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無所不讀.夜探國資圖 讓閱讀無處不在

文:鄒明珆 照片提供: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自2013年起,國家圖書館在教育部指導下,將每年12月的第一個週末訂為「臺灣閱讀節」,旨在建立具本土特色的閱讀品牌,並透過匯聚全國圖書館的力量,推廣書籍、閱讀與創作的樂趣。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每年亦精心策劃各種創意閱讀活動,期望藉此年度盛會,讓閱讀深植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不僅為民眾帶來嶄新的閱讀體驗,更促進全民閱讀風氣,使閱讀成為民眾生活中的一部分。

 

國資圖2024臺灣閱讀節以「無所不讀.夜探國資圖」為主題。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閱讀的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從傳統的紙本書、有聲書到影像閱讀,甚至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閱讀突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變得更加便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資圖)在一年一度最重要的閱讀盛會—臺灣閱讀節中,持續探索不同於傳統的創新閱讀推廣方式,讓民眾透過多樣化的媒介,重新感受閱讀的無限樂趣。


  2024年,國資圖延續此一創新方向,將當年度的臺灣閱讀節主題訂為「無所不讀•夜探國資圖」,期待在活動期間打破圖書館的時空界線,為讀者帶來一場24小時不間斷的閱讀饗宴,提供全新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從白天到黑夜 創造獨特的閱讀記憶

蔡家嫻期待藉由夜宿活動,讓參與者感受到圖書館的無限可能。

  談起活動主題的發想,國資圖輔導推廣科助理輔導員蔡家嫻表示,提到「夜宿」公共空間,多數人首先聯想到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熱門活動—「夜宿海生館」。然而,2024年的「夜探國資圖」並非國資圖首次舉辦夜宿活動,早在2018年的臺灣閱讀節,國資圖便曾舉辦過夜宿活動,「當時報名一開放便立刻秒殺,活動結束後也獲得參與者的高度好評!正因為那次成功的經驗,我們團隊期待藉由重啟夜宿活動,進一步擴展閱讀範疇,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的無限可能。」蔡家嫻自豪地說。


小朋友們在戶外的「露天電影院」專心看電影。  儘管不是第一次舉辦夜宿活動,對於蔡家嫻而言,仍然感到挑戰重重,她表示:「畢竟這是圖書館的年度盛事,必須要為民眾創造全新的體驗!」為了讓讀者在AI人工智慧快速演進的時代下,擁有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國資圖將從2024年12月7日(六)下午1點30分起,開啟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讓參加者24小時都可沉浸在這場非凡的閱讀冒險中。
 

音樂與Cosplay秀交織 戶外圖書館午後輕鬆讀

  為了提升年輕讀者的參與興趣,國資圖特別邀請臺灣Cosplay藝術推廣協會策劃一場精彩的Cosplay開幕走秀,為這場盛大的閱讀節慶揭開序幕。並邀請由主唱暨吉他手小王子、貝斯手JJ和鼓手青春組成的生命樹樂團,進行40分鐘的演出。透過充滿生命力的樂音,生命樹樂團期盼能將他們「不放棄」的信念傳遞給在場的每一位讀者,為美好的午後增添感動。


生命樹 Tree of Life 樂團將於2024臺灣閱讀節現場演出。  除了精彩表演外,國資圖也參考韓國「首爾戶外圖書館」的成功經驗,首次將圖書館空間延伸至戶外草皮廣場,讓讀者可以在冬日午後的暖陽下,徜徉於自然與書香交織的開放空間中。此外,閱讀推廣市集更是豐富多彩,包含高雄科技大學的梅克獅見面會、《葛瑞的囧日記》作者見面會及作品展等,而國資圖今年推出的閱幣集點,屆時也可以在閱幣交易市集中使用。傍晚時分,草皮廣場將搖身一變為露天電影院,大家可以一同在自由愜意的文化氛圍中,盡情享受看書、看天空和看電影的美好時光。


  雖然臺灣閱讀節的活動僅有一天,但前期的宣傳與預熱活動早已啟動。自2024年3月起,國資圖推出「閱幣交易所」活動,讀者只要在國資圖館內(包含總館、黎明分館與中興分館)借閱館藏或參與特定活動完成小任務,便可獲得閱幣,累積閱幣即可兌換精美文創商品,或是在臺灣閱讀節當天,於「閱讀擺家樂—閱幣交易市集」攤位兌換食物和飲品。更重要的是,集滿20點的讀者,還能報名參加多達7項的「夜探國資圖」活動,讓這場閱讀盛宴更加豐富與深刻。

 

七大夜間活動 豐富讀者夜宿之旅

  國資圖將夜宿空間分為兩區:位於1樓兒童學習中心的「睡袋區」,每組規劃2人至4人;4樓和5樓閱覽區的「帳篷區」,每組規劃3人至6人。睡袋區限額20組,帳篷區則限額30組,每組設1名代表,採預先報名制。若報名組數超額,將以抽籤方式決定入選名單。中籤後,代表人需扣除20點閱幣並繳交1,000元保證金,才算完成報名。

夜宿國資圖提供親子在圖書館隨手取書閱讀、過夜的全新體驗。 高雄科技大學梅克獅見面會。
 

  除了「夜宿圖書館」,享受被書海環抱、一伸手就能取閱書籍的樂趣外,國資圖團隊也精心策劃了7大夜間活動,讓參與者的夜宿體驗更加豐富多彩。活動包括:「深夜書堂」帶領大家走入位於地下1樓的閉架書庫,體驗尋書的樂趣,並學習閉架書庫書籍的整理與置放邏輯;聆聽「深夜留聲機」播放館內典藏的黑膠唱片,讓人陶醉在懷舊優雅的旋律中;「走馬燈微電影」則是邀請大家在可容納108人的視聽教室裡,觀賞精彩的微電影,感受劇情中的深刻思想與情感;「不打烊~閱讀角」提供熱愛閱讀的夜貓子一個夜晚專屬的靜謐空間,徜徉於世界繪本的美妙世界;以及專為小讀者設置的「圍爐夜讀」,透過繪本講讀,引導孩子探索兒童繪本的無限魅力;想在睡前簡單小運動的民眾,可以到5樓好漾館(青少年區)轉換的健身空間「夜間運動館」,在夜晚中透過核心與地板活動訓練專注力;而「深夜食堂~柑仔店」則提供泡麵與關東煮,以熱呼呼的消夜溫暖飢腸轆轆的胃,吃飽喝足好入眠。
 

扣合時事求創意 帶動閱讀風氣

參與民眾們在戶外草皮廣場觀賞露天電影。

  回顧自2017年以來,每年籌劃臺灣閱讀節主題活動的過程,蔡家嫻說:「發想創意並付諸行動絕非易事,但回頭來看,這一切都非常值得!」如2017年的「閱讀拍賣會」,靈感來自當時數位時代的崛起,紙媒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國資圖因此效仿蘇富比拍賣會的形式,於臺灣閱讀節中鼓勵讀者在活動前1個月,開始透過積極參與圖書館的活動,或借閱館藏來賺取拍賣會的點數,並於活動當天競標熱門書籍、文創商品、3C產品等。這種充滿趣味的創新活動模式,不僅廣受讀者好評,也為往後國資圖在規劃臺灣閱讀節時,帶來更多創新與突破。


圖書館空間延伸至戶外草皮廣場,讓讀者徜徉於自然與書香交織的開放空間。  2018年,國資圖首次以「夜宿」為概念,舉辦「不閱不睡‧讀享生活每一刻」活動,開放讀者在圖書館閱覽區過夜。蔡家嫻笑著回想,那年的活動創造許多深刻且美好的記憶。例如,活動結束時,有一名小朋友分享:「我好開心夜宿在圖書館!這是我第一次能盡情看書,媽媽也不會催我睡覺。」另外一位小女孩,當大家收拾行李準備吃早餐時,她卻抱著一堆書不願移動,直到蔡家嫻經過告訴她,可以把書放在櫃檯,開館後再用借書證把書借回家,她才滿心歡喜地去吃早餐;也有一家人帶著大量行李來參加僅有一晚的夜宿活動,只為了將自己的帳篷布置成溫馨可愛的專屬閱讀角……,「這些珍貴的回憶讓我深刻體會到,雖然籌辦大型活動的過程非常辛苦,但看到這麼多人因此愛上閱讀,這一切就非常值得。透過這些活動,我們不僅創造了更多讓民眾享受閱讀的機會,也讓閱讀風氣深入人心,逐步扎根到下一代。」蔡家嫻感性地說。
 

  除了結合不同概念形塑出不一樣的閱讀風貌,國資圖每年邀請同樣積極推動閱讀的曉明女中、西苑高中和明德中學等校一起參與臺灣閱讀節,分享他們推動的各項閱讀成果與心得,互相激盪出更多精彩的火花。國資圖也持續鏈結運動、野餐、美食料理和衣著等多樣化元素,讓大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中,體驗閱讀的樂趣。


圖書館空間延伸至戶外草皮廣場,讓讀者徜徉於自然與書香交織的開放空間。  蔡家嫻表示,閱讀其實不只是看紙本書,就像我們2024年活動主題強調的—閱讀無處不在。也許是看部電影、參觀一場展覽或者是看一場戲劇演出,這些其實都是參與閱讀的一種方式。作為現代化的圖書館,我們追求的目標也不再僅是典藏率和借閱率,而是希望透過多樣化的活動為讀者打造沉浸式的體驗,讓閱讀成為每一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從中領略到閱讀為生活帶來的樂趣與對視野的提升,為民眾建立終身學習的閱讀平台,時時刻刻都享受閱讀!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