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客家文化】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

文:邱靜慧 照片提供: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

三面環山的田園,作家舒國治曾以「最美的家園」形容(攝影/連偉志)

 放學後,爸媽還沒下班,孩子如果不去安親班、補習班,還能去哪裡?美濃國小的孩子下課後,出了校門右轉毋須過馬路,只消步行三分鐘,穿越百年老茄苳樹,與典雅的歷史建築—美濃警察分駐所,便能進入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以下簡稱美濃圖書館),書本消磨他們的午後時光。
 

 美濃,地理上屬於屏東平原最北端的客家庄,行政區卻劃在高雄,受玉山山脈尾稜二岔包圍,而形成三面環山的淺山環境。有「博士之鄉」美名的美濃,注重耕讀傳家、世代書香的傳統,圖書館在此也扮演著知識傳承的重要角色。

 

美濃圖書館的新生命

 原來的圖書館,隱身在鎮公所旁側、戶政事務所二樓,局促的空間,加上外環道來往穿梭的車流,並不親善老人小孩。如今面貌煥然一新,圖書館外有廣場、老樹、歷史建築,開館後還吸引全家便利商店駐足,美濃各地的孩子經常來這裡唸書,家長也毋需煩惱孩子的午餐吃什麼,市中心自然有許多選擇。
 

 這樣的改變,來自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市府將警察局遷移至廢除的鎮民代表會大樓,把警察局和舊鎮公所拆除後的空間,營造成開庄廣場,考量圖書館的功能外,美濃活躍的社團與文化能量,也需要一處具有多元功能的空間承載,因此新建一棟五樓建築—「美濃學園教育藝文館」,既能滿足跨齡族群的閱讀需求,結合既有老建築的修復,搖身一變成了「美濃文創中心」。

 

社區的多功能藝文學習中心

美濃圖書館像打開的書本,呼應當地書香世代的價值

 圖書館一樓的報章雜誌區多為高齡者駐留處,小朋友則最喜歡兒童閱覽區,裡頭的木質地板予人舒適感,只見學齡前的兒童,即使還在爬行學走路階段,也能跟著大哥哥、大姐姐一起體驗閱讀。
 

 二樓展覽室,扮演著微型的文化中心角色。不管是地方上的繪畫作品,國小的美術作品、百年校慶老照片回顧展、新移民文化等等展覽,均曾在此展出。四樓視聽教室則常辦社區大學、當地社團的各類講座、電影賞析,居民在此汲取新知,交換心得,拓展視野。
 

 圖書館戶外廣場,晨間有曬冬陽的長輩,下晝換成溜直排輪的孩子,夜間則上演土風舞蹈班。旁側有搖籃咖啡進駐,圖書館擴展閱讀空間,固定提供百冊書籍置放在搖籃咖啡的書架上,讓大家得以在咖啡香、木造建築中放鬆享受閱讀。圍繞著文創中心,傳統的永安街區開起一家家的麵包、甜點、友農農食等店鋪,讓客庄美濃的農村生活字典中,新增了「享受」的詞彙。

 

 

夜間開館,提升農村閱讀力

 新的圖書館運行五年之後,2020年元旦起開放夜間開館,每週二至四調整開放時間從下午一點至夜間九點。這樣的美事,是客家子弟、三民區議員林于凱所促成。他前往日本考察地方創生案例後,以促進鄉村地區觀光產業活化,而邀集美濃地方熱心人士進行座談會。
 

 參與座談的美濃國中退休教師黃淑玫提到,地方教師在進行家庭拜訪時,發現許多孩子並沒有自己的書桌,家庭也缺乏閱讀氛圍,家長甚至認為閱讀課外書會造成學習分心,希望孩子專注課本學習即可。但2014年教育政策走向會考制以來,視野開拓度、想像、思辯與綜合歸納等多元能力愈顯重要,許多家長忽略了:這些能力要靠大量閱讀來獲取。黃淑玫老師提出,圖書館作為提供閱讀的公共資源,應為鄉村的閱讀教育盡一份心力。以提供夜間開館的服務,鼓勵社區家長與孩子共讀,用更開闊的角度來重新定義學習。
 

 這個理念深獲地方認同,在美濃鎮教育會理事長楊瑞霞出面召集下,學校與社團代表於2019年11月29日共同拜會高雄市立圖書館潘政儀館長,表達美濃分館應開放夜間開館服務,推動農村閱讀力,並獲潘政儀館長與黃欽香主任的共同支持。
 

 配合夜間開館,美濃八色鳥協會召募社區志工,協助巡視圖書館各角落,鼓勵入館的孩子閱讀。每週四晚間更安排電影賞析、生態環境、多元文化、英文繪本等主題,鼓勵親子共讀,仿若為美濃的心臟地區增設了一盞明燈。

二樓藝文走廊 五樓多功能研習室敲拓染活動

一樓兒童閱覽室是小朋友最喜愛的空間 週四夜間英文繪本志工說故事

 

邱靜慧

土生土長的美濃人。高中時離鄉,因參與反水庫運動,大學畢業後踏上返鄉之路。現職美濃愛鄉協進會總幹事,與社區夥伴一起推進故鄉的生態與文化工作。平常也擔任國小的志工,喜歡為小孩講故事,帶小孩親近自然。


 

專家通信
|專訪風土故事家洪震宇|
風土學也可以發生在圖書館

 

②示範點


 雜誌編輯、作家或旅行設計師,都可以用來稱呼洪震宇,不同職業的視角,使他走訪各地時看見了多元的風土故事。洪震宇曾在高雄甲仙設計風土旅行,這座山城遭逢八八風災重創,土石流毀壞了建築與公路,少了交通要道使觀光人潮大幅減少,地方經濟受到嚴峻考驗。

 記錄甲仙國小拔河隊的電影《拔一條河》,讓他找到了推動風土旅行的重要元素,經過長期田調工程,走入居民,攜手推出「拔河」主題的行程,為甲仙帶來新的觀光話題,甲仙經驗之後,行遍各地設計專屬的風土餐桌,洪震宇從一個旅人,變成型塑地方的風土設計者。

 

細說每一吋土地的故事家

 「正式訪談前,大家先聊聊各自的背景吧。」可能是多年的田調經驗,藉由這個岔題,他先聆聽再發言,訪談如尋常漫談般開展。
 

 聊到「故事性」的捕獲,他習慣在生活細節中尋找衝突點,找到可以開展的靈光。好的故事是個鉤子,激發人的好奇心,產生參與其中的動機。
 

 他分享他開設的說故事課程,激發學生換位思考,設定題目,練習用便利貼、夾娃娃機的心聲說故事。他強調,換位當使用者找出「需求」,才能得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他出版的《風土經濟學:地方創生的21堂風土設計課》,談到經營地方的三大步驟,首先,他試著用「旅人」的視角,了解在地生活圈的內涵,並且學習向每個細節發問,寶藏在於細節之中;再來是「編劇」的統整能力,將風土元素的亮點相互串聯起來,重組成地方專屬的故事;最後是「導演」功力,建立明確的工作流程,讓每個環節能順暢地執行,並在實踐過程中尋找更好的處理方式。
 

 洪震宇話鋒一轉「各地方圖書館,也需要說故事的能力。」

 

走出圖書館 認識土地面貌

走出圖書館體驗地方產業,成為讓達人經驗立體化的示範場域(攝影/連偉志) 圖書館作為各地重要的知識殿堂,保存諸多重要文獻與資料,具有文化傳遞的任務。而圖書館如何跟地方產生關聯呢?

 「館員應該走到外面,認識這座城市的風貌,只守在圖書館裡是等不到答案的。」洪震宇說。
 

 洪震宇曾到高雄總圖為館員培訓,指導館員如何提案與企劃,企劃前先觀察使用者的需求。先把自己當作使用者(旅人視角),田野調查館外周圍的產業以及文化脈絡,訪談店家與居民,將當地文化以策展、風土書櫃等方式帶進圖書館。標誌出地方特有的精神,當地人或是外地旅客想認識這塊土地,圖書館如同風土嚮導,當作讀者與地方的橋樑。

 

社區與圖書館總動員 讓「知識」立體化

 「地方創生也可以發生在圖書館的」洪震宇說。「圖書館不僅是免費借書的地方。」
 

 圖書館員需要讓「知識」更加立體化,尋找社區裡的「達人」與地方組織之後,學習當個「引導人」(編劇能力),增加策畫與說故事的能力。引領讀者藉由圖書館的服務,認識地方文化。例如當地有種芋頭的達人或是種田砍竹的專家,將達人經驗變成特色「生活講座」,串聯這些元素說故事,藉由「參與性」的企劃,使民眾對當地文化產生興趣,增加專門書籍的借閱意願。
 

 館員的培訓是相當重要的,從調查、企劃到執行,都讓借書變成更有趣的事。而總館與分館之間需要緊密溝通,分館是地方的精神象徵,「先做出一個示範性的分館,可以讓圖書館進而效仿。」洪震宇建議。
 

 圖書館作為地方生活圈的重要扣環,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呢?訪談間開展出種種想像,下次旅行時,不妨把圖書館列入參訪行程吧。
 

 

走出圖書館體驗地方產業,成為讓達人經驗立體化的示範場域(攝影/連偉志)

洪震宇

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政大社會系畢業。現為自由作家。

臺灣少數連結人文與商業的創作者與實踐者。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創意總監,規劃過三一九鄉專輯;以及《GQ》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

目前致力於成為跨領域專業的溝通者,希望將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有趣,更有深度。

著有《風土經濟學》、《精準寫作》、《風土餐桌小旅行》、《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等。

 

附加檔案: PDF格式.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