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2011台灣文學獎頒獎 文壇聚焦

文:編輯部 照片提供:台灣文學館

  2011年文學獎金典獎得獎者包括: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張萬康《道濟群生錄》、圖書類新詩金典獎─白靈《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創作類劇本金典獎─詹俊傑〈逆旅〉、創作類台語散文金典獎─王昭華〈哀爸叫母〉。
 

館長李瑞騰頒獎給長篇小說金典獎得主張萬康。  2011台灣文學獎2011年12月在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行盛大頒獎典禮,文壇人士齊聚一堂,由文建會二處處長陳濟民、台文館館長李瑞騰等人頒發長篇小說、新詩、台語散文及劇本4座金典獎獎座、獎金及入圍證書,由於參賽作品備受評審稱讚,4位金典獎得主張萬康、白靈、詹俊傑及王昭華更成全場焦點。


  文建會二處處長陳濟民在致詞時表示,此獎項有特殊意義,一來是由國內最高文學機構台灣文學館所舉辦,具有特殊指標及意義,同時獎項集合圖書類及創作類,是少見的文學徵獎活動,他期望台灣文學獎可以把好的文學作品推廣出去,整體提升出版產業。


  台灣文學獎集高榮耀、高獎額一身,已成國內徵文獎項的重要指標,歷屆徵文角逐者眾,老將新秀備出,頒獎典禮除了入圍者踴躍出席,評審上台致詞恭賀得獎者,包括九歌、春暉、漢藝色研及秀威資訊出版公司也親自出席,共同帶動蓬勃的文學發展。


  2011年文學獎金典獎得獎者包括: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張萬康《道濟群生錄》,獎金100萬、圖書類新詩金典獎──白靈《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獎金30萬、創作類劇本金典獎──詹俊傑〈逆旅〉,獎金30萬、創作類台語散文金典獎──王昭華〈哀爸叫母〉,獎金20萬。


張萬康獲百萬大獎 輕鬆自嘲

  張萬康得獎作品《道濟群生錄》,全書以章回小說的筆法書寫父親罹病治療的經歷,他說這本書雖然是以喜劇的方式呈現,書寫的動機卻是他與父親在醫院所遇到的挫折,他昨日致詞特別感謝病逝的父親,與他一起成就這本書,他並把書放在父親遺照前,讓天上的父親一起分享得獎的喜悅。


  百萬長篇小說金典獎得主張萬康,由媽媽、姐姐及朋友的陪同下出席領獎,他在致詞時大開自己玩笑,說自己可能不會再得更大的獎,因此等於是得到「終身成就獎」,幽默的言詞引起台下觀眾哄堂大笑。


  新詩金典獎今年由資深詩人白靈的作品《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出線。本名莊祖煌的白靈,現為臺北科技大學副教授,作品曾獲十餘文學大獎,白靈此次以離島做為書寫主題獲獎,他希望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的光芒,能像一具強力探照燈,聚焦在這本詩集上,也打在金門、馬祖及綠島這3座有如「昨日之肉」的小島上,讓3座似乎可有可無的離島獲得外界更大的關注。
 

另三位得獎者由左至右:新詩獎得主白靈、劇本獎得主詹俊傑、台語散文獎得主王昭華。  白靈說,他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詩藝,這次得獎他特別感謝太太,是促使他寫作的最大動力,尤其每次吵架都讓他更有創作的動機;他相信「詩是宇宙之花」,每個人體內都有詩的幹細胞,每個人都是詩人。


  創作類的台語散文獎得主王昭華,目前是以台語寫文寫歌的自由工作者,此次以作品〈哀爸叫母〉拿下大獎,王昭華欣喜萬分,她與去年獲得散文金典獎的周芬伶同為屏東潮洲人,同鄉的2位女性先後獲得台灣文學獎,既巧合又難得。個性活潑的王昭華以台語致詞,她說自己能拿獎很光榮,並謙稱自己寫得不夠好,比起很多老前輩,她要學的地方還很多。


  創作類劇本獎得獎作品〈逆旅〉,作者詹俊傑1985年生,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年紀輕輕的他筆法老練,作品描寫細膩倍受評審青睞,被視為明日之星;〈逆旅〉透過三代女人的角度來寫謝雪紅的故事,表達出人的永恆疑問─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引發讀者強烈共鳴。


入圍即是榮譽 鼓勵多多創作

  除了金典獎得主,其它各文類入圍者均頒發入圍證書,名單如下:


  小說獎入圍──吳明益《複眼人》、施叔青《三世人》、張經宏《摩鐵路之城》、高翊峰《幻艙》、王湘琦《俎豆同榮》、花柏容《愛貪小便宜的安娜》、伊格言《噬夢人》、鍾文音《傷歌行》。新詩入圍:李進文《靜到突然》、汪啟疆《哀慟有時,跳舞有時》、黃克全《在最深的黑暗,你穿著光》、陳黎《我/城》、阿米《要歌要舞要學狼》、葉覓覓《越車越遠》、洪書勤《廢墟漫步指出》、羅智成《地球之島》。


  劇本獎入圍──劉行欣〈小島的憂鬱〉、陳彥竹〈低溫特報〉、郭姿君〈第三個生日願望〉、吳明倫〈日常〉、傅凱羚〈小孩〉、俞錦梅〈我愛便利商店〉。


  台語散文獎入圍──施俊州〈Hibalih姑娘〉、吳國安〈毛少翁e生份人〉、楊允言〈飛烏〉。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