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Menu

讀者服務

本館出版品

片刻卻永恆的靈光

文:廖志峰 照片提供:廖志峰提供

廖志峰(作家)光與影的一生――安瑟‧ 亞當斯回憶錄

作者:安瑟‧ 亞當斯

譯者:宋偉航

出版:允晨文化

日期:1999 年9 月

  我開始喜歡攝影或者對攝影有一種認識是緣於很多年前,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光與影的一生》。這本書是美國攝影家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1902~1984) 的自傳,書中歷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以及如何開始攝影工作,然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描述為了拍照,如何靜心等待光影,在對的時刻,和對的地方,按下了快門。他讓美國優勝美地的壯麗風光,從此走入美國家庭。在閱讀之前,我對他本一無所知。之後,我開始欣賞攝影作品,也開始想要擁有自己的相機,終於,在數位相機開始出現的年代,我在網路上買了一部二手的徠卡相機,賣主則用賣相機所得買了一部數位相機,可謂各取所需。我至今仍是攝影門外漢,我喜歡按快門的感覺,喜歡那決定的瞬間,所攝下的影像,留住時間的腳步。
 

光與影的一生――安瑟‧ 亞當斯回憶錄   《走拍台灣》──馬公嵵裡。


 

明室.攝影札記明室.攝影札記

作者:羅蘭‧ 巴特

譯者:許綺玲

出版:台灣攝影

日期:1997 年12 月

  「決定的瞬間」一詞,來自法國攝影家布列松,幾乎是每個攝影愛好者或追隨者崇奉的口訣。不過,我不想談布列松,我想談另一個很重要的法國作家,記號學學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他也曾對攝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明室.攝影札記》一書中,他說了一段個人體驗的印象:奇怪的是,當別人為我拍照時,我唯一可以忍受,唯一喜愛,而且具有親切感的,只有相機的聲響。他不知道,正是這個聲響,吸引無數的人拿起相機,這種快感至今仍很難被數位相機或手機取代。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華特‧ 班雅明

譯者:許綺玲

出版:台灣攝影

日期:1998 年1 月

  而另一個我非常喜愛的德國作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在他短暫的生命裡,寫下許多里程碑式的短論,讓後人研究不絕。他在《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一書中,對攝影這件事提出一個我認為至今沒有人可以說出的關鍵詞是,靈光。這個所謂的「靈光」,既是靈光一閃的時刻,也像是靈光閃現的光芒,而這個光芒帶著時間的刻度,在按下快門的瞬間,永遠定格在攝影作品上。它的可貴在於,它無法複製,難以重來,就像河流,每一次流過相同河道的水流,都有著不同時間的印記。攝影因而也成了某種時間的藝術,喚起觀賞者的記憶。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攝影傑作,可以認識攝影家和他們的作品,所幸還有書,書以更親近的方式,讓我們重返這些攝影家所親歷的,那一去不返的時光。
 

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

作者:張照堂

出版:遠足文化

日期:2015 年10 月

  對於臺灣的影像,過去我們較常留意的是舊臺灣的時代影像,像是風土或歷史照片,這些照片絕對有其時代和文獻意義,不過,臺灣的時代影像不只這些。臺灣的攝影家或影像工作者,從日治以來,即人才輩出,只是被時代所掩。我過去所知的攝影家,印象最深的是開過「南光影像館」的鄧南光先生,但其實不只是他。身兼攝影家和文化工作者,並從事紀錄片製作與影像教育工作的張照堂大師,在完成「百年臺灣攝影史料」的整理工作之後,為了在《光華雜誌》的專欄寫作,展開為期三年,前輩攝影家的尋訪之旅。還好有他不辭辛勞的訪查,為臺灣揭開一頁不為人熟知的攝影史,真是金匱石室之功。這本最早成於1988 年的書,就是《影像的追尋》,書成時我並未留意。2015 年,書以更細緻的編排,精美的印刷,改版重出,讓我大為驚艷,愛不能捨。這是一本臺灣家庭應該典藏的奇書,它顯示你所從未留意,俗樸純厚,以及充滿滄桑感的臺灣。


  《影像的追尋》記錄的攝影家從四○年代的鄧南光、張才、李釣綸……;五○年代的黃則修、林權助、陳耿彬……;六○年代的鄭桑溪、劉安明、徐清波……等,共33 位,作品的創作年代橫跨三○年代到八○年代約60 年,影像風格則是臺灣一直不被重視的寫實攝影。這本書最重要的意義,在重新省視當年未被探討和珍視的影像創作,有部分攝影家的作品甚至因保存不當而佚失,令人扼腕。書中的行文敘述間所流露的遺憾,對照當時完全居於主宰位置的「攝影協會」和沙龍風格,主導影像的走向和詮釋,可說是意在言外。所幸,在張照堂的尋訪與爬梳下,清楚完整地呈現出臺灣寫實攝影前輩的傑出作品和時代身影,讓我們見識了攝影家的影像魅力。
 

想見,看見,聽見:走出鏡頭之外想見,看見,聽見:走出鏡頭之外

作者:阮義忠

出版:有鹿文化

日期:2015 年6 月

  出生宜蘭,曾任雜誌社編輯,攝影,創辦《攝影家》雜誌,出版《北埔》、《八尺門》、《當代攝影大師》等十餘本攝影集及論著的攝影家阮義忠,可說是臺灣當代攝影大師的另一種典範。他長期深入民間,爬山涉水,拍攝了大量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影像,留下了極具臺灣味的生活寫真。近年來出版的《想見,看見,聽見》和他過去的純影像或純論述的作品不同,不僅只是一部散文作品,也見證時代變遷下,一己的生命史,時間跨度橫跨了30 年。全書共分三輯,輯一「想見」,歷述故鄉風土、童年往事,以及從宜蘭鄉間,一個鄉村木匠的孩子,如何走上攝影之路,頻頻回首,頗有電影《戀戀風塵》的青春澀味;輯二「看見」,則詳敘他如何發現方大曾、莊靈、呂楠等當代華人攝影家的作品,也寫下和這些攝影家交往的點滴,所激盪出的火花;輯三「聽見」,則是他的書評與樂評,以清新脫俗的書寫,藉由書與音樂,追溯自己與創作者之間的緣分,如詩人搖滾歌手李歐納.柯恩,或瑞士攝影大師羅伯‧ 法蘭克,等等,文字深刻獨到,不僅透顯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也顯示攝影家本人涉獵的廣泛。
 

走拍台灣

作者:謝三泰

出版:允晨文化

日期:2016 年7 月

  相較於前述攝影家,出身澎湖的謝三泰,可說是青壯一輩,他本人以影像工作者自居。從事新聞攝影工作多年,曾任職於《自立晚報》、《黑白新聞周刊》等媒體,擅長以鏡頭記錄解嚴前後、風起雲湧的民主和社會運動,如520 農民運動、國會全面改選、首屆民選總統等,留下重要的時代影像;近年來則關注庶民生活、勞工朋友、弱勢族群、環保等議題。曾舉辦「勞動尊嚴」、「我的志願」等攝影展,並刊印成書。《走拍台灣》是謝三泰首次嘗試以影像與文字的結合,來傳達自己的社會關懷,和心情記憶的書。這本書收錄將近100 幅作品,分為六個主題,有些是近年以數位相機所拍,部分為多年前底片時期的作品。為何以「走拍」為名?謝三泰說:「拍照就像寫日記,忠實記錄下決定的瞬間。拜數位化科技之賜,攝影的門檻大幅降低,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鏡頭,用自己的方式觀察周遭的人事,記錄生活。臺灣並不大,但卻有許多事物等著被發掘、看見,花點心思,用些時間,人人都能夠『走拍台灣』,拍出屬於自己心中的風景。」這段話點出了這本書的出版意義。這本從生活及庶民角度出發的圖文集,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來時路,時代雖毫不留情的向前滾動,但人的溫度,讓黑白影像因此帶有靈光,與我們共感。靈光停留在戒嚴時代的中華路,也停留在舊日的棒球場,更停留在北淡線的的最後列車上,幾乎是我們的青春同伴,讓人心緒翻湧不止。《走拍台灣》的文字,只提供了座標背景,影像則涵融了一切,成了真正的話語。
 

《走拍台灣》──臺北中華商場。   走拍台灣

 

遠在咫尺:羅智成攝影之旅

作者:羅智成

出版:聯經

日期:2016 年6 月

遠在咫尺:羅智成攝影之旅  這三本書如果放在同一個時間軸上,約略顯示臺灣百年來紀實影像發展脈絡。攝影的工具容或不同,但從生活出發的角度,並未偏移,仍要回歸到人的自身。詩人羅智成的攝影集《遠在咫尺》又與上述諸書不同,重點不同,角度不同,敘述章法也不同,這本攝影集像是以相機寫日記,用影像敘說心情和紀事,充滿詩人的個性和色彩,也顯示出另一種創作的美學。
 

  攝影影像之所以迷人,讓人諦視,尋思,沉吟,因為它讓攝影當下的「此時此刻」(班雅明語),與觀賞者當下「此時此刻」連結到一起,始得以進行一場時空穿越的旅行和對話,重現靈光,讓人神迷。

 

附加檔案: PDF檔.pdf
讀者登入
回頂部