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一時多少風流——回首我們的文學時代

文:廖志峰(作家)
廖志峰(作家)

  大學時讀中文系,唸了兩年的「中國文學史」,課外還找了《中國文學發達史》來看,那時很少想到臺灣。記得開始上文學史時,發覺總會進行一種溯源式的回顧,這種溯源除了方便理解文學發展的路徑,也方便標示文體的變形,或文風的轉變。然後,你發覺,這種溯源幾乎就像是一種魔咒,所有的後起作家作品,都很難超越。如果以中國文學的源流來看,《詩經》和《楚辭》就是兩道天險,兩個標竿。究竟這樣的類歸,是後來者的文學成就平庸,或只是一種便宜行事的類歸?
 

  撇開中國文學史不談,臺灣文學史又如何?除了《亞細亞的孤兒》和《寒夜三部曲》之外,還有哪些作家作品?近幾年來,以臺灣文學史為名的專著不少,例如宋澤萊的《台灣文學三百年》、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等,各有觀點和敘述架構,開出不同視野,以臺灣文學史論出發的探討著作更是不少,可說大大地補白了過去臺灣文學發展的散論或缺頁。臺灣文學史應如何書寫耙梳,得失利弊與優缺點為何,遠非個人之力可及,不過,卻也讓我興起了閱讀作家個人的文學回憶,所涉及的歷史時間,以及與時代環境互相牽動的興味。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

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

作者:鄭樹森

出版:洪範

日期:2013 年1 月

  鄭樹森教授所著的《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就是其中之一。這本瑣憶之所以重要,在於他以一個個人,參與六、七O臺灣當年最重要的文學雜誌的興辦,留下珍貴的見證和時代側寫,更有意思的是,身為香港僑生的他,以一個外來者的外部身分,反而更靈活地穿梭在當年風聲鶴唳中的臺灣文壇,也顯現一種冒險犯難的革命情懷。他介入最深的當屬風行一時的《大學雜誌》,一本遊走政治禁忌邊緣的先鋒型雜誌,夾雜著個人臨淵履薄的複雜心情,讓我格外地肅然起敬;互動最多的,更偏向文學的,則為尉天驄主編的《文學季刊》,而他也因此與初露鋒芒的文季作家群,就此結下終生的友誼;他與《文學季刊》主張不同的《現代文學》,也互動極深,甚至還從雜誌而延伸至協助晨鐘出版社的出版業務,這種際遇,在今天看來,覺得不可思議,有如神話。
 

  早在他來臺就學之前,已立下這樣的志向:去臺灣不單是為了讀書,也不只是文化認同,更是為了去臺灣可以親炙許多作家,可以參加很廣闊的文藝天地。所謂廣闊的文藝天地,也包括八O年代的副刊爭霸戰,他躬逢其盛,恰逢其時,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和後續採訪及報導,他都是最重要的導讀者或穿針引線人,他在文學的烽火場中,又在烽火之上,是當代解讀國際文壇動態的第一人。我在2010年出版法國作家蒙迪安諾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最重要的參照憑藉,就是他在八O 年代之初,早已介紹的國際文壇名家系列,而這位列名的作家果然獲得2014 年諾獎桂冠,真是目光如炬。至於在香港部分,他和戴天所創辦的《八方雜誌》更是香港重要的文藝刊物。他的文學傳布事功,直到這本回憶錄出版,才有了完整的面貌和紀錄。
 

 

回到七O 年代—七O 年代的文藝風

回到七O 年代—七O 年代的文藝風

作者:隱地

出版:爾雅

日期:2016 年7 月

  作家隱地活躍文壇也約從六O 年代起,時間上與鄭樹森略有重疊,文學活動的參與及發展,則路數不同。隱地一開始是以作家身分出發,然後是編輯和出版人。他所創辦的爾雅出版社,已堂堂邁過40 週年,所培育的文學名家無數,更造就數代的文學青年,成就斐然。在文學雜誌風起雲湧的年代,有一本雜誌現在已少有人提,卻是臺灣文學界書評書介之祖,那就是《書評書目》。書評與文學創作的關係,可說是互為表裡,相互牽引,文本先行,而推廣發揚在後,讓更多讀者注意到新作家或作品的誕生。
 

  《書評書目》的創刊詞,在這個深度閱讀欠缺的年代讀來仍然值得省思:我們歡迎透過判斷,分析,比較,欣賞而後寫出的評論稿,希望它能幫助讀者逐漸提高文藝鑑賞力。這正是書介的目的。隱地的《回到七O 年代:七O 年代的文藝風》,可視為臺灣文學史中的斷代小史,敘述的時間落在一整個七O 年代,全書共分四輯,輯一以《書評書目》雜誌的創辦及發展過程為主軸;輯二至輯四可視為臺灣七O 年代的文壇大事紀,先以時代為限,又以人物為主,包括高信疆,白先勇,梁實秋,林海音等一代名編及作家,以獨家見證,重現一個一去不返的文學現場,令人緬懷不已。
 

 

回首我們的時代

回首我們的時代

作者:尉天驄

出版:印刻

日期:2011 年11 月

  而尉天驄教授的《回首我們的時代》更是臺灣出版中少見的名士傳,他以一支充滿洞見和史懷的巨筆,勾勒所親炙過或接觸的前輩文友,為他們的人生行止和文學觀點留下文字紀錄,取角深刻,又充滿溫暖,是臺灣文學的瑰寶。這些年輕世代不復記憶的名字,如臺靜農,紀弦,何欣,逯耀東,唐文標,楚戈等等,在他筆下又回到讀者眼前,讓人如看時代的膠卷默片,傳主躍然紙上。這本書原為《印刻文學生活誌》的專欄而寫,結成書時,又重新補正修訂,可說是無心插柳,卻至今綠蔭蔭人。


  文學的因緣,起於偶然,而終於必然。書中描寫已故的臺靜農教授,充滿著對前輩文人的敬意,深刻理解受時代囹圄的窘迫,從臺靜農身上又上溯傳統文人的處境遭遇,重而更加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意涵,這種寄意在彼的筆調,在書中處處可見,讀之悵惘,又感其深情。他的深情同樣展現在對同輩友人的懷想與憐惜,不管是葉笛,楚戈,或是王禎和。書中最令人好奇,充滿懸念的是他寫陳映真的篇章,兩個從年輕時一起出發的文友至交,最終殊途,此生難見,心中定然波濤洶湧,卻舉重若輕地寫成一縷清風,從紙上吹掠過時代場景,充滿溫柔的眷顧回望。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

作者:丘彥明

出版:允晨文化

日期:2015 年4 月

  同樣以當代名家為傳主敘寫的,還有丘彥明的《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這本書收錄的12 位名家雖與《回首我們的時代》中重疊了臺靜農,高陽,王禎和三位,寫法卻別有不同,其餘還包括張愛玲,白先勇,三毛等人。《人情之美:記十二位作家》以編輯與作家的互動過程,從生活的瑣碎處切入,既細微又深刻,別開生面,也顯現一位資深編輯的慧心和溫暖關照。書中也採訪作家王禎和談祖師奶奶張愛玲猶如神龍一現的臺灣花蓮之旅,其中有一段最令人莞爾,王禎和回憶:走到陋巷,碰到妓女戶小姐在跳曼波,她覺得有趣。……她看妓女,妓女坐在嫖客腿上看她,各有所得,一片歡喜。誰會想到這是張愛玲的臺灣之旅呢?丘彥明寫高陽的豪氣,寫孟東籬海濱小屋的人生風景,寫三毛的最後之路,讓人隨著她的敘述文字,跌宕起伏,再三沉吟。


  文學反映著時代人生,不管是自己的,或他人的命運遭遇,背後的主旋律都是時代:高音或低音,盤旋或激越,有時也由不得個人。正是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個人才要以一己之力,拔高自己的聲音,努力書寫出自己的故事,而這些一個個人或書的故事,因此同屬一整個時代的記憶。大史中的小史紀錄,小史中的大史脈絡,互相牽動,難以切割。文學把我們拉回人生出發的始點,讓我們在閱讀中一再重溫回返我們共有的時代,以及文士風流。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