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溪口文化生活館 與大自然為伴的學習中心

文:黎品溱 照片提供:黎品溱

溪口文化生活館的外貌,像是一本打開的大書,不但為溪口鄉民遮陽避雨,更提供豐富的書籍。  炎炎夏日,圖書館是許多人納涼避暑的好去處,除了豐富的書籍,另一項誘因無非在盛夏開放的冷氣了。不過身為綠建築的嘉義溪口文化生活館,提供給使用 者的是「在大樹蔭下乘涼」般的休閒空間。由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文化生活館,是圖書館與展演館共構的複合式文化生活中心,自2007年落成至今已屹立 溪口8個年頭。


大暑前夕 呼吸綠建築的空氣

  選擇在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24節氣中的「大暑」前夕拜訪溪口文化生活館,能夠觀察到許多在其他季節中不易發覺的細節,更能體驗到綠建築呼吸的節奏。


  穿越溪口街坊巷弄,接近鄉公所時,便可遠遠的望見一旁宛如大書攤開之姿的建築,正為溪口鄉民遮陽避雨。負責設計文化館的建築師甘銘源說,溪口鄉民先 祖屬客籍者有萬餘人,占全鄉人口55%,客家人對文字特別執著,接下在這樣的聚落中建造圖書館的使命後,產生了一些聯想,想呈現出即便是在純樸的小鄉鎮, 也擁有一座「圖書殿堂」,讓當地居民感受到文字殿堂的氛圍。
 

牆上的方形小孔提供空氣進入雙層牆,利用兩面牆之間10 到15公分的間距,在夾層中降溫,以達隔熱的作用。   圖書館一樓的延伸平臺與生氣蓬勃的生態池。


  除了融入當地文化,使用上也考量到圖書館管理人力有限的問題,將空間設計成讓館員能一目了然的開闊視野,時時掌握全館的狀況。利用空間的高低變化, 不但解決了管理問題,也能帶動閱讀氣氛,最重要的是發揮綠建築的功能性,讓氣流流動。儘管圖書館屬於密閉空間,但在建築系統的運作之下,還是能感受到空氣 的流動,營造出舒適的閱讀環境。館員許慧雯表示,在溪口圖書館裡就像在一棵大樹下乘涼,靜下來就能感受到自然風在流動,和冷氣房的乾冷不同。


內外兼具 動靜皆美

進入圖書館放眼望去的是三層樓階梯狀的開放空間,讓館員能第一時間掌握館內的任何情況。  溪口文化生活館除了圖書館的功能之外,還扮演著文化館的角色。在圖書館與展演館中間利用一個半戶外大廳做銜接,讓文化館能提供更多使用上的可能性, 也成功將動態與靜態活動作區隔,卻又緊緊相扣。為了凸顯出在地文化,在建築設計中添加了許多地方特色,例如陀螺、竹編工藝、草蓆工藝等過往產業的痕跡。


  甘銘源說,圖書館一般會做成封閉空間,但在與戶外的銜接面又想做出開放的視覺延伸。例如戶外大廳的半戶外空間,利用動線的銜接和轉圜,還能作為預期外活動舉辦的地點;另外是水池前的平臺延伸,整個正面看過去不會太封閉,在適當的季節就可以延伸到戶外來使用。許慧雯也觀察到一些讀者,天氣好的時候喜歡 把椅子移到平臺上,一邊閱讀、一邊欣賞風景,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不少對建築有研究的人發現,生活館四周牆面的紅磚可是大有來頭,不但規格經過特別訂製,貨品送達後還經過建築師親自挑選,對於品質要求極高,淘汰率 竟然高達五成之多。《設計師之眼》一書作者楊天豪看出,這裡的磚頭經過浸溼的過程再排,水泥也有挑過,才能堆疊出如此平整的牆面。許慧雯也表示,圖書館的 門面特別精緻、費工,就算已經使用了8年的時間,平時沒有特別作清洗,看起來還是很新,保存狀態相當好。
 

讓建築物也能聰明呼吸

由三樓俯視一、二樓,可以看見右方圓形區塊童書區上方的溪口竹編工藝。  到底一座綠建築圖書館是如何運作的呢?首先必須提到的是節能設計的「地中熱系統」,地中熱交換系統由建築北面吸入之空氣,經過斷面加大的空調箱,箱 內裝置冷卻盤管,使吸入的空氣與金屬管壁進行熱交換後,達到夏季降溫或冬季保暖的目的。另一節能設計為「屋頂流動空氣層」,使用鋼板作為斜屋頂面並創造出 15公分厚的屋頂流動空氣層,可降低屋頂面太陽輻射熱負荷。


  許慧雯特別走到生活館後方介紹隔熱的「雙層牆」,雙層外牆系統利用兩面牆之間10到15公分的間距,讓空氣經由通風小孔進入夾層,在夾層中降溫,以 達隔熱的作用,可大幅降低牆面太陽輻射熱負荷。一般圖書館在夏季的電費通常高達6到7萬元,不過溪口圖書館只要8,000多元,既省錢又環保;不過,因為 挑高設計,當需要更換電燈、吊扇或玻璃時,可不像一般房屋架起梯子就能自行更換,在這裡必須出動專業器具才行。


圖書館二樓及三樓的藏書情形,三樓的面積較小,呈現「ㄇ字型」。  減廢設計方面,由於圖書館的室內空間為閱讀功能使用,故以鋼桁架搭配木構造的「集成材」為材料,利用可大跨度的優點,營造開放的空間感,因此一進圖 書館便可以看到層層上揚的書架,沿著樓梯而上更可以俯視整個空間。若未來建築再利用時,亦有較彈性的空間調整。屋頂及建築物上半部採用集成材與鋼結構,與 整棟均採用鋼筋混凝土設計比較,經估算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38%。


  生態設計方面,建築環境與周邊草地及樹林相接,呈現出靜謐的空間意象。多功能展演廳基本上是動態的空間使用,建築意象上使用較多的開口,較為開放、 通暢,周邊以水生植物池圍繞,強調與環境的對話產生共生關係,種植樹種選擇了樹冠面積大的喬木「雨豆樹」,再搭配具入口意象的藍花楹、低矮灌木群,並且保 留原有樹種。而四周透明的大窗戶具通風功用外,也讓坐在裡頭的使用者一覽窗外綠意;天光自屋頂灑落,提升了閱讀空間的採光,環保也節能。


  館前規劃的景觀生態池,開館後從調整土質再度開始,逐漸生意盎然,許慧雯介紹到,這個生態池原本是臺灣島嶼的形狀,經過8年植物自由生長,現已不易發現這個當初設計的巧思。


體貼小朋友 童書看不完

溪口文化生活館  在導覽文化館時,許慧雯曾多次提到圖書館裡收藏最豐富的書籍就屬童書了,這裡的閱讀年齡層以幼稚園到國小的孩童占多數,許多家長常常帶著孩子來借 書,說故事活動舉辦時也特別踴躍,甚至連地方人士捐款也指定購買童書,顯示出溪口居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除了童書之外,小說、食譜類也是借閱率相當高的書 籍。


館舍名稱: 溪口文化生活館

開放時間: 上午8點至下午5點 (國定假日休館)

票  價: 免費參觀

導  覽: 電話預約

連絡電話: 05-2696800

地  址: 嘉義縣溪口鄉溪北村中山路55號

 

甘銘源建築師返璞歸真之作

甘銘源建築師與事務所內的植物牆,事務所的建築為斗六太平老街的長條街屋,利用天井的空間作為植物牆。  隱身於太平老街之中的「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走出斗六火車站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這是建築師甘銘源與李綠枝夫妻倆2008年後的落腳處。20 多年前,他們在宜蘭鄉間深耕大地,共同的理想是「友善土地」,所以也能稱他們為綠色環保建築師。而921大地震是他們決定走出宜蘭的轉折點,希望往西部移 動,服務更多的人。


  甘銘源回憶學生時期邁向建築之路的歷程,在那個資訊傳遞不如現在迅速的年代,學校沒有幫你測量適合就讀科系的系統,所以腦海中並沒有太多的選項,選了之後就一直在建築圈裡學習,在建築這條路上始終如一。


  仔細瀏覽大藏歷年來的作品,可以發現大藏的建築與自然的關係相當緊密。甘銘源感嘆,現在文明的方式不可能持久,過分擴張的都會區其實是不人性的,無 論是建築還是人,終究還是要反璞歸真,回歸到原始與自然和土地取得平衡。這也是他們在建材上大多選擇木材的原因,不過木材必須由國外進口,提升了造價與成 本,也增加了碳排放量,因此,近年來甘銘源延伸出以本土材料―竹子,來作為建材,本土材料取得的時間及成本都較進口木材容易、便利,而鄰近的竹山為竹子加 工重鎮,在材料取得與加工技術兼具的情況下,開始往「竹建築」發展。竹子是相當堅韌的材料,臺灣先民和原住民利用良多,竹造建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鋼構 造的2%,只要經過適當的、安全的保存處理,再加上合宜的設計,使用年限可達三十到五十年,有效率的竹材接頭設計也更能發揮竹子的特性,可避免常見的損 壞,以及便於日後維修抽換,一次解決了成本、使用年限及環保等問題。


  談到公共建築與住宅建築的不同時,甘銘源說,公共建築能夠服務更多的人,住宅的案子只有遇到志同道合、對於綠建築有相同的共識之下才接,這也是大藏 的建案以公共建築為主的原因。在建築事業中,他們接受做一個「不具名建築師」平淡地看待自己的角色,認為規劃設計的空間讓人們受益,有沒有人記得建築師並 不重要。而建築師這個角色有意義的地方,則是可以與公益單位合作,做出對整體較有利的環境改善建議,成果也許不若以往般光鮮亮麗,但其平實富含韻味的內在 卻能幫助人與地球取得平衡。(黎品溱)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