因為好像我


  不得不這樣做,逼著自己必須從閱讀上增加自己不夠的知識,以及現代社會的趨勢。」


  為了補足自己的彈藥,林義傑回到學校取經,他先後念了臺大EMBA 商業管理,以及政大法研所,這段修練讓他發現,自己在商業管理、領導、組織想法都有所進化,也感嘆自己以前眼光很短淺,真的以為體育就是教育,就是比賽,就是辦活動,但法律層面有著截然不同的看待問題視野。
 

  現在的林義傑早已跳脫單純的運動員身分,但也對我們吐露心聲,「別人不認識你,大家還是當運動員在看你,事實上你已經念到政大法研所,這已經不是一般學生可以考進去的……」我們好奇這是否會對他造成困擾,林義傑坦然地說,「其實不會啦,這很正常,我也不是生活在他們24 小時的世界裡頭,在媒體上看到我又多是運動表現。」遇到問題時,每個人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林義傑選擇了閱讀,選擇回到學校,而這其中的因,則源自於他出社會時遇到的貴人。
 

年輕時不愛書 貴人領進閱讀之門

林義傑閱讀《高處眼亮》,想了解林懷民的想法。

  我們好奇林義傑年輕時的閱讀習慣,他直言,「我小時候幾乎沒時間看書,訓練時間拉得很長」,加上田徑隊裡並沒有讀書風氣,同學們忙於訓練、休息、假日則跑出去玩,所以年輕時閱讀量很少,出了社會才慢慢增加起來。


  林義傑回憶自己踏入閱讀之路的契機,是因為他出社會時,一位帶著他工作的廣告界大哥對他說「你書要讀多一點」,而且還常常拿書給他,並要求要看完。林義傑說,當時那位大哥要他一個禮拜讀一本書,過程持續了一至兩年的時間,什麼書都看,到了誠品書店看到喜歡的書就買來看,累積了龐大的閱讀量。


  在這段閱讀過程中,林義傑整理了自己的內在想法,爬梳過往經歷,並吸取別人文字的精華,促成自己的體悟。他心懷感激的說,「所以在閱讀這件事,我遇到了貴人,影響我到現在,蠻深遠的。」
 

對《獵殺海洋》感觸多 不管哪種身分都要有閱讀習慣

林義傑的閱讀範圍廣泛,其中法律相關書籍占了他相當多的閱讀時間。

  從解決問題入手,閱讀成了林義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問他閱讀除了解決問題面向,是否也有享受的層面。林義傑給予肯定的答覆,他分享了林懷民的《高處眼亮》,「一個大師級的人物,會讓人想要翻他的書,想了解他的想法」,吳念真、蔣勳、龍應台、林徽音也都是他的心頭好。


  至於最近印象最深刻的書,林義傑首推《獵殺海洋》,他說自己當然也會使用自然資源,但非常堅持不浪費的原則,而這本書則讓他認識到「大海正在哭泣」這件悲傷事實,同時也會反思臺灣的海洋文化,從法律專業的角度,也能藉這本書回過頭思索臺灣海洋專法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閱讀有知識性的東西後,就會反省自己的生活」,這也讓我們聯想到,林義傑對水資源觀念推廣相當積極,這或許是他跑遍世界所開展出的眼界,也可能是個人對於惜物愛物、維護環境的堅持,他推薦這本書,可說是其來有自。


  在外界眼中,運動員與閱讀似乎沒有太緊密的連結,但林義傑跟我們分享一則小故事,他說過往參加比賽時,會有外國選手帶書去看,「我們包包明明已經很重,他還要帶書,但看完後會撕掉,包包就會越來越輕」,林義傑簡潔有力地說,「閱讀和運動員沒有直接關係,運動員是一個身分,閱讀是一種習慣,我覺得不管你是哪種身分,都要有閱讀的習慣。」


  另外,他還跟我們說了自己的閱讀小祕密,「我不會要家裡擺的全都是書,我不看第二次」,林義傑說,若是好書,通常他看完後就會送給身邊的人看,若是不好的書,他看完後就會直接送往回收箱,連電影也是,一般人會二刷、三刷自己的愛片,但林義傑看一部片就是一部,不會回頭再看一次。他開玩笑說,「我沒做過回味這種事情,除了考試用的書被迫回味,哈哈哈。」
 

回顧過往 一天當48 小時用的人生

林義傑說,寂寞時透過閱讀,可以帶來很多的反省。

  一般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已經是莫大的成就,但林義傑在運動領域得到傑出成績

後,繼續在商場上奔跑,甚至還想在法學碩士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這讓我們驚嘆簡直是多活了別人兩倍的人生,他聞此感觸良多,「我和自己兄弟晚上聚在一起講一件事,過沒多久我就會把它做完,人家開玩笑問我是不是一天有48 小時,我覺得自己應該是A 型人格,就是強迫自己到底。」
 

  在一連串外界眼中不斷挑戰、拓荒的歷程裡,林義傑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他深刻地說,「我覺得有時候人生歷程很難講,不知道會遇到什麼狀況」,他認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都有達到,「但過程是不是快樂則不一定」,因為每一個歷程不一定是自己計算好的。


林義傑企圖為臺灣運動產業開闢出一片綠洲。(林義傑提供)  林義傑進一步解釋,不管花了多少心思去達成目標,真實的歷程跟想像中總是不同的。他感嘆,「有時候覺得這條路蠻辛苦的,不是一般人想像中一步一步就完成了,要經過好多段不同的歷程才能到達終點,這部分除了自己之外,他人不會完全理解,有時候會有點寂寞」,寂寞時該怎麼辦呢?林義傑笑說,「寂寞的時候閱讀很好,可以有很多的反省。」


  至於接下來拓荒的領域為何,林義傑考慮真的去考律師,或是再挑戰不同領域拿個博士學位,當然也可能讓自己喘息一下,最重要的是目前的事業,「現在經營7、8 年,10 年要有成,會有壓力,一定要在一個領域有一定的名聲,沒有的話實在可惜。」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