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書香之家─八旬老奶奶 筆耕傳奇人生

文:王秋霖 照片提供:王秋霖

  「我像一片浮萍,躲在萍群之中,也還安靜;突然之間,狂風暴雨又來臨,冷酷無情,打散了這一大片寧靜的浮萍,我便又成了孤零一片,在水面上浮浮沉沉,東南西北自無主,只好隨著風波亂飄零,不知何處才能停泊安身?」這是84歲的盧雪芳老奶奶,描述自己在荳蔻之齡的生活寫照。

與圖書館讀者分享故事

  她以慈祥的神態,拿著兩本書《烽煙荳蔻》和《烽火重生》,語氣緩和地,與宜蘭市立圖書館的讀者們分享她的故事,她的眼神,透出一份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過往,但又歷歷浮現當年的精采影像,正如播放一齣深刻的八年抗戰與國共內戰之平民電影,聆聽的人,鴉雀無聲。

  像這樣的場景,在盧雪芳的家庭和左鄰右舍經常出現,因為兒孫們或鄰居們,非常喜歡傾聽她說的真實故事,難怪十歲的外曾孫女「柔柔」常纏著太婆說故事,口中常說:「太婆好厲害!」鮮有人知道,那本《烽煙荳蔻》柔柔都已詳讀了七遍。

  大女兒賴敏容,這些年來,不斷催促著爸媽,一定要把動人的故事寫下來,但賴爸爸(賴鳳鳴老先生)在世時則常推說自己老了,頭腦不清楚了;有一次盧老奶奶參加友人的告別式,發現因為太久沒有動筆,竟然連自己的名字都快不會簽了,於是決心練字。此時機剛好被賴敏容逮個正著,她央求老媽媽,與其只練字,不如把自己精采的故事寫下來。

  有趣的是,賴敏容到處去宣傳老母親正在寫回憶錄的事,在親友不斷地關心下,害得老媽媽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寫下去,盧老奶奶開玩笑說:「這一定是敏容的陰謀!」

盧雪芳老奶奶對自己的原稿,露出得意的神情。盧雪芳老奶奶深情地望著自己與老伴賴鳳鳴的油畫,回憶一起走過艱難的歲月。兩名外曾孫高興地一起親太婆盧雪芳的臉頰。

原稿超過三十萬字

  幼年時代只上過私塾,習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抗戰時期逃難期間,曾在蔣夫人創辦的難民學校就讀,後來曾在廣西桂林一所圖書館工作的她,聰穎過人,不但讀過大量小說,連紅樓夢故事情節鋪排都有心得,因此接受女兒的建議,在下筆的第一天,寫下「今天是民國89年8月20日,我想從今天起每天都要寫一點字,還想把生平難忘的事,給它慢慢的寫出來,我今年已經76歲了,回想往事也真……」,就這樣隻身在書桌與燈光的陪伴下,一支筆不停地動著;《烽煙荳蔻》寫了五年,《烽火重生》寫了三年,厚厚的三大疊原稿,字數超過卅萬字,常使看到她如此奮力不懈的人,不禁叫一聲「哇!」。有人打趣說,盧老奶奶寫書八年,簡直是「八年抗戰」嘛!

  「民國廿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開始,那年我十二歲,完全不瞭解戰爭的可怕……」這是她書中故事的起點。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安徽無為老家的媽媽,為顧及倘若日本人來到,婦女們可能會遭到無情的蹂躪,遂讓她隨姨母、表哥、表嫂、姊夫及小哥一起逃難。

  從此,她的人生,正如漂萍,歷經離家、分散、身在異鄉、小哥失蹤、無依無靠、甚至改名求生、大車禍、大撤退、美軍誤炸,但也在逃難的六年之後,遇識夫君,進而結婚。

  她與先生賴鳳鳴的結織到結婚,一波三折,在大後方結婚時,她的心都還未準備好,甚至結婚當天,她描述:「我傻傻坐在一旁,置身事外地看著他們張羅著一場婚禮,那場面好像是在18世紀中進行般荒謬,真希望時間能快點過去……」

流離的生涯 動人的篇章

  烽火抗戰中的歲月,她渴望著平安之日的到來,直到日本投降,才重溫母親的懷抱,但是命運弄人,在家鄉大約一年的時間,她與夫婿又踏上流離生涯的征途,國共內戰的大環境,逼迫她不得不在真實人生中,寫下《烽火重生》一書中的《夢鄉已遠》、《遠離共區》、大女兒敏容失散15天的《災難降臨》、賴連長(賴鳳鳴)大病一場的《禍不單行》、《暫留平潭島》等等動人篇章。

推展閱讀風氣使者

  耳聰目明的她,在完成這兩本書之後,忙碌的日子也隨之到來,不但宜蘭市立圖書館要她常為讀者舉辦「與作者有約」的相見歡,家裡也常有仰慕者來訪,她總是一遍又一遍講述書中的故事,無形中,她成了社區推動閱讀風氣的使者了。

  她的兒女們,因為自幼就聽著老母親口若懸河似的講述老家的鄉野傳奇,這回老母親被請求一定要把自己所熟記的傳奇故事,再寫一本。盧老奶奶起初一臉為難,但見到晚輩們如此盛情,只好笑著答應了。

  歷經人生的坎坷,看盡人間的苦難,盧老奶奶說:「我看淡了,不斤斤計較了。」無論是過去住宜蘭市岳飛新村(眷村)或現在的馥園公寓,近半世紀,鄰居們從未看到或聽到她與人吵過嘴,有的是她不斷為喜歡聽故事的鄰居老少,講著一遍又一遍的故事。

  她猶記抗戰逃難時聽到的一首歌,歌詞是「今夜又是好月亮,照在地上白如霜,可惜不在柳樹下,我獨自站在馬路旁……」但如今的她,已不是獨自站在馬路旁,而是有太多人想圍繞著她聽故事呢!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