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八里、淡水 豐厚的人文風貌

文:潘云薇 照片提供:潘云薇
  八里、淡水,原坐落於淡水河流域南、北兩岸不同方位的地區,經由河川的串連,將兩岸的「人」、「時」、「空」交織緊扣在一起,寫出一部悠遠流長的豐厚歷史,耐人閱讀。

在淡水河日落的天幕中,欣賞美麗的水岸風情。  土地是定著的,人群則在其中遷移、活動。


  八里區古名八里坌,為大臺北地區最早發展的城市, 距今6,000~7,000年前,便有人群遷入建立第一代的新石器時代聚落,也就是大坌坑遺址,在淡水區一樣可以找得到同時期的聚落蹤影。時間接續到 1,800~500年前,廣為大眾所知的十三行文化人,也在八里、淡水留下活動足跡。


  由古至今,在淡水河流域的連結、發展下,八里、淡水形成人群重要的出、入口場域,記載著先民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軌跡,待後人細細挖掘。
 

新北市圖八里分館 撫慰讀者身心靈

八里分館舉辦「科學沙龍」活動。(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提供)  「海、河、天、大地呀!引領先民們呼嘯而入,化成了燦爛的原鄉, 我的家園─ ─ 『八里窟社』……八里呀!我那迎接璀璨的明日家園/舊刻歲月,又上新彩/八里呀!八里/我最摯愛的永恆家園。」沿著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五樓牆面〈八里 之歌〉的詩作,遙想八里的歷史與未來。

 

  窗邊見幾株綠色盆栽隨日光映曜,浪漫的詩意填滿了圖書館。在7萬5千冊館藏中,選上幾本書籍,坐在角落面對廣闊的視野,助人褪去塵囂,拾回幽靜的清寧。

 

八里分館藝學廣場。(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提供)  這寬敞的空間場域,在營造舒適氛圍之外,更構成了通行無礙的閱覽環境。八里分館主任丁立平說明,這是新北市圖積極推動的友善通用設計概念,並提供血 壓器、簡易輪椅等貼心設備,給有需求的民眾使用。在八里分館,不只為身體不便的讀者設想,也與八里療養院合作,以閱讀撫慰、平穩患有精神疾病讀者的心靈情緒。

 

八里分館展出地方風景照片與文獻資料。  拾階而上,六樓的漫畫區和藝能展演室不定期的活動推廣,提供了無壓的閱讀、學習環境。接著順漫畫區進入展覽區,牆上一幅幅八里風景照片,看著、看著 不禁對八里起了更大的求知慾望。於是挑了些地方文獻往戶外藝學廣場移動,一邊閱讀瀏覽著書籍,一邊飽覽在地風情,昔日八里的種種,彷彿歷歷重現於眼前。


  若是家長想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八里的歷史,可選擇適合孩童閱讀的童書版本,坐在饒富童趣的兒童專屬閱覽空間,挖探《完全考古秘笈》中的研究密技,準備前往十三行博物館考古去!
 

十三行博物館 搶救出土文物

十三行博物館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  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及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的十三行博物館,是為搶救十三行遺址而興建,也是北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建築原始發想來 自於考古發掘與先民乘船渡海來臺的意念,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全館凹陷於地下1.5米,由一段緩緩向下斜伸的坡道,引 參觀者走入考古學家挖掘的地下寶庫,重返十三行。
 

  十三行遺址是史前重要的文化資產,十三行文化屬於北臺灣地區的鐵器時代,是臺灣最早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同時也是深富文化內涵的老祖宗。也因 此,出土文物中,又以十三行人自製與透過貿易換取的各式陶器,為數量最龐大的一批。其中,獨一無二的「人面陶罐」是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也是博物館的鎮館 之寶,陶罐腹部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大大的雙耳,構成生動的人面樣貌,配以單把、折肩、圈足的造型,充分顯示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
 

  接續順著常設展的展覽動線,一路走向時光空橋,空橋的盡頭正對著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所在位置,猶如進入時光隧道,從十三行文化回到最古老的大坌坑文 化。再來轉往鯨背沙丘瞭望臺,吸取日照,陽光廣場取材於南島語族神話傳說的「太陽祭」裝置藝術與遼闊的八里淡水河美景盡收眼底。
 

  八里,這位居淡水河出海口的地區,曾因利於航行,在清代乾隆年間,被指定為臺灣與大陸福州五虎門對渡的合法移墾港口之一,口岸的設置帶動了八里的榮景。只是後來敵不過天災連續摧殘,釀致八里港道淤塞,航運與港口的機能漸漸被淡水河北岸的滬尾,也是就今日的淡水所取代。
 

淡水分館戶外閱讀區。 十三行博物館是北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模擬考古場景。 八里渡船口。


 

新北市圖淡水分館 藝文氣息濃厚

  依序歷史的軌跡,搭乘渡輪轉往淡水,沿老街緩步至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於閒置空間改造而成的戶外閱讀區憑欄騁望河景。涼風吹拂時的瀲灩波光,轉 換成五音樂等多元表演活動。在眾多的演出中,又以兒童劇團與歌仔戲最受歡迎,幾乎場場爆滿。淡水分館主任王佳雯希望,提供在地藝文表演團體、學校一處有品 質的表演空間,同時讓在地居民能就近享有一處免費欣賞藝術表演的舒適環境。而位於圖書館地下室一樓的藝文中心位,則成為淡水在地藝術家、學校美術班創作的 展示平臺。採訪當日巧遇臺灣女書法家學會理事長、中華書道學會評議委員張松蓮老師,細心導覽當時的書法聯展――「墨緣小集書法展」。她不緊專研於書法的內 涵,更融合美學思維,創作成一幅幅具深度意涵的書法藝術作品。

 

  在以藝術陶冶心靈之後,轉往五樓的「典藏淡水」,繼續考究地方的人文歷史。牆上展示的「淡水新市鎮土地公崙遺址」是1995年滬尾文史工作室發現的 一處貝塚遺址,當時共出土15件瓷器與35件陶器,以及紅燒土塊9件等。推估為清代乾隆晚期至咸豐年間,近海區農業人口的常民生活景況。當時在遺址所剝取 的地層斷面圖經處理後,陳列展示於淡水分館,作為鄉土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重要資源。
 

「典藏淡水」藏有地方文獻資料。滬尾砲臺為國定古蹟。












  「典藏淡水」還包括歷史文物與照片的展示,一旁的地方文獻資料更成為讀者深入研究淡水的重要來源。眼睛快速瀏覽,發現一本《清法戰爭》。當中,發生 在淡水的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不到4小時時間,法軍便大敗逃回海上,是臺灣受西方國家侵略,大清帝國難得戰勝的一場戰役,在歷史記錄上極具意義。

  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在淡水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臺,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造成這三座炮臺幾乎被法軍摧毀,當時的風貌幾乎不見。使得清法戰爭後,劉銘傳重新建設的滬尾砲臺,成為清法戰爭歷史古戰場維護保存的重要古蹟。
 

滬尾砲臺 古戰場巡禮

滬尾砲臺為國定古蹟。  在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重要性,遂加強建設,於各海口增建砲臺以利防禦。劉銘傳清楚當時的處境遠遜於西方的船堅砲利,於是採取「師夷之 長以制夷」的軍事策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5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砲臺,一為「北門鎖鑰」,即滬尾砲臺,另一座「保 固東瀛」,現已不見遺跡。
 

  劉銘傳並於當時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德製克魯伯大砲等31尊,安裝於全臺10座新砲臺上。於光緒15年完成大砲安裝,也由於滬尾砲臺未曾實際參與過戰事,使得它成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砲臺。

 

滬尾砲臺為國定古蹟。  在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臺內的四門大砲,改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臺灣光復後,改由國軍駐防。至於撤走的大砲為何會消失蹤跡,至今仍遍尋不著,有歷史研究者懷疑可能在當時已被日軍給熔掉。


  熔解大砲的高溫,隨著日陽洗去盛焰,繼八里之後,如今淡水的河運功能雖然也沒落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夕陽的霞光雲彩,將過往的歷史凝結成永恆的記憶,在淡水河日落月升的天幕中,化為美麗的水岸風情。
 

皮皮兒童表演藝術團於淡水分館演藝廳演出西瓜王子。(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提供)蘋果兒童劇團於淡水分館演藝廳演出樹精靈傳奇。(新北市立圖書館淡水分館提供)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