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博物館─七星柴魚博物館 復刻洄瀾風采

文:李欣如 照片提供:李欣如

  七星潭曾是花蓮「定置漁場」最興盛之地,不過,近年來因漁獲量減少與工資的上揚,而讓這坐落在海天交際處的小漁村面臨轉型的危機。然而,在曾經營柴魚業務余宗伯先生「生活即是文化,文化不會消失,只是需要被紀錄」的想法下,創立了「七星柴魚博物館」。而館內不僅紀錄日本製作柴魚技藝在台灣生根發展的海洋故事,也因研究、保存、收藏與展示柴魚製作的歷史文物而更深具教育意義。

柴魚工廠原址設立博物館

  順著燻魚的香氣踏進柴魚博物館,過去工廠燻焙的暖意與陣陣的煙霧似乎也歷歷在目。雖然柴魚工業沒落、廠商逐漸移廠到東南亞,讓花蓮、台東留下一間又一間的廢棄柴魚工廠,民國91年花蓮七星潭的柴魚工廠也在林水土先生宣布退休後,正式走入歷史。從此以後,「七星柴魚工廠」也只能成為七星潭社區居民茶餘飯後的回味話題了。

  幸好,在20多年前由宜蘭到花蓮經營柴魚業務的余宗伯,一直無法忘情柴魚的好與不忍柴魚產業就此消失,終於在七星潭一帶找到這家廢棄的柴魚工廠並經改造後,而成為現今的「七星柴魚博物館」。

  這棟歷經多年因燻煙,而呈現焦黑、斑駁的低矮建築體,承載了過去殺魚、煮魚的忙亂景象,高溫柴火劈啪響聲中夾雜的大聲對談,與昔日日本人慕名而來選貨、出口的盛況。而今,鉛華盡褪、沉寂蕭條的柴魚工廠不因產業結束而消失,反而在「阿美麻糬」所屬的「宗泰食品」老闆余宗伯的改造下,以人文歷史博物館的角色再出發。

人文與歷史兼具的柴魚博物館

  究竟出產天然又美味的柴魚,工廠長得什麼模樣?其中的製作過程又是如何?走一趟「七星柴魚博物館」就能從館方所收集的資料,與親自製作、參與中充分了解。一般來說,柴魚的製作過程從處理到燻焙完成,需要24~30天的時間,燻焙時間的長短則取決於魚體本身水分與油脂的多寡,水分與油脂與多,所需燻焙的時間越長;反之水分與油脂越少,燻焙的時間就越短。因此,博物館的展示空間有三層樓,也就正好是柴魚燻焙的三個階段。

  柴魚的製作過程從生魚保鮮、魚類生切、蒸煮、去骨分片後,還要再經過90℃的高溫與70~80℃低溫的烘焙。館方強調︰「柴魚的製作過程無論是持久燃燒的木頭或是人工給火的控制,都關係著柴魚品質的好壞,因此,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於是,在初步了解柴魚的製作過程後,與製作柴魚相關的定置漁場、海洋生態、漁船器具,乃至於木頭種類與花蓮沿岸的石頭特色……等,也都是「七星柴魚博物館」所亟欲讓參觀民眾了解的。

入口處「時間 ‧歷史的記憶」文字,引發生活即文化的感動。體驗親手刨柴魚的樂趣製作柴魚的魚種與罕見人工吹製玻璃球

「定置漁場」的故事

  早期七星潭的漁業盛況從《花蓮文獻》中記載,「鰹魚為花蓮水產大宗,每逢孟夏,其魚大至,一網可收二萬餘斤之魚」的文字敘述可以發現,可用於製作柴魚的鰹魚是花蓮沿岸捕獲最多的魚類之一。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花蓮的漁業也已從早期的牽罟轉而為有自然生態捕魚法之稱的「定置漁場」。

  為加深參觀民眾的了解,館方設立了模型、清楚呈現「漁民只要將經過特殊設計的魚網長時間固定在30~50公尺的深海,等待魚、蝦、貝類自行進入網中,然後,漁民每天再於固定時間到海上收漁獲」的捕魚方式。由於七星潭具有天然海灣地形與黑潮的優勢,而促使當地漁民們在七星潭海邊設置了許多定置魚網,因此,「定置漁場」也成了七星潭著名的特色之一。

  除此之外,海洋生態與漁船器具,也與製作柴魚魚類的捕獲息息相關。走向漁業史的展示區,館方人員指著散布一地的玻璃浮球說︰「這可是日治時期以人工吹製方式作成,便於漁民用於老式魚網的海上珍寶喔。」伸手,輕撫其上,果然,不如一般浮球平滑,於此同時,似乎也正聽見古老的玻璃浮球訴說著許多漁民悠遠動人亦或傷斷心腸的故事。

  從滿身斑駁的漁船、充滿歲月痕跡的通訊器材與跟頭一樣大的引鰻燈具上……更確信了創辦人余宗伯「文化不會消失,只是需要被記錄」的想法。雖然七星潭的居民在過去大多也都是曾參與當地漁業盛況的漁民,不過,當他們面臨傳統漁業朝觀光文化靠近,所可能為生活上帶來的種種衝擊與威脅時,「七星柴魚博物館」的創立,他們反倒是率先極力反對的一群。

從情感面切入 從社區營造著手

  負責七星柴魚博物館行銷企劃的馮筱惠直言︰「當初博物館內的資料收集與呈現都不是問題,影響博物館設立最窒礙難行的部分其實是與社區居民的溝通。」七星潭社區因沿海,居民多為靠海維生,因此,當地居民的生活單純而忙碌。當漁民出海的時候,村裡留守的老人及婦女便忙著整理漁具、補網、曬魚乾……,一般人以為設立博物館將有助於提振當地經濟的「文化觀光發展產業」,對他們來說,只有破壞生態環境與打擾原本平靜生活的份兒。

  於是,如何說服當地居民以順利地記錄並傳承柴魚的技藝與歷史?便成了「七星柴魚博物館」籌備期間館方人員面臨的最大考驗。馮筱惠回憶當初的做法是,「從情感面切入,從社區營造著手。」因漁業面臨轉型,導致七星潭社區人口外移嚴重,為重振社區過往的生命力,早期館方曾提供60個工作機會給當地居民,希望能藉此吸引七星潭社區的年輕人回鄉工作。除此之外,為營造優質的生活環境,館方還特地安排社區間的觀摩,讓七星潭的社區居民能藉此學習社區環境如何綠化、美化。

  漸漸地,七星潭社區居民因有感於「七星柴魚博物館」不是介入當地生活,而是共同生活並為保存、傳承過去柴魚工廠盛況的誠意,才從極力反對博物館的設立轉而為願意參與博物館的經營。

追溯七星潭的歷史和漁業的轉變

  而繫起博物館與參觀民眾間的情感,隨著玻璃門開啟、映入眼簾的文字愈來愈深刻,「從前有棟低矮建築座落這20餘年,從前有群人忙進忙出燻焙著自然風味,柴魚工廠為著濱海的小村落,增加了些許的生機與記憶……。」而今,「透過重新的記述整理,新生的柴魚工廠賦予更多的心聲使命,為這塊天然地域復現重唱漁人之聲……記憶與感情。」

  有感於「花蓮的土會黏人」的馮筱惠,多年前,從台北到花蓮遊玩因而被深深吸引,不捨離去,而留在花蓮工作。從籌備期間就開始投入館務的她,因館方始終堅持「解說,是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必經之路。」因此,透過教育訓練與解說能力的培養,她深感,「製作柴魚的工廠,雖是台灣漁民過去生活的一部分,但因博物館肩負教育意義,而台灣的相關資料又很缺乏,因而更需多方充實柴魚的相關資料。」

坐落在海天交際處的七星柴魚博物館增進參觀民眾對海洋生態的了解,也是館方要傳達的一部分。老舊的通訊器材背後承載著一個又一個的動人故事。

館藏的更新是考驗

  而去年七月才增設的二、三樓展示區,就是館方人員前往日本收集豐富資料後,經由整理、歸納,進而呈現的成果。馮筱惠清楚知道,「唯有館內資料持續地更新與增加,才會成為民眾一來、再來、還會再想來的吸引力。」而後續館藏的更新,也考驗著他們經營博物館的潛力。

  幸好,創辦人余宗伯的兒子、現為館長的余國豐大力支持,接下來,他們計畫前進東南亞參觀柴魚工廠內的新魚種、新技術,以及思考如何融入傳統的步驟。馮筱惠笑得開心,「將過去的歷史與現今的技術做結合,應該還可玩上好幾年呢!」

  曾到過七星柴魚博物館的眼尖民眾應該都會發現,「館內怎麼多了好幾缸的水族箱?」不過,可別小看這些小魚,因為牠們可是未來館內設立「生態養殖池」的基礎喔!因創辦人余宗伯一直掛意著「無法讓民眾看見活體的魚而覺得可惜。」所以,他希望透過小型的養殖,先讓館員學會養殖的技術,未來才好與生態養殖池的技術銜接上。

  生活即是文化,並不會因結束而塵封消失。余宗伯為了讓歷史得到見證,讓當地居民有個聚會、回憶的場所,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台灣這個與海共生的海洋民族。2003年盛夏,透過各方力量的集結,「七星柴魚博物館」的夢想終於實現,而這座落在海天交際處的小漁村,也將如實地記錄下花蓮在地文化的風采。

讀者登入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