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新校園運動─信義國小偶戲教學 創造無限可能

文:鄭懿瀛 照片提供:鄭懿瀛

  今年2月,在一場獨一無二的全球視訊偶戲Live Show上,台中市信義國小和位於美國本土的普林斯頓小學,就童話故事《三隻小豬》中——大野狼與小豬之誰是誰非?進行了有趣的偶戲辯論與攻防。

  信義國小訓導主任張可芳說:「在演出之前,我們已經和對方作了分工,美國的小朋友替三隻小豬發聲,我們的小朋友則是負責為大野狼洗刷冤屈;然後,雙方再各自就具體情節展開編劇工作。」

  視訊表演當天,信義國小「偶戲表演工作者」用中文演出台灣版大野狼的故事,美國小朋友則是用美語陳述三隻小豬的遭遇,負責居間翻譯的是國立大里高中的大哥哥大姊姊,同時,還有第三方——夏威夷小學的小朋友參與即時提問,例如:偶戲的製作方法?為什麼大野狼會變好?

  偶戲,於是跨越了文化、語言與地域的疆界,利用集體的創作和對話,連結了彼此曾經陌生、衝突的心。

五年級同學製作的皮影戲。四年級小朋友製作的手套偶已經頗有架式。信義國小校長曾金美(右) 和訓導主任張可芳(左) 對於獲得教學卓越獎感到很高興。

播種、萌芽與茁壯

  才剛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章的台中市信義國小,早就瞭解偶戲所具有的多重功能,校長曾金美表示:「一場偶戲演出,其實串連著故事創作、繪本製作以及立體化的偶戲,甚至還有音樂元素加入其中,這套『創意的活魚三吃』統整教學,讓每個孩子實現『人人都是導演、個個都是主角』的夢想。」

  不過,這朵夢想的花朵,卻是經過信義國小師生十幾年的辛勤耕耘灌溉,才能美麗綻放。校長曾金美將這段歷程整理成參加教學卓越獎的參賽方案,並分成播種、萌芽、茁壯三個時期予以鋪陳:

  播種期(87至91學年度):87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藝文領域的課程節數縮減,迫使音樂與美勞老師必須學習以團隊方式進行整合,加上新增的表演藝術教學成為另一項挑戰,於是,經過不斷的反思和對話,學校決定舉辦班級音樂會,希望藉由成果表演來激勵小朋友用心學習。

  萌芽期(92至94學年度):這個時期,學校積極打造藝文環境及藝術學習風氣,並籌募社會資源以支援藝文教學。有一次,信義國小邀請皮影戲團到校演出,竟因而觸發了老師們延伸發展創意偶戲故事劇場的靈感,終於促成具體的教學方案與團隊。

  茁壯期(95至97學年度):此時,學校行政團隊和藝文團隊積極配合,成立學生「偶Yeh!」偶劇團,連年獲得全國創意偶戲比賽佳績,還透過前面提到的全球視訊連線方式,進行國際文化交流;藉由與雲林縣僑和國小的策略聯盟,進行城鄉交流。

  曾金美校長說:「我們的目標,是要多元嘗試故事劇場創意教學的多種可能,開拓表演藝術發展空間。」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圖片。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信義國小創意偶戲的發展過程不僅是書面資料上的一段段記述、驕傲,更是汗水、爭論、合作、歡笑的生命點滴,那是一個團體成長的故事,一個老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深刻記憶。

  也是這個成長、學習團隊成員之一的張可芳指出,11年前開始舉辦的班級音樂會,包括每年5月由六年級同學擔綱的畢業音樂會,以及12月底由全校共同參與的歲末感恩音樂會,已經為校園奠下了濃厚的藝文土壤,在百人直笛大合奏的傳統戲碼中,一株株台灣未來的藝術種子成長了、茁壯了。

  而接著出現的表演藝術,則進一步結合視覺和音樂。先是四年級小朋友的手套偶,改編一點現成的故事,加上一些簡單的音樂,人生第一齣就如此粉墨登場;五年級的皮影戲再繁複一些,從選材雕塑、添增色彩到活動關節,學生們都要親自動手製作,而且還要進一步以劇本形式來架構故事情節,並以直笛、鋼琴或者直接用CD來作現場伴奏配樂。

  張可芳說:「老師不斷嘗試各種偶戲媒材,如賽路珞、描圖紙等等,同時也結合語言團隊,從童話故事及繪本中找尋創新的元素;在操作上,逐漸從一組一組示範教導,改良成利用投影機解說,現在則是由老師直接拍攝製作過程PO上網,同學可以重複學習,更有效率;配樂方面也開始採用數位音樂,搭配電腦動畫的背景,整個偶戲的演出更加生動、活潑。」

  她強調,小朋友透過分工合作,透過創意激發,結合各領域的技能,將成果展演於舞台之上,具有很好的統整教學功能,比起其他小學生,信義國小的小朋友顯得更加會表達自我。張可芳透露:「當初選擇偶戲,就是認為內向害羞的小朋友可以藏身其後,盡情地展現真實的自我,如今果然看見成果。」

  「當然,在過程中,分歧的想法和爭論在所難免,可是這也是一種學習,經由老師適時從旁導引,讓他們瞭解即使是扮演一朵雲、一顆石頭,都是不可或缺,都有貢獻度,於是,他們從中得到了成長,到了六年級,就知道要如何跟別人一起合作,一起完成夢想。」

創意偶戲教學相長

信義國小偶戲團在舞台上的演出生動又活潑。  校長曾金美認為,經過十幾年的摸索努力,不只是小朋友獲得了學習與成長,每個參與其中的老師也都獲益良多,他們的潛能不斷被激發出來,同時也不吝於交換創作成果,同樣產出團體合作的加乘效果。

  「例如,A班演出,A班老師會把它拍攝記錄下來,再從中節錄表現超優的片段放進學校網頁中,提供給B班、C班或者D班觀摩;開會時,美勞、音樂、語言和表演藝術課程的老師也會尋思如何跨科目結合,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曾金美說,信義國小的師生從創意偶戲中瞭解到「教學相長」的真諦,學生為創新而喜悅、為傳承而驕傲;辛苦的老師則從學生學習過程中放射出的光芒,從不同小朋友獨一無二的創意想法,獲得了前進的動力與安慰。

  不僅如此,信義國小的師生還要把這些教學相長的成果帶出校園之外,到各地去播撒,校方利用大部分自籌而來的經費,以及家長會的全力支持,在課餘之暇應邀到各處去分享創意偶戲的展演成果,「我們最遠還曾遠征到宜蘭傳統藝術中心去表演呢。」

大樹開花多彩炫麗

  信義國小推動創意藝術教學已經11年,11年可以讓小朋友長成挺拔的大樹,開花結果,讓因付出青春心血而增添幾許白髮的老師得到欣慰。

  張可芳便很感動地說:「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二年級的蔡政嘉,當年就讀信義國小時便自己學習吹奏長號,而學校那時剛好開辦畢業音樂會,讓他得以有機會在眾人面前一展所學,為他的音樂之路注入一劑強心針,高中時才順利考進清水高中音樂班。」
今年暑假,蔡政嘉回到母校,拿出一張海報邀請大家參加他的首場音樂會,還在開學時指導小小學弟妹們,展現藝術領域豐富多元的無限可能。

  另外,還有一對都是信義國小畢業的姊弟,姊姊現在就讀台灣大學,弟弟則是台中一中高材生,兩人也都是在信義國小受到各種藝術教育的薰陶之後,開始持續地熱愛音樂,今年暑假,兩人也聯袂回母校表演梆笛與師生一起分享。

  至於創意偶戲的播種也逐漸展現成果,多位升上國中的信義國小畢業生依然積極參與各種形態的偶戲演出,因為,他們深深感覺到:「生活中如果沒有偶戲的點綴,生命勢必會失去那般炫麗的色彩。」

信義國小的直笛演奏已成為連繫師生共同記憶的傳統。上課時,老師利用皮影偶講解吸引小朋友的目光。信義國小卓越教學團隊的老師們充滿純真的熱情。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