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從美國教改經驗 看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

文:周倩如

  現今以資訊和知識為導向的社會中,學校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營運以學校教育之宗旨為依歸,兩者關係密切。惟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依附學校教育而生,在發展上深受學校教育環境所左右。因此,本文主要探討美國學校教育改革對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成長的影響,期許我國於大力倡導教改之際,能多一些心力關注學校圖書館的發展,此將對國家未來主人翁創造一個學習新天地有更多的助益。

美國學校教育之發展

  美國早期學校教育受到宗教影響,教育目的在使兒童能閱讀聖經和理解宗教教義,並服從社區的法律(吳清山,民83)。到了二十世紀初,則受到杜威影響極大,其認為教育即是生活,與環境互為影響,為解決週遭環境問題而存在(Woolls,1994)。亦有教育學者認為,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兒童的智能和知識。由此可知,美國在此時期有很多不同的教育理念,深深影響著美國中小學教育的發展(吳清山,民83)。

  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史普尼克人造衛星成功,震驚美國朝野各界,國會乃於一九五八年通過「國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以期提昇學校教育品質(吳清山,民83)。一九六○年代,聯邦政府希望透過教育力量來消滅貧窮,於一九六五年頒訂「中小學教育法」(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簡稱ESEA)。一九七○年代,美國學校教育開始重視特殊教育的推動(劉慶仁,民88)。整體而言,這段時期之教育改革對促進美國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有很大助益。

  一九八○年代以後,美國學校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一九八三年所發布的「危機中的國家:緊急的教育改革」(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報告中,明確指出美國學生的教育成就表現要比西德、日本等國為差,引起美國社會各界的重視,於是追求「卓越」、「品質」、「均等」的學校教育,便成為政府努力的方向(吳清山,民83)。

美國近期之教育改革

  由於教與學是學校的主要功能,為使美國各州及社區能在學生學什麼、教師教什麼上達成共識,如此學校才能將重點放在學生的成就上。一九九四年,柯林頓總統提出多項教育改革計畫並經國會立法實施,旨在協助州及社區提高學業標準,以改善學校教育。該年所通過之教育法案,對美國一九九○年代之學校教育方針具有時代性的意義(劉慶仁,民89)。

  其中「目標兩千年美國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主要在確保每一兒童做好就學準備,使每一美國成年人能夠讀寫,具備在全球競爭中所需的技能及有效履行公民的權利與義務(Paris,1994;張明輝,民88)。而「改革美國學校法」(Improving America's Schools Act),重點在於促使各州的學校為學生們設定較高的學業標準,並協助經濟環境較差的學童,獲致較多的學業成就(江樹人,民83)。

  一九九七年,則提出「邁向二十一世紀美國教育行動策略」(Call to Action for American Educ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並確立嚴格的全國標準,確保學生精通基本智能;在配合科技資訊環境中,則要求西元二○○○年時,將每一間教室、圖書館連結網際網路,以幫助所有學生具備科技的智能(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7)。

  一九九九年,柯林頓政府基於上述兩法案過去五年實施成果,提出「學童教育卓越法」(Educational Excellence for All Children Act),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四項方針(劉慶仁,民88;劉慶仁,民89):
  (一)每間教室均有高的學業標準。
  (二)提昇教師與校長的素質。
  (三)加強學校及學生表現的績效責任。
  (四)確保安全、健康及有紀律的學習環境。

  二○○一年布希總統提出「沒有小孩落後法」(No Child Left Behind Act),主要體認所有孩子,均有學習能力,同時各州制定高學習標準,並將讀寫等相關素養的養成視為重點教學(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1)。次年,聯邦教育部提出「二十一世紀社區學習中心」(21th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方案,希望提昇學生學習素養,瞭解如何獨立完成有效之資訊尋求,增進自身學業之成就(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2)。總之,美國近期之教育發展以達成均等和卓越為宗旨,以樹立學科內容標準確認孩子學習成果為任務,其目的在培養孩子於終身學習之社會中具有資訊素養且能學會獨立學習。

對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經營的影響

  美國學校教育的發展,因時代背景之差異經歷了幾番變革。過去有美國教育委員表示:學校對於圖書館之重視與否,完全取決於其對教育之認識(黃宏文,民62)。同樣的,以學校教育宗旨為鵠的而設立之學校圖書館,理當為因應教育改革所需產生不同的轉變,以期符合教育環境的需求。

  學校圖書館於二十世紀起革新已輾轉近九十年之久,但是許多轉變,除了導因於整體資訊科技環境快速遞嬗外,實際上,影響其更替之脈動主要隨著教育本身之變化而波動。也因此,美國學校教育各個階段的異動可謂造就學校圖書館在二十世紀中轉變型態,成為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Woolls,1994)。表一將依教育改革進程對學校圖書館所造成之影響擇要對照說明。

結語

  邁入二十一世紀,美國學校教育制度已較為完善,圖書館亦因教育改革而燃起生機。一九六九年之「學校媒體計畫標準」(Standards for School Media Programs)的出版,賦予學校圖書館嶄新的生命,使得「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一詞成為其最常用的名稱。加上教育學者相信,孩子之所以能夠學得快,是因為在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可以接觸與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資源(Shaibu,1997),而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是唯一可以同時提供各種不同資源以支援教學之用者,此亦奠定了其在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之一環。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