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張芯綸 把編目工作當興趣

  「圖書館績優編目工作人員選拔獎勵活動」開辦3屆以來,龍潭鄉立圖書館館員張芯綸,是全國鄉鎮圖書館中,唯一獲選績優編目的人員,她憑藉著努力不懈、全心投入的態度與熱誠,為基層公共圖書館拿下第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楊逵是具代表性的臺灣作家之一。

  「獲得100年度績優編目工作人員獎項的肯定,比中樂透還高興!」張芯綸回想起獲獎的那一幕情景,至今仍是感到不可思議,連作夢也偷笑。其實,早在幾年前,龍潭鄉立圖書館便有意推薦張芯綸參選績優編目人員,但當時她只想隱身於幕後默默為圖書館服務,直到去年在館員謝春娥大力鼓舞與支持下,張芯綸才點頭答應參加選拔活動,並從中脫穎而出,成為首位榮獲績優編目的鄉鎮圖書館人員,同時也為基層公共圖書館立下良好的典範,說明了只要認真付出,小單位也會被看見。


非科班出身 績效卓著

  非圖書館相關科系畢業的張芯綸,原本擔任電子工廠的物料收發人員,民國80年嫁到桃園後,為就近照顧家庭,欲轉換跑道進入龍潭鄉立圖書館工作,從事中西文圖書資料分類編目及審核業務,至今編目書籍已達66,000餘冊,光是97年到99年間就完成圖書編目、審核達15,522冊,績效顯著。這也讓館長林子立對張芯綸的表現讚許有加,他表示,編目工作細節繁瑣,亟需縝密的態度與耐心,張芯綸長年克盡職守,可謂是勞苦功高。


  對於館藏書籍的購置,張芯綸也相當用心。一年約擁有70萬元購書經費的龍潭鄉立圖書館,在桃園縣算是資源相當豐富的單位,於是她運用這項優勢,與書商同步購進新書,讓民眾快速取得第一手新書資訊,並從去年起連結桃園13個鄉鎮實施館際合作,提升新書借閱的流通率,也大幅度改善偏鄉圖書資源不足的窘境,增加民眾閱讀好書的機會。


感謝張燕琴指導 打下根基

  回首過去20年的編目生涯,張芯綸對臺北市圖分館主任張燕琴特別感激,當初仍就讀輔大圖書館學系(現為圖書資訊學系)四年級的張燕琴,是張芯綸學習書籍編目的啟蒙導師。在資訊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圖書編目必須仰賴人工手抄紙卡,張燕琴便以賴永祥的《中文圖書分類法》為範本,一步步指導傳授編目要領,為張芯綸打下深厚的編目根基。


  雖然民國85年以後,圖書館編目工作逐漸電子化,但過去手抄紙卡的基礎訓練並未白費,反而讓張芯綸對電腦建置作業格外謹慎。她指出,數位時代的來臨,確實為編目工作帶來不少方便性,只要透過網路下載,便能輕鬆執行編目作業,可惜這也是數位化的一大缺點,資訊多元、取得快速,相對出錯率也增加不少,張芯綸就多次發現電腦下載與書籍預行編目的分類號出入很大,像是史地類常會被誤分為科學類,如果編目人員對分類號碼不夠熟稔,將會造成民眾檢索圖書的困擾。因此,張芯綸寄盼臺灣未來的編目作業模式能統整,並建構出完善的編目體制與培訓課程,增加讀者查閱書籍的便利性。


用心推廣圖書館活動

  不同於單純的編目工作,張芯綸也負責推廣館內的小博士金頭腦有獎徵答活動,以鼓勵鄉內國小學童參與圖書閱讀,她透過每個月更換一次主題的方式,出兩道選擇題或問答題,供小朋友解答。張芯綸強調,問題是一般常識的延伸作答,絕對不會過度艱深,圖書館舉辦此活動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小孩,是希望他們動腦筋思考、著手解答問題。每週二圖書館會固定回收校閱答案卷,若2題全數答對者,館方還會在閱讀學習護照蓋章,累計8枚章戳,即可悅換50元圖書禮券作為獎勵,每週約有30~40位孩童參加有獎徵答活動,可說是相當踴躍。


  此外,張芯綸也協助圖書館辦理全國好書交換、咕咕咕故事團故事列車等活動,均廣受好評,其中,0~3歲閱讀起步走更是吸引大批鄉民前來共襄盛舉,活動當天要贈送給民眾的閱讀禮袋甚至還供不應求,前後追加了150份禮袋。不少地區連原有的300份都發不出去,為何龍潭鄉民回應如此熱烈?張芯綸透露,就是全面不漏網,只要戶政資料留有0~3歲孩童的名單,圖書館就會以郵局郵寄的方式告知,確保每戶家庭均收到活動消息,鄉民也才不會失去應有的權益。


  整個訪談中,只要提及圖書館的工作事宜,張芯綸總是笑到合不攏嘴。她說:「自己從不把圖書館的工作當作一份職業,而是興趣,每天沉浸在這個書香滿載的地方,讓人樂此不疲,退休後,一定會重返圖書館繼續當志工。」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