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圖書館-長潭社區圖書館 開創漁村第二春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侯聰慧

緊鄰漁港的長潭社區是-傳統漁村  「我們要開創漁村的第二春!」基隆市長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淵翔因有感於社區人口外移嚴重、隔代教養人口增多,所以,在與地方居民集思廣益後,決定將漁民活動中心改造為「長潭社區圖書館」,成為居民愛鄉、讀鄉,並進而為共同打造理想家園的平台。

打造理想家園的平台

  長潭社區緊鄰漁港是傳統的漁村聚落。說長潭社區緊鄰著漁港一點都不誇張,因為隨眼,就能看見漁民們整理魚網的景象;隨耳,就能聽見漁民們閒話家常的內容,再走個幾步路就是住家。

  長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鍾麗美說,「這裡幾乎每一家都以捕魚維生,而不捕魚的也早就搬離,因而居住在此的居民與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漁港邊有一棟漁民的活動中心。

  然而,漁民使用活動中心的次數則隨著漁船、捕魚器具的發達而愈來愈少,讓漁民活動中心幾乎成了閒置的空間。為讓空間有更好的運用,社區協會理事長張淵翔則在尋訪社區居民的需要後,將漁民活動中心規劃成多功能的社區圖書館。

  現在,除了周一不開館外,周二至周日不是舉辦講座、社區開會、說故事活動,就是美術課程…,而平常下課時間後,長潭圖書館更是小學生們的安親班。雖然只有25坪的空間,不過,在時段、社區群眾的自然區分後,長潭圖書館可說是社區裡閱讀、學習的絕佳地點。

「用心」推動圖書館

長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鐘麗美  鍾麗美表示,「以圖書館為出發,就是希望擴大居民的使用率。」以成為社區居民生活與學習的充電站,也就是大人們打造理想家園的創意將從此而出、落實生活美學的概念也由此生成,小朋友們則能在圖書館內寫功課、閱讀童書、玩象棋、跳棋…,以達到休閒、學習兩相宜的功能。

  圖書館不只服務居民,還請老師帶領居民就地取材,製作出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專精壓花、中國結的倪香老師教居民運用海藻、濱海植物壓花而成鑰匙圈、卡片與手機吊飾;也請老師教導居民在特有的咕咾石上、標示魚網的浮球上彩繪,鍾麗美忽然地笑說,「而隨夏季西北雨而來的漂流木,就是圖書館下一次彩繪課程的畫布。」在長潭社區發展協會的帶動下,圖書館不只是借、還書的單位,也是讓整個社區動起來的關鍵。

海藻壓花、浮球彩繪,當地取材作出當地的藝術品。  不過,看見這麼豐碩的成果,不禁令人想問,「經費從何而來?」「哪來的人力因應?」當基本問題解決後,對於圖書館的經營毫無經驗的協會成員,又該怎麼持續經營呢?鍾麗美不好意思地說,「除了與海洋相關的書籍是申請經費購得,其餘的書大多是透過社區報與網站的宣傳,而獲贈的書籍。至於人力,不僅社區的志工媽媽排班參與,連社區裡的小學生也自願加入其中。」

  於是,為了圖書館的長久經營,一連串的研習、培訓課程便逐一展開,從圖書分類管理、志工服務概念,到製作在地特色手工藝品的研習課程等,讓營運才剛滿一年的圖書館就已得到基隆市文化局的肯定。

耆老說故事

四歲的妞妞,最喜歡到圖書館玩圖卡  循著北寧路269巷走進長潭社區,彷彿進入一個小而美的家,碰著了忙著整理魚網的黝黑男子還會因看見陌生的面孔大問,「你要找誰?」並親切的叮嚀「找人要快一點,等一下會下西北雨喔!」

  進到長潭社區圖書館,也會被牆上、書架上極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深深吸引,而這些成果大多是鍾麗美一一到每個家裡訪視的成果。當然也會有上課學員人數太少的窘況發生,不過,她告訴自己碰到瓶頸不能退縮,再多邀請幾次,一定會來的。久而久之,彼此間緊密的互動讓圖書館竟也像大家的家一般,一同學習、一同為社區的未來打拚、傷腦筋。

書架上、下都豐富  最有意思的是,不定期還會有社區耆老到圖書館說故事哩!「他們總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輔以圖畫,盡可能將過去捕魚的情景完整呈現。」鍾麗美說,這些故事都是社區的寶,在未來她們會將這些口述歷史轉而為文字紀錄加以保存,以成為社區共同的珍寶。

  「開創漁村第二春」不是口號,在圖書館與社區緊密結合的例子中,長潭社區傳統漁村的生命力,正蓄勢待發。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