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文化之旅─綠島的記憶 珍藏台灣脈動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綠島因擁有海底溫泉、瑰麗的海洋世界、嶙峋奇石和清淨純樸的漁港景象,多年來成為台灣海上的觀光島嶼。而今,為推廣台灣的文化資產作為文化觀光的核心內容,綠島之行也不再只有浮潛與泡溫泉,還能因走訪當地的文化資產與建築,交織出一幅動人的人文記憶。

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徐慧民訴說著政治受難者與場域間的故事。  近年,在「國際文化觀光憲章」的推波助瀾下,世界各國無不絞盡腦汁應用策略、推銷文化資產,以吸引觀光客。於是,歷史環境與文化資產不再只是被動的硬體,透過軟體的改善與硬體的結合,台灣文化觀光的面向也將更為多樣。

  由文建會委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執行的「文化資產觀光宣傳活動計畫」中,就特別規劃曾囚禁重犯的要地─綠島,讓過往的故事來拉近文化資產與一般人的距離。計畫主持人、成大建築系教授傅朝卿指出:「文化遺產絕對不是一處完全靜止的建築,而是必須隨著外在環境而自我調適,否則很容易與時代脫節,甚至被時代所淘汰。」

  因此走訪綠島的人文景觀、了解其具有的文化意涵,都是建構城市歷史軌跡的一部分。在《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中明確定義,文化景觀是文化資產,因為文化景觀為人類與自然結合之作,並闡述了歷經歲月、人類社會與聚落的演化。而具有深度的文化資產地點─綠島,除了是浮潛的天堂外,更是世界人權發展潮流過程中,不可不了解的一環。

融入故事 旅遊更有深度

  談到綠島,在多數人腦中直覺的反應總是脫離不了「綠島小夜曲」的曲調,接著可能還在腦中浮現出大哥繫著腳鐐、手銬的悲鬱情景……,早期對於綠島的片段印象大同小異。除此之外,因綠島在日治時期被設置為囚禁重犯的要地、光復後又規劃為監禁戒嚴時期政治犯的島嶼,加上受限於孤絕的地理位置,綠島始終被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

  隨著1990年綠島納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的管理,讓孤懸海上的璞玉一躍為台灣旅遊界的熱門景點後,也曾因為過度的開發,衍生生態、遊憩承載以及破壞寧靜環境等問題。

  然而,僅有16平方公里的綠島,如何在發展觀光外,還能更深化旅遊的意涵並落實保存文化資產呢?或許整合文化與自然、結合人物、事物與場景,讓綠島的建築遺跡幫忙串起所有的脈絡,親自從中感受時空與環境的對話將是個好方法。試著在浮潛、泡海底溫泉、觀賞天然巨石之外,拋開騎乘摩托車改以步行的方式,用步履寫下專屬個人的綠島遊記吧!

綠島人權紀念園區 鑑往知來

綠島燈塔頂著天、傍著海。  綠島為台灣東部最早開發之處,不過受限於孤絕的地理位置,它的發展始終落後於台灣本島。也因為其不受經濟快速成長之影響,反而能盡量保有原始的風貌,其中被視為「管理犯人的理想之地」將是此次認識綠島文化的重點。

  為因應世界人權發展潮流,行政院於2000年核定成立「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計畫案,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負責籌設,並於2002年12月完成園區先行展示工程,開放綠洲山莊及人權紀念碑公園,供外界參觀。

  2006年園區則移由行政院文建會接辦,進行園區的整體規劃與修復再利用計畫,預定將園區建設為一兼具保存歷史相應文化空間、人權文化、景觀及綠島人文記憶等功能的「綠島文化園區」。

  綠島文化園區面積約占32公頃,現有可辨識的建築有66棟,可辨識的殘跡數量有68處。園區範圍由西邊的公館漁港開始,一路走下包括:人權紀念公園、綠洲山莊、莊敬營區、綠島技訓所。

  緊鄰太平洋的「人權紀念公園」是為紀念過去台灣人權運動發展奮鬥而犧牲的人們而建,當初因考量到地景和土地的關係,採走入地下化的設計。順著斜坡而下由作家柏楊題的碑文:「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道盡了當時人權運動者及其親人的血淚,是亞洲第一座人權紀念碑。

  公園完成後,牆上刻有當年人權運動者的姓名,都在見證歷史的傷口。負責考察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的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徐慧民表示:「只不過當時名單由柏楊提供,尚未比對國家檔案局的資料,而目前的946位名單,將在公園更換為不易受風化的花崗岩牆面後,同時進行詳加的比對、擴充與刻畫。」

綠洲山莊 映射民主進程

  從地下的紀念碑公園走出,剛踏上綠島時感受到宛如自由般的微風依舊,但在觀其碑文、知曉政治受難者的故事後,難以言喻的壓迫與禁錮,卻在風中久久未能散去。

人權紀念公園的碑文,見證歷史的傷口。  隨著參觀者的步伐,又走向另一個目的地「綠洲山莊」,此山莊,非彼悠閒渡假的山莊,而是專門囚禁政治犯的苦牢。沿路山壁的「台獨即台毒」、「滅共復國」、「我愛國旗、我愛國家」……等對政治犯實行思想改造的標語喧囂而上,經由這些已不合時宜的文字,民主的進程卻也益發顯得清晰。

  1971年政府於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一角,趕建高牆式的監獄—綠洲山莊,而後便將各地的政治受難者移監至此集中管理。其中不乏著名的台灣民主運動先驅,包括: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作家柏楊等人,都曾在此蹲過苦牢,被監禁隔離。直至民國76年解嚴後,才隨之裁撤。

  監獄的八卦樓建築呈現四翼開展的放射狀,立面簡單無裝飾,頂部則採格狀鏤空天窗。雖然綠島風大、陽光強,但進到牢房除遮風避陽外,也別忘感受民主運動先驅的辛苦,無論從禮堂許多的珍貴史料認識台灣人權的發展歲月、走進每位受刑人只有45公分寬度就寢空間的狹小監房,或是只站立其間就仿如被四面高牆壓到喘不過氣來的不快,若非親自走訪,實難體會。

克難房完整的咕咾石建築

  而負責相關監禁空間之構造物殘跡,進行測繪調查與研究的徐慧民教授,則在與多位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訪談後,因應監獄房舍的配置形態,及其所產生的機能性構造與生活勞動殘跡進行場域形態的調查。他發現:「位於莊敬營區的克難房是現今僅存由受刑人興建、最完整的咕咾石建築。」

  克難房主體為1960年由新生訓導處受刑人所興建的一層樓建築,構造材料由受刑人至海岸邊採集的咕咾石所構築而成,建築面積約為137.6平方公尺,目前規劃為「克難房及福利社遺址漫步區」。

  一眼望去,可見克難房屋架已腐蝕嚴重不堪使用,屋面表材及屋面板均已散失,門框、窗框均為木造,表面的藍色油漆也有嚴重的剝落現象,就連咕咾石的外牆面也已布滿青苔。徐慧民教授推測:「克難房完成初期為廚房與倉庫,到了約1970年後才改建為監獄。」從水泥包覆木頭為牆面的殘跡中可想像:克難房應為沒有營建技術的受刑人所建。因為長時間後,易腐的木頭將難以支撐水泥的重量,從中受刑人的勞動與生活似乎也歷歷在目。

  走過綠島文化園區內多處的文化遺產,正如將時空拉回過去那段白色恐怖的時期,也提醒著歷史不會被遺忘,只是被埋藏在心田。一路上有海風、文化遺產與隨處可見的精神標語相伴,這也讓旅遊在休閒之外,更增添了文化的厚度。

克難房為現今綠島保留最完整的咕咾石建築。綠洲山莊的頂部為格狀鏤空式天窗。牆面斑駁的「堅定反共」標語,具有思想改造的目的。

交織的文化景觀

  然而,文化遺產既然是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而在前人已不可追、後者何處尋的當下,我們一行人剛好碰上了正在洗海草的老奶奶。被七嘴八舌的「這是什麼?」、「賣價好嗎?」等問題淹沒的老奶奶,只淡淡地說:「直接抓了,拿去吃吧!」

  當現在將為未來歷史的當下,海洋、海草、文化殘跡……與在綠島曾有過記憶的我們,交織出的歷史樣貌為何?或許將如我們閱讀過去綠島文化遺產一般激動地,吸引著來者進行一場文化之旅的悸動。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