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小野老師推薦書—2021開春選書

153-48-01

 年節將至,對華人社會的意義除了相聚,更是象徵著除舊佈新、萬物重生。迎來 2021,我們終於告別了 2020 這個於身於心都不容易的一年。在工作與校園外獲得短暫歇息的時間裡,我們得以重新看待與身邊家人朋友的關係,窩在家裡閱讀,從書中獲取靈感的一瞬之光,也是新春的好選擇。就讓我們跟著小野老師,再次探索生命的喜悅吧!

 






 

153-49-01
《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

作者:黃春明

出版社:聯合文學

 

《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重返臺灣臺語電影時代

「黃春明重新寫作,對臺灣文壇來講是件開心的事。」以86 歲的年紀,患過癌症且中斷多年活動的作家來說,經歷這些考驗還能挺著筆桿創作實屬難得,「這對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而言非常重要,他筆下人物生動,總用幽默的口吻將我們帶回那個時代。」
 

 「只要他的作品出來,我就會想去改編成影劇拍出來。」小野老師在黃春明兩個時期的小說作品改編裡,都沒有缺席,從八零年代以三段式電影分別拍攝《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兩千年初期,又有《放生》、《等待一朵花的名字》這批作品。
 

 病癒休養一陣子的黃春明去年及今年,陸續發行了《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這兩本小說。甫出版作品時,黃春明以「挖礦」作為寫作的譬喻,認為寫作挖到一個程度後會碰觸到脈絡;此時不能繼續「挖」,而是要細膩地「剝」,以回復人性的刻畫。
 

 「這本《跟著寶貝兒走》對外是用情色小說宣傳,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情色成分。」黃春明筆下的主角原是名私娼寮的保鑣,幹了糟糕事被剪去陽具,卻陰錯陽差移植了另一根寶貝兒,故事反應醫療道德、性別權力、媒體暴力等議題
 

 另一本《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則是反映出解嚴前臺語片時代的社會情境,由一個餐廳女兒被慫恿去拍電影,卻走進一條螢光幕前看不見的複雜世界。小野老師解釋:「臺灣早期的電影是被列入八大行業,社會視為是三教九流,電影圈遊走於黑白兩道,十分複雜。」
 

 

153-50-01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

作者:平路

出版社:時報出版

 

《間隙:寫給受折磨的你》:痛楚之外,疾病的禮物

 

 小野老師談及自己閱讀《間隙》實嚇了一跳,因為平路在半年內經歷兩次癌症,從及早發現的肺腺癌到至於後又檢查出乳癌,內心的衝擊難以想像,「這本書跟其他談癌症的書不同,她是個文學家,平路用 The Gap 的概念寫這整個過程,」
 

 「她將人的日常生活裡突然遭逢的改變稱作間隙,人有時候要靠間隙的出現,才會意會過去無法領悟的事情,」尚未生病前的平路在中央廣播電臺擔任董事長,在忙碌的工作軌道之餘,將剩下時間拿來寫作,生病讓所有事情停下來,小野分享作者在書中看待病痛的視角,「有生病跟沒生病的人分成不同國家般,一劃成了兩個國度。」
 

 「有一個與生俱來的錯誤,那就是認為我們來到這一世界,目的就是要過得幸福愉快。」小野老師用其中的篇章《執念》為例,分享平路在文章開頭引用哲學家叔本華的話來思考,講的是一個人的固執要如何去化解。
 

 這本書以日記行的散文形式撰寫,夾敘夾議,用許多文學跟電影、戲劇的反思來探索生命的議題,篇章的尾端會有個功課,讓讀者以身力行,與自己和病相處,這也是小野老師對此類議題的旨趣所在,「我自己是生物系出生,總是對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義充滿著好奇。」
 

 「不要把病痛看成是災難,生命的答案有時必須要靠很大的撞擊才突然想通」小野老師讀《間隙》時深刻感受到與自己同輩人的憂慮與感受,而更將病痛的考驗視為另一種禮物,感於近年友人楊德昌、張毅的離開,他將這本書送給許多同年友人,認為不必等到癌症才開始思考死亡這件事,「平路與黃春明的創作有點相似,黃春明是86歲的病後創作,而她是在病中寫作,他們的例子可以鼓勵許多正在受折磨的人。」


 

153-51-01
《印象派全書:一本書看懂代表畫家及300多幅傑作,依時序了解關鍵事件與重要觀念,全面掌握一場藝術革命運動的演進全貌》

作者:薇若妮卡.布呂葉.歐貝爾托(Véronique Bouruet-Aubertot)

譯者:陳文瑤

出版社:積木出版

 

《印象派全書》:捕捉人生的光與影

 印象派的畫作約莫開始於1860 年代的法國,十九世紀中的世界發生許多變化,1895 年臺灣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此時世界的另一端電影誕生了。電影的誕生,伴隨著繪畫觀念的改變,印象主義變成社會主流的當下,它抓到所有人的心,讓人開始關照自己生活裡的事物。
 

 印象主義不再畫偉大的英雄或皇室,不再追求畫得唯妙唯肖,因為攝影機就能做到,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光影和色彩,甚至是捕捉瞬間風吹草動的畫面感。
 

 2013 年小野老師在一次至臺大醫院探視生病友人時,與其到附近歷史博物館的植物園荷花池外散步,當時正在展出莫內(Claude Monet )的畫,主辦單位用心將池子佈置成莫內畫中的情景。
 

 「我到現在都不會忘記那個畫面,是因為夾雜了我的情緒跟故事,那一刻我終於有點懂了,我們看那麼多畫和解釋,但親身經驗那些生命的瞬間才理解了印象主義帶給我的溫暖。」


 

153-51-02
《蕨類王國》

作者:郭城孟

繪者:王秋香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蕨類王國》:萬物生存的答案,在森林

 「恐龍一定是吃過也踩過這些植物的。」小野老師半開玩笑地說。蕨類在地球約莫出現於四億年前,比恐龍的兩億年還早,牠們沒有花和種子,而是用孢子傳播。隨著時代演變,蕨類開始有了些枝葉,「當你看到的時候他們已經等於是地球的活化石了。」
 

 拿著《蕨類王國》的小野老師,解釋著這本兒童書為何令他喜愛,「以我們的面積來說,臺灣的蕨類大概全世界密度最高,由於地理環境剛好於熱帶的最北邊,是亞熱帶,也是寒帶的最南邊。因此冰河時代動物要躲過這段時期,就會遷來這個緯度,臺灣的高山與高度,剛好涵蓋了這些緯度。」
 

 小野老師想起了一篇述說森林故事的小說片段,有群在森林採集生物的研究者,探問「每一個生命是靠什麼活下來的?」這件事,而他們的答案是 — 去看森林。無論是寄生活者是捕食,各種各樣的生物在森林裡,仰賴著結構存活下來,同理人類也是仰賴這社會這個結構,而得以運作於其中。
 

 「我常安慰自己說,我們的煩惱從出生起就沒有停過,長大成人後又開始煩惱孩子養育的問題,無限循環。你看蕨類這樣的生物能夠在複雜的生活條件下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那人類也就能在社會底下持續著生活,為人父母,或像我現在當阿公顧孫子,真的也不用過度煩惱。」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