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百年文學.多音交響

文:楊順明 照片提供:國立台灣文學館

展館設計營造開放親近的氛圍。  文學是作家個人想像力的結晶,也是社會上多股力量的交叉、集體經營的產物。臺灣文學始自何時?眾說紛紜,有人把它定位於明鄭時期,這是以漢人的觀點來看,其實臺灣自古即有原住民於此生息,靠著口傳留下許多精采神話、傳說。在1624 年荷蘭占據臺灣之後,臺灣成為荷蘭殖民地,卻也讓臺灣與世界接軌。尤其近一百年來臺灣文學發展的進程,可說處於非西方國家的「被動性現代化」,在語言文字使用上,是斷裂的;在文學體制上,是嫁接的,呈現多彩繽紛的多音交響。


從殖民性、現代性到在地性

  1895年以後隨著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卻也為臺灣帶來現代化,不但在日常生活上,深受現代文明的洗禮;在文化上,也具備現代性,包括科學、民主、自由的觀念,以及反帝、反封建、反殖民的精神。


  20世紀的10年代,臺灣文學依舊以傳統漢詩文為主,縱使已改朝換代,對於臺灣傳統文人而言,不僅清朝淪亡,也斷送科舉功名之路,但多少都能感受到新時代的到來,此時期的漢詩文遂型構出與清領時期不同的新面貌。尤其日本統治初期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武力鎮壓,另一方面採懷柔手段,從1895年至1919年,7任臺灣總督雖然都是武官,但是都具備漢文素養,而第三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針對傳統文人,無論是1896年於「南菜園」舉行官紳聯吟,或1900年召開「揚文會」,這種讓官民打成一片的詩會,一時造成傳統詩的活動興隆不已。由於傳統詩文在庶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調劑品,包括過年貼春聯、結婚喜慶時的祝詞、戲曲中的七字仔、雜唸歌,甚至於有些反映社會現實的流行歌,也充滿傳統詩文的氛圍,因此,至今依然有人從事傳統文學的創作。
 

民眾參觀特展,重新進入臺灣文學史。  日治初期的臺灣,正處於一個由傳統到現代交叉的年代,不僅社會生活型態改變,在教育體制上,至1918年末,已有263所公學校,及131所分校,9萬2千名男生與1萬6千5百名女生就學,可見日本殖民者對基礎教育的用心。到了20年代,日本統治臺灣已20多年,透過教育讓臺人知道近代文明,瞭解西方文化,在輸入日本文學之際,也間接移植了西方文藝思潮。
 

  回顧百年來臺灣文學的發展,歷經殖民統治與政治壓抑,臺灣作家們仍前仆後繼地投入文學創作的隊伍,透過大量創作的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字作品,忠實刻畫出歷史的腳步,也開創出多元而精采的文學榮景。大約可分為:日治時期、戰後初期、戒嚴時期、解嚴以後等幾個階段。


建國百年‧百件精采

  在建國百年的今天,國立台灣文學館特別籌辦「台灣文學˙精彩一百」特展,自2011年09月16日至11月20日展出。


  台文館表示,此次展出內容,係由台文館研究人員經過有系統的爬梳、整理,挑選1912到2011年間,區分為3個斷代:1912-1949、1950-1979、1980-2011,共100則文學作家、作品、社團、刊物、事件、現象,包含古典文學、現代文學、思潮論戰、類型文學等面向,以文學大事紀年表貫穿百年來的臺灣文學精采的人、事、物。同時邀集多位臺灣文學研究者,進行內容的撰寫,具體展現當前的研究成果,也將臺灣文學的精采面貌加以呈現。


  館長李瑞騰表示,為了選出這100則「精彩」內容,臺灣文學館內文學領域的研究員組成了編輯小組,討論所謂的「精彩」究何所指?然後針對如何分期、撰寫哪些作家與作品、刊物與社團、論爭與風潮等等,為何可以列入「精彩」之中,是透過多次討論辯證而來,其內容資料的撰寫及訂題,則分別請館內外共43位文學研究者執筆,撰寫每則500-800字內容,再由承辦人簡弘毅通讀順稿, 並處理成展示與出版2 個版本,展示版從原稿中摘錄200-300字製作成看板,有的裝框成畫作,有的裝飾成書,盼能吸引參觀民眾閱讀,真正展現臺灣文學的精采之處。
 

《台灣文學-精彩一百》專刊-封面。 「台灣文學.精彩一百」特展,簡明呈現臺灣文學史。

民眾參觀特展,重新進入臺灣文學史。百年一見的文學饗宴

  此次展覽的設計概念,展現「閱讀式」的展覽,展場內以素樸的設計風格,來彰顯這百年來臺灣文學的精采內容。展場中央的年表桌,記錄著百年來發生在臺灣及臺灣文學的精采人、事、物,其間由2片牆面切割出3個時間斷代,年表突破牆面則暗示著時間軸的連貫性,同時也碰撞出臺灣文學百年來多元、精采的面貌。本次展覽不論是展示手法或內容資料,都有別於本館以往文學特展的風格,通過文字閱讀式呈現,凸顯臺灣文學豐富而精采的多元面貌,是一場今年絕對不容錯過的百年文學饗宴。

 

史料呈現亦是特展重要內容。  為了彰顯百年來臺灣文學精采的人、事、物,台灣文學館於10月17日館慶,出版《台灣文學˙精彩一百》一書。其內容係由43位文學研究者所撰寫,每則500-800字,透過此書閱讀,可以快速了解百年來臺灣文學的發展,可說一本臺灣百年簡明文學史。(作者為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